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手竿,特别是台钓。线组配置基本上是固定的,要领在于“精”。绑线组、调漂、开饵等,都突出了一个精细。
海竿却不同,它不需要台钓那种绣花般的细致。需要的是面对不同钓点,不同鱼情的应变能力。充分发挥海竿,环境适应性强、攻击范围广、钓组多变的特点。
海竿玩的是什么?就是从铅坠开始的这段钓组的变化。要根据我们的目标鱼及当地的水情鱼情,来决定采用哪种钓组。在讨论钓组之前,这里要插一嘴,咱们玩海竿,最好多预备一些8字环和别针。
8字环
别针
通过8字环和别针,铅坠、钩子、主线这些可以随意组合,连接起来很方便。时髦点说,这叫系统模块化。
关于8字环的绑法,有些可能不常用,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就好。
别针的绑法和8字环是一样的。我就不再罗嗦了。
因为纺车轮是旋转式出线的,抛投次数多了,线容易上劲儿。上劲儿严重的线,把线自然地放平,它自己就会扭成麻花儿。这样的线,在抛投中就有可能乱线,甚至炸线。
所以我们使用8字环连接钓组各部分,除了方便组装以外,还有一个好处就是,8字环能很大程度地减少旋转的缠绕。
如上图里红色箭头所指
在轮线的末端绑上8字环。当然要选择能穿过竿稍最小那个过线环的8字环。
玩手竿,特别是台钓。线组配置基本上是固定的,要领在于“精”。绑线组、调漂、开饵等,都突出了一个精细。海竿却不同,它不需要台钓那种绣花般的细致。需要的是面对不同钓点,不同鱼情的应变能力。充分发挥海竿,环境适应性强、攻击范围广、钓组多变的特点。
破轮的海竿第一次钓到鱼,用的就是这么个配置。几乎除了铅坠,就是钩子了。饵,挂的是大蚯蚓。初冬时节,运气很好,抛下去没多久就中了一条大鲤鱼。可惜当时还不懂得调节泄力,就是在和鱼拔河,拼力气,硬把它给拉出水面。也就在把鱼被拉出水面的瞬间,鱼一个摆头就切了线。
和大多数钓鱼爱好者不同,笔者是从海竿开始接触钓鱼的。没有师傅带,身边也没有其他朋友钓鱼,都是一个人在品味垂钓的苦乐。网络上学习理论,实战中总结经验。一路磕磕绊绊。虽然进步地非常慢,但海竿钓鱼的每一步都是经过多次实践的。还记得当年买第一只海竿的情景。
一是询问调查:来到一陌生水域,要不耻下问,虚心求教当地老农,了解水下概况,如:整体水深,哪里深一些,哪里浅一些,哪里是沟坎,哪里是地堰,哪里是深潭,哪里是淹没的庄稼地、旧屋场等等。也可以询问常在此地垂钓的钓友,哪里出鱼多,哪里是无鱼区,这样可以少走弯路。
一、钓大鱼,收获多用海竿钓,一人至少要用3把竿,多则一人可用10-20把,竿多,钓中鱼的机会自然多。而用手竿钓只能一人一竿一钩或两钩,收获自然比不上海竿。海竿还可以使用串钩钓法,一条线上有5-8只鱼钩,若用4把竿,就是20-30只鱼钩在钓鱼,是手竿钓钩数的几十
手竿钓友许多优越性,但巨献性也是显而易见的:①只能在脸不远的水中垂钓。现在手竿最长的也就是15米左右,即使鱼线再长几米,也只能在20米以内施钓,线太长了,无法抛钩。②人不能活动自如,始终要眼不离漂,手不离漂。③难以钓取大鱼。使用手竿钓,最多也只能钓获十几千克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