遛鱼主要针对大鱼。垂钓如果遇上了大鱼,就要学会引遛,使它疲乏后才可提竿。千万不能直接将鱼提起。因为鱼在被钩住后,总是想挣扎逃走,如果直接提鱼,不是鱼儿松了口,就是讲鱼嘴提缺了,总之很容易走鱼,严重时还会断线折竿。这时,钓者要握紧钓竿,绷紧钓线,牵引着水中不断挣扎、逃窜的鱼,直到鱼疲惫停止反抗后,才能将鱼拉到岸边抄起。这个过程被形象地称为“遛鱼”。
通常,鱼的动力都是来自尾部,而钓钩又在鱼的前面,因此要想改变鱼的游向就变得容易了。只要掌握了以下几点,遛鱼就显得非常简单了。
1、在大鱼上钩后要保持冷静。只有镇定自若,不慌不忙,才能将鱼遛好。可以运用横“8”字遛鱼法、圈式遛鱼法或牵制遛鱼法等,耐心的进行遛鱼,就可以将鱼制服。横“8”字遛鱼法,指的是随竿往左或往右在水里呈“8”字形画圈;圈式遛鱼法,指的是顺着鱼的挣扎受力方向,引导鱼在水里圆地转圈;牵制遛鱼法,指的是让鱼随着钓者的牵引呈不规则运动,知道鱼被遛乏。
2、提竿时,要一手在上、一手在下握住竿柄,动作要有韧性,不能忽快忽慢、忽重忽轻,要主动领鱼,不能让竿倒向鱼逃窜的方向而形成拔河的态势。领鱼游动的运动轨迹也要呈圆弧形,使鱼不知不觉地改变了游动的方向。钓线移动的速度要快于鱼游动的速度,让鱼跟着钓线游,这时控制鱼游向的关键。
3、如果水的深度为1米,岸高为0.4米,而手竿长为3.6米。着就要坐着抬竿。钓线与水面的夹角大约是45°,就是说鱼受到了一个45°斜上方的拉力。假如对鱼的拉力是1千克,那么鱼实际上受到了两个力的作用,一个垂直向上,一个水平向岸。这两个里都是0.7千克。也就是说,虽然对鱼施加了1千克的拉力,但往回拉的量只有07千克。要想省力,对鱼的作用力方向和鱼的游向夹角越小越好,顺着鱼逃窜的方向往回拉,就比较容易把鱼拉回来。
遛鱼主要针对大鱼。垂钓如果遇上了大鱼,就要学会引遛,使它疲乏后才可提竿。千万不能直接将鱼提起。因为鱼在被钩住后,总是想挣扎逃走,如果直接提鱼,不是鱼儿松了口,就是讲鱼嘴提缺了,总之很容易走鱼,严重时还会断线折竿。
钓鱼书和一些专说如何遛大鱼的文章机会都是一个蓝本:说的是要避免出现拔河的状态,在45度角绷住竿,要遛8字,要把鱼遛乏遛透再抄鱼,这些用海竿较容易做到,因为海竿支在加上就是45度角,鱼咬钩抓起竿来,只是同角度向上平移了1米多,又有曳力装置作调控。
海竿上大鱼同样需要溜鱼,只是溜鱼时比手竿类要方便、轻松些。溜鱼是海竿技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溜鱼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撩逗溜鱼撩逗溜鱼是海竿溜鱼的第一步,主要是应对大鱼打桩。
时光荏苒,虽然帮助朋友抄鱼那件事情已经过去了20年,但每当回想起来,扔感觉是一件憾事。那是初夏的一天,我和朋友相约去钓鱼。听钓友们说,这个鱼塘最近连续钓上几条十六七斤的大草鱼,一下子轰动了全县钓界。听到这个消息,我和朋友再也坐不住了。
垂钓中跑鱼乃常事,鱼上了钩又跑掉,谁不懊恼?尤其是难得碰上一条大鱼上钩,甚至已遛了一会儿,结果给跑掉了,你说能不着急上火吗!钓友们凑在一起,除了津津乐道回味垂钓的乐趣之外,恐怕跑鱼就是另一大热点话题了。如何保证不跑鱼或少跑鱼,是垂钓领域中一门比较复杂且涉及面广
遛鱼在钓鱼过程中非常重要,能不能把鱼成功擒上岸,其中必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如何遛鱼,小鱼的话一般都是直接飞鱼上岸,遇到稍大一点的鱼为了保险起见一般都要遛遛,如果手竿遇到大鱼,遛鱼就更重要,什么小钩细线博大物之类的其实都是遛鱼起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