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饵就是装在鱼钩上的饵料。可分为荤饵、素饵、模拟饵、蘸饵。配制钓饵甚至比配制诱饵还重要。因为钓鱼最终是让鱼中钩,鱼只有咬饵才能中钩,饵料必须对鱼的口味,由于鱼的食性不同,食性又会因各种因素的影响发生变化,所以钓饵针对性很强。成品饵的出现丰富了钓饵的来源,但不少人还是习惯自己配制钓饵,以适应当地鱼的食性。
配制钓饵应注意以下问题:
1.颜色
鱼的视力弱,为了尽快让鱼发现钓饵,必须首先考虑钓饵的颜色。我们知道,成品饵也是很注重颜色的,都是鲜亮的白色、粉红色、金黄色,没有灰暗的颜色。我们配制钓饵也应突出这几种颜色,如有的钓友用白面粉加维生素,使饵料成为金黄色,此法是可取的。总之,钓饵的颜色应比诱饵的颜色更加鲜明。
2.体积的大小
也就是饵团的大小。有人用极小的饵料挂在钩尖上,据说钓鱼效果也不错,但大多数钓者还是用较大的饵团。面团饵要包住钩柄,蚯蚓饵也要穿满整个鱼钩。饵团的大小应与浮漂的浮力相匹配。因为浮漂都是事先调试好的,饵团过小过大,都会影响浮漂的信号。另外,还应考虑鱼种,不同的鱼,嘴的大小也不相同,嘴的大小也不相同,若钓鲫鱼,饵团则应小;钓大型鱼,饵团应大。
3.软硬度
饵团过软过硬都不行。过软了,经不起水泡浪击;过硬了,钩尖不容易挂鱼嘴。软硬度应近似鱼的耳垂那样。
软硬度还应考虑水的深浅、风浪情况。有风浪时宜硬一些,无风浪时可以软一些。水浅水面小宜软,水深宜硬一些。鱼密度高,可软一些,鱼密度小,饵团在水中浸泡的时间长,宜硬一些。
4.气味
气味的重要性前文已经作了介绍,用面团类钓饵应注意气味,即使用蚯蚓做钓饵,也可将挂了钩的蚯蚓蘸上粉末状物质或有气味的液体,使之有气味。钓饵的气味应与诱饵的气味一致。
5.动态
若是用动物类的钓饵,不应把小动物拍死使用,要用活的不用死。让蚯蚓、泥鳅、蚂蚱等小动物在水中能够蠕动,使之产生较大的吸引力,易被鱼发现。鱼也有吃活不吃死的习性,尤其是鲫鱼更是如此。
钓饵就是装在鱼钩上的饵料。可分为荤饵、素饵、模拟饵、蘸饵。配制钓饵甚至比配制诱饵还重要。因为钓鱼最终是让鱼中钩,鱼只有咬饵才能中钩,饵料必须对鱼的口味,由于鱼的食性不同,食性又会因各种因素的影响发生变化,所以钓饵针对性很强。
1.少而精的原则饵料的配制有许多原料可以选用,也常是数种原料的混合。但并不是原料的种类越多越好。有了麦麸,就不要糠粉了;有了香精就不要加芝麻油.应以一两种原料为主料,再加些辅料就行了。例如,以粉状的麦麸、豆粉和颗粒状小米、碎米为主料,然后再加些有气味
钓饵又称作主饵,它是鱼饵的主体。它是在诱饵把鱼儿诱集起来以后,再发挥作用的钓饵,所以在用料的质量上、色泽上、形态黏度和味道等方面,必须优于或超过诱饵,制作也要更加精细认真,如果喧宾夺主,就会造成无鱼上钩的结局。有句古话说“须知香饵下,触口是钩”说的是香喷喷的鱼。
钓饵从广义上来讲,分广谱钓饵和专门饵两大类。广谱钓饵,人们也可以称为万能钓饵比如蚯蚓。如果按钓饵的质地和形态来分,又可以细分为动物性荤饵、植物性素做、糟食饵、蘸饵和拟饵五大类。1.动物性荤饵对以小动物为食的鱼儿,或者杂食性鱼儿。
麦粒:不论大麦麦粒或小麦麦粒,将其置于水中浸泡使其涨大后即可穿在鱼钩上,可钓取鲫鱼、鲤鱼、草鱼或鳊鱼。玉米粒:以黄色硬粒型的玉米粒作钓饵较适宜。以鲜嫩的玉米生粒挂上钩,可钓鳊鱼和草鱼。若用较老的玉米粒煮熟为钓饵,做沉底钓或悬钓,可钓到鳊鱼、鲤鱼、草鱼和青鱼等。
面团食饵用富强粉80%、白糖20%,以水调成糊状,蒸熟,晾凉后加少许麻油,用力搓揉均匀,达到不软不硬,黏度适中。咸鸭蛋黄钓饵咸鸭蛋可以自己腌制,也可以买腌好的咸鸭蛋,将蛋黄带油一齐揉到面食里即可,这是钓鲫鱼最好的食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