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钓者都有这样的体会,好不容易钓上一条大鱼,结果还没弄明白是怎么回事,便让鱼给跑掉了。鱼脱钩的原因大体有两种:一是钩和线不够结实;二是遛鱼的过程中,力量运用得不好。如果运力得当,就算是小钩小线也能钓上大鱼。因此,在遛鱼的过程中,一定要运用太极拳法“四两拨千斤”的技巧,这样会有效防止大鱼脱钩。
1、把握恰当的提竿时机。鲫鱼咬钩谨慎,漂的反应也是一沉一浮,然后下顿或升起,此时扬竿便是最佳时机。鲤鱼吃钩的漂相是先缓缓下沉,然后有力地下顿或没顶黑漂,个别也有送漂等现象,如果遇到这样情况,应该果断地提竿。草鱼在吃钩时,浮漂经常会出现沉没一耳目后,即大幅度送漂或拖漂,这时便是要及时提竿。总之,提竿的时机既不能超前,也不能滞后。只要把握住了最佳的提竿时机,鱼儿就不会逃跑了。
2、正确把握扬竿的力度和技巧。只要有一些经验的钓手在扬竿的一瞬间都能判断出中钩之鱼的大小和种类。所以只要明白了鱼的大小和种类,也就能根据不同的情况来采用正确的提竿方法了。通常情况下,小鱼中钩可以直接提竿飞鱼入护;大鱼吃钩时,需要先抖腕刺鱼,等到将鱼钩牢后,再持竿挺住并绷紧钓线,以便让过大鱼的初期冲击,为后面的遛鱼打下良好的基础。
3、选择形态适当的钓饵。要根据不同的鱼类、鱼的大小情况来选择适当的钓饵。例如钓鲫鱼或其他小鱼时,可以使用面饵、粉饵,将其搓成球形,包住钩尖即可,最好使用拉饵。钓大鱼可搓成纺锤形,菱形或圆锥形,要把钩体全部包住。用荤饵时,如用蚯蚓钓小鱼,挂钩时就要注意将蚯蚓的多余部分对齐钩尖或微露钩尖,不要耷拉出一大截。钓鲶鱼或其他食荤大鱼时,要用整条蚯蚓,目标越大越好。
不少钓者都有这样的体会,好不容易钓上一条大鱼,结果还没弄明白是怎么回事,便让鱼给跑掉了。鱼脱钩的原因大体有两种:一是钩和线不够结实;二是遛鱼的过程中,力量运用得不好。如果运力得当,就算是小钩小线也能钓上大鱼。
入夏以来,钓友们都走出家门,投身于垂钓之中。前几天,笔者到宝鸡鲍家庄水库出钓,遇到一位在抛竿的钓友,渔获不怎么好,经常跑鱼,我指导他更换钓组后,很快收获了几尾大鱼,他心服口服。为了让更好的钓友能再实钓中避免再次跑鱼,笔者简单总结了以下几点,与钓友们分享。
不少新手缺乏经验,由于操作不当,鱼眼见到手却前功尽弃的情况比比皆是。究其原因多数钓者是由于操作技巧运用不当造成的,归纳起来大体有以下几种情况。提竿过猛:初学者一见漂动就紧张,生怕鱼跑掉,漂一沉便用力猛提,向后猛甩。结果不是拉豁鱼嘴,钓起一个鱼嘴圈,就是让鱼坐飞
鱼脱钩的原因,钓鱼时明明判断鱼在咬钩,可是一提竿,钩上却无鱼,这种情况在短时间内多次出现,是什么原因呢?1、风线太长:竿梢至浮漂之间的风线过长(有的超过2米以上),起鱼时会减慢提钩的速度,因线的晃动惊跑了鱼,或是鱼并未吃牢钩,提线时鱼脱钩了。2、水中的鱼被钓猾
秋天到来了,钓鱼人也不错过良机,在一年中最后一个钓鱼的黄金时段,抓紧时间,好好过一把钓鱼瘾。前几天,我和钓友张全中、老杨一起在宝鸡长寿沟一号库抛竿,一天时间里,张全中钓友就跑鱼七八尾,入护的才四尾鱼。下午收竿,我们一起在西关的小饭馆用餐,利用吃饭时间一起谈到了
跑鱼对钓鱼人而言是常事,即使资历再深的钓鱼高手也难以幸免。如果能探明原因,避免失误,找出行之有效的对策,这对提高钓技是有相当帮助的。笔者施钓多年,跑鱼经历较多,总结出跑鱼的几个主要原因:一是主观方面的操作,二是客观方面的钓具。先说主观方面的,在钓鱼中有人在中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