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钓的正确扬竿要领:以大臂带动小臂,小臂带动手腕,用腕力做出短促有力的抬腕动作,钓竿调幅度地向上抬起,使鱼钩迅速刺入鱼嘴。扬竿的角度不宜太大,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一般在20~40度的角度为宜;接着向上提竿控鱼或将鱼拉到跟前或者举竿遛鱼。若未中鱼,空竿以铅坠不出水为宜,则扬竿换饵,所以,扬竿是以两个步骤连贯完成的,第一步是抖竿,第二步才是提竿。有的初学者两布动作“一气呵成”,将钩饵一下子提出水面,甚至提过头顶,甩到身后,这样的扬竿动作的结果一是容易惊扰鱼群;二是用力过猛会将鱼嘴拉豁而跑鱼;三是鱼竿容易受伤甚至折断;四是鱼钩容易挂在自己身上或身后障碍物上,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扬竿,是指在钓鱼的过程中,鱼在咬钩的时候,钓者抬臂扬竿将鱼钩住的腥味,也是对钓者扬竿技术的考验。使用何种扬竿方式,除了个人习惯外,还需要根绝对象鱼的大小、使用的钓组来确定。一般的扬竿方式有以下几种:
一、前推上扬式
前推上扬式是使用最普遍的一种扬竿方式,其一招一式循规蹈矩,但是由于动作机械,而且提竿的幅度大,容易过度消耗体力。
要领
(1)持竿的手臂呈“V”字形,肘部靠在膝盖上,身体前倾,眼睛注视浮标。
(2)发现鱼讯后,作好提竿准备,信号出现后,手臂迅速前推,无论中鱼与否,钩坠都不能出水。
(3)完成刺鱼动作,手臂快速向上伸举,若无鱼,手臂也应保持上举姿势,将钩坠荡回身前。
二、转腕式
转腕式是拉饵钓小鱼的一种扬竿方式。因小鱼的唇薄,又接近水面,力量大容易把鱼嘴拉豁,也会中途掉鱼。使用转腕式扬竿,主要抑制力量,也能减缓抬臂速度,可有效地控制飞鱼的角度。
要领
(1)持竿的手臂与前推上扬式相同
(2)鱼讯出现后,手腕轻轻一转,刺鱼动作完成。
(3)中鱼后手臂顺势抬起,将鱼脱离水面。
三、后撤式
后撤式是与前推上扬式用力方向相反的扬竿方式,特点是通过手往后带竿来达到刺鱼的目的,这种方式可以控制刺鱼的力量,减少拉豁鱼唇的几率。
要领
(1)持竿的手臂与前推上扬式相同。
(2)发现鱼讯,立即收臂回撤刺鱼。
(3)中鱼后抬臂上举,完成鱼儿入护的动作。
四、上扬式
上扬式是目前较为流行的扬竿方式,其特点是将手臂的力量集中到手腕,以瞬间的发力完成刺鱼动作。上扬式扬竿动作快、力量强,加上摆动的幅度不大,有助于中鱼后的掌控。
要领
(1)持竿手臂微曲,风线不压入水中,肘部稍稍下沉,眼不离浮标。
(2)鱼讯出现瞬间,应立即转腕抬竿。
(3)中鱼后抬臂飞鱼入护。
台钓的正确扬竿要领:以大臂带动小臂,小臂带动手腕,用腕力做出短促有力的抬腕动作,钓竿调幅度地向上抬起,使鱼钩迅速刺入鱼嘴。扬竿的角度不宜太大,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一般在20~40度的角度为宜;接着向上提竿控鱼或将鱼拉到跟前或者举竿遛鱼。
台钓较为实用的握竿方法有三种:掌心握竿法、手背朝上握竿法、长柄式握竿法。不同的握竿方法需要依据所钓对象鱼的大小和钓竿的轻重、长短、软硬等因素来选择。不符合要求的握竿方法,会影响到扬竿的速度和挂鱼的力度,有时还会造成腕部受伤,因此,一定要选择正确的握竿方法。
浮标调整好以后,就要找底开始钓鱼了。如何找底?找底的方法是否正确?都会影响到对鱼讯的把握及对鱼情的判断,正确找底能应对各种复杂的地形地貌,并轻松地调整双饵在水底的状态。在过去的垂钓实践中,总结有多种找底的方法,其中比较明显、容易掌握的主要有两种方法。
1、商品鱼饵台钓所用的商品鱼饵非常讲究,是一种有诱惑力的香甜腥味饵,水溶性极好。商品鱼饵通常用植物等原料,分别经过冷冻、干燥、提炼、添加香精和诱食成分混合而成。主要有浓香、腥型、腥香、本味几种味型。其功能既是钓饵又是诱饵,使用效果颇佳。
1、鱼竿的要求适合台钓的手竿长度为3.6米~5.4米,使用的最多的是3.6米~4.5米,这种长度的竿距离短,钓点近,操作也方便,反应灵敏,效果最佳。如果竿太长,一不利于观标,二不利于捕捉信号,且自重较大,很难体现台湾钓法的特点和钓鱼的乐趣。
初学台钓要掌握一定的钓具操作规范,否则的话在垂钓过程中,容易造成手忙脚乱的结果。在准备钓具之前,先把饵料配好,让其足量吸水,等钓具准备妥当后,即可上饵垂钓。1、安装钓竿支架选好钓点后,安装钓竿支架。调节支架和钓竿的高度,以使垂钓时竿尖入水部分布超过20厘米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