近些年来,随着路亚、海钓的盛行,传统钓出现了走下坡路的趋势。这让这儿多年来一直喜欢传统钓的我难免有些难过。所以,我打算自己制作一个传统钓过程来让更多人了解传统钓,也希望能有新手喜欢这个。
传统钓玩了10多年了,钓技一般,很小的时候跟我爷爷学的,大概就3、4年级的时候吧,到现在都大二了,还是有空回家玩的。想想到现在,面对着江河里的鱼因为河水污染以及滥捕是越来越少了,在这里也希望大家有钓获后汲取自己够用的就行,可以适当放流,渔业资源还是需要我们自己去保护的。
首先这是传统钓的大概图解。
这是鱼钩部分。
下面再来说说这一步制作过程:首先要准备鱼钩、铅皮(这些都是在渔具店都能买到的)。
这是我常用的鱼钩,一般都是用中间的那种,其实还可以用其他的,效果可以自己去尝试(自我感觉还是中间的比较好,细尖还带倒刺、穿透力强,就是怕大鱼)。而且一般我们用的鱼钩都是比较小的3-5号鱼钩,针对鲫鱼要是有喜欢钓鲤鱼什么的,可以加大鱼钩和鱼线。
鱼钩放大图
这就是铅皮。只要剪取其中大块的适当大小就够了。
还有就是鱼线,传统钓一般都是用较细的鱼线0.4-0.8(一般是钓鲫鱼,这种线都是吃得消的)。也有1.0+的,但是这都是钓鲤鱼或者其他的。(我自己用的就是0.4的,以前都是用0.2的但是最近发现河里的鲫鱼有点大了,还是用0.4的防止断线吧。个人纪录:用2号鲫钩+0.2线上过4斤的鲤鱼。那时冬天是去钓鲫鱼的没想到碰到个大个,还好是冬天鱼的活动性不强,而且还是大肚子,没什么多大劲就上岸了。我们这都是小湖泊,大鱼有但是很少。一般都是4-5斤的,那时激动了半天)。
接下来就是绑鱼钩+铅皮,还要准备点棉花。
鱼钩具体怎么绑呢?只要玩过台钓都知道,要是不了解呢可以参考鱼钩包装后面的图解一般都有,网上百度也行。
然后就是用到棉花了,将棉花绕着线揉成条状就好了,作用是等会上铅皮后要稍微压紧起到减少对线的损害作用。
上铅
上铅完成版
接下来就是上漂了。需要准备的是鹅毛,一般渔具店也有,但是需要自己去毛,最好是不要直接将毛拉下来,在使用过程中会造成两边裂开。因为毛被拔去后外面那层东西也就被剥掉了,最好是先用剪刀剪去毛,然后是用剪刀一边或者手工刀挂平就行,光滑就可以了。
然后就是剪成一小段就行。一般我是上面那一粒比下面那沉在水面下的那粒小,上面那粒是用来观察比较的,下面那粒是在鱼进行取食是带动铅皮然后水下那粒就上浮随即拉杆上鱼。
用针穿过两粒鱼漂,也有些传统钓是很多鱼漂的,但是个人还是比较喜欢2个的,你们也可以自己调节自己适合的鱼漂数量(穿完后是比较送的,可以来回滑动,只要入水后就紧很多)。
接下来就是上到杆子上了。切取适合水深长度再多半米就行,然后线末端绑上较粗的线,缝衣服的双股线也可以,用来将线缠绕并绑在鱼竿上。
这是鱼竿头部,用来穿过鱼线。
这是鱼线缠绕后打得结(可解开的,要以方便做钓结束后卸下)。
这是整体效果可能看得不是很清楚。
这就制作完成了。至于鱼漂离鱼竿头部多少距离,个人是比较近的方便快速提竿30-50cm。也许有些台钓爱好者会不习惯,传统钓一般选取较硬的鱼竿,大多是跟钓鱼窝点离岸边距离稍微再长的杆子,我自己用的就是540-720的。
近些年来,随着路亚、海钓的盛行,传统钓出现了走下坡路的趋势。这让这儿多年来一直喜欢传统钓的我难免有些难过。所以,我打算自己制作一个传统钓过程来让更多人了解传统钓,也希望能有新手喜欢这个。传统钓玩了10多年了,钓技一般,很小的时候跟我爷爷学的,大概就3、4年级的
浅滩钓法是在气温适中的季节,钓者站立在溪流、江河近岸潜水中垂钓的一种钓法。此法在我国中部和南部采用者较多,北部采用者较少。其实,在夏季气温不低的季节,北方也可采用。它不仅可在溪流江河近岸浅滩垂钓,也可在池塘的较浅静水中进行,且效果都相当好。用此法垂钓时,钓者挽
先说钓具钓野鱼就要去野塘,夏秋季节,这些无人照看的水面不是满塘的水花生郁郁葱葱就是野生菱角长满旮旮旯旯,有些地方莫说是摩托车汽车就连自行车也难以到达,这样的水面正是野生鱼类生活得滋滋润润之所在。针对于此,除非冬春季节,台钓几乎派不上用场。草多,非长竿不可。
插竿钓法由来已久,属于传统钓法,也是钓手们经常采用的钓法之一。插竿钓法是利用钓竿弹力实现自动钓鱼的一种方法,这种钓法如果把握不好,其上鱼率便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需要注意的是,此法的钓饵与鱼种一定要对口,如用泥鳅、小鱼、虾子钓乌鳢、鲶鱼等。
卡钓也称弹弓钓,是淡水钓鱼的技法之一,由钓线和弹性卡子组成钓具。它既不用钩也不用漂,更不需要打窝布点。此钓法简单易学,特别是对新手最为适用。卡钓的对象鱼很广,既可钓肉食性鱼类,也可钓掠食性和杂食性鱼类。
拉滩钓适合急湍的溪水。溪底大多是石沙底,是流水鱼类生息繁衍的好地方。这种钓法的主要对象时流水中的毛麟鱼。拉滩钓又有深水钓法和浅水钓法。一、钓竿拉滩钓要选择笔竿粗的山竹作为钓竿,而且竿与钓者的身高相等,才能更好地发挥其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