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窝子位置的选择
有水草的地方
一些底层鱼如鲫鱼等,一般都喜欢在水底草丛里及周围活动。有垂钓谚语说:“钓鱼玩无草,等于白跑。”
靠近塘边和水沟边
这些地方往往有码头,人们常在此淘米、洗菜,鱼儿常聚拢来觅食。有的沟、塘里放养有鹅、鸭,鹅、雅常在水边休息,粪便多,鱼儿会寻味游来觅食。当然,这儿变成了撒窝子的理想之地。
水流入口处或出口处
鱼儿喜戏水,又有逆水而游的习惯,在这些地方聚拢的鱼儿往往较多。
随水温的变化而变化
水温是随着季节的更替而变化的,撒窝子也要根据不同的季节来选择不同的位置。初春温度低时,窝子应打在朝阳的浅水处;夏天温度高时,窝子则应打在阴凉浑水处或水草密集的地方。
根据风向和风力的大小选位置
风力在2-3级时,多在风口撒窝子;风力在4-5级时,多在上风头或微波处撒窝子。
撒窝子应注意的事项
一、必须根据季节、鱼情、气候、水情和风向等选择钓点 ,在钓点中撒窝子。
二、在投诱饵之前,要对窝口进行必要的探测,以便弄清楚水域的深浅,水底是否平坦,有无杂草、乱石或其他障碍物。一般是用钓线测出水的深浅,水线试好以后,将空钩抛入钓点附近1平方米内各处去试,根据浮漂的状况,即可判断出水底是否平坦;根据鱼钩挂没挂草或其他东西,可判断出水底有无杂草或别的什么障碍物。当确认水底较平整且无杂草等障碍物时,即可撒窝子。
三、根据所钓鱼的食性选定适当的诱饵,如肉食性鱼类好吃荤腥,草鱼偏爱青草,草鱼对他有极大的诱惑力,鳙鱼爱酸臭味等。
四、尽量用撒饵器来撒窝子,以减少对鱼的惊扰。如用黏性饵料撒窝子,可将诱饵捏成柄状,包在鱼或坠子上面,轻轻送到窝中。
五、静水轻撒,流水重撤;水面大、水深时饵要撒的多些,水面小、水浅时可撒的少些;春天宜用粉饵,注重香味;夏秋宜用颗粒饵,注重甜味。
六、鱼头密的水域打1-2个窝子就够了;如在水域广、鱼头稀的地方,可打3-4个窝子轮番垂钓,哪个窝子上鱼多,就钓哪个窝子;而上鱼少或不上鱼的窝子,干脆不再补窝。
七、为保证准确下钩,撒窝子时,在窝点的前后打好记号,如在岸边用木棍或土块做一个记号,并寻找对岸与之正对的方位物,窝点在中间,使之记号、钓点与方位物三者在一条直线上,同时用鱼竿测量出钓点与岸边的距离并记住。
八、撒窝子之后不要急于下竿,要等到发窝时再下竿,发窝就是指鱼群已进入窝点开始吃饵,窝中又鱼星冒出。
九、及时添加诱饵,使已来的鱼儿不走,远处的鱼儿继续游来。
打窝子位置的选择有水草的地方一些底层鱼如鲫鱼等,一般都喜欢在水底草丛里及周围活动。有垂钓谚语说:“钓鱼玩无草,等于白跑。”靠近塘边和水沟边这些地方往往有码头,人们常在此淘米、洗菜,鱼儿常聚拢来觅食。有的沟、塘里放养有鹅、鸭,鹅、雅常在水边休息,粪便多,鱼儿会寻
颗粒诱饵有大米、麦粒、玉米、饭粒、南瓜、香瓜、枸杞子、熟甘薯、螺蛳、蚌肉、虾、碎肉骨头等,人工制造的颗粒鱼饲料,如玉米渣、花生渣等也是颗粒诱饵。颗粒饵粒既可单独使用,也可混合使用,用于引诱青鱼、草鱼、鲤鱼、鲶鱼、鳜鱼等大中型鱼类。如果掺拌粉末诱饵,还能引诱鲫鱼
供制作粉末诱饵的有麸皮、菜籽饼粉、豆饼粉、玉米粉、黄豆粉、甘薯粉、蚕豆粉、米糠粉、青稞粉、米粉、面包屑、饼干屑、芝麻粉、花生粉、面粉等十几种。有的可取之即用,有的拌合少许白酒、香精、香油、糖等效果更好。有些干粉需要用文火炒香,晾凉后装到小塑料袋或小筒里带到钓场
手投法先将钩、漂儿甩到所选择的水域,然后将诱饵用水和得有适当黏性时,制成团状。对准方位后用手将诱饵投到浮漂前半尺左右的地方即可。投饵还要根据水流的速度和水深适当向上游动一段时间,以便使诱饵被顺流到预钓地点。采用此法要求投饵准确,如果投不准,四处天女散花,则不起
发酵类曲酒类中药类诱饵窝料,制作工艺简单,诱鱼效果明显,是很好的诱饵。酒米诱饵:将大米或碎米装进瓶内,倒进白酒,以酒刚没过米为度,密封严实,浸泡2~3天后取出就可以了。这种米酒是诱集鲤鱼、鲫鱼、鳊鱼、草鱼的上佳诱饵。麝香米诱饵:将大米装入玻璃瓶,用纱布包一点麝
转移打窝法就是在垂钓过程中,先打一个主窝,然后再钓点附近2米处的水域另做一个窝。这样做的目的是将小杂鱼引过去。这个窝诱饵的比重一定要轻,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声东击西的效果。而主窝里面的诱饵则刚好相反,不但比重要大,还要能迅速落底,但也要注意不能失去溶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