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摄食有明显的季节性。例如草鱼摄食的季节性就尤为突出,在早春时节,急需补充高蛋白,水底的红虫和泥里的泥鳅,便成了它爱吃的饵料,所以,早春宜用红虫、蚯蚓做饵钓草鱼。到了初夏,水生植物刚吐嫩芽,草鱼有了对口味的饵料,若再用蚯蚓、红虫去钓它,绝不上钩。这时,钓草鱼最好的钓饵时陆草的嫩芽、水草的嫩叶和芦苇心。到了盛夏,自然环境中各种植物都长老了,纤维化程度高了,草鱼也不爱吃了。这时用粮食加工制成的带酸味的饵去钓它,可收奇效。到了初秋,自然环境中各种草虫活跃,在周围有农田的水域,落水的草虫成了草鱼捕食的天然饵料。此时用蝗虫、油葫芦、蜻蜓做钓饵钓草鱼效果最佳。其他鱼类也有类似情况。鲫鱼和鲤鱼虽然食性很广,不挑食,但在不同季节也有不同需求,早春和严冬凿冰垂钓,鲫鱼和鲤鱼非红虫不吃;初夏和晚秋,他们特别喜欢蛆、蚯蚓、地蚕;盛夏,他们主要吃粮食类的鱼饵,如糟食和面食。所以对钓鲫鱼和鲤鱼,人们概括了“春虫夏面秋蚯蚓,冬钓唯独用红虫”的渔谚。
1、春钓
在初春时节,一日之中应避开早晚钓中间;随着气温升高,垂钓时间可逐渐向早晚扩展。
春节要用诱鱼力较强的荤活饵和之地松软的香甜饵,钓饵以蚯蚓、红虫、小虾等为佳。但如果水中麦穗鱼等小鱼多,为了避免其干扰,则只好用素食作饵。如用玉米面和少量白面,加水拌匀蒸熟,再加上适当对口的香料(如香油、白酒、干虾粉、人工芳香剂等),以确保面食香甜疏松,易于上口。如在养鱼池塘垂钓,最好用该处喂鱼的饵料掺入上述面食中。至于商品饵料,种类很多,只要专门适用于钓鲫鱼的均可。饵料应具备色、香、味、散条件。清明后除鲫鱼外,鲤、草、鳊、鲶也咬钩,因此,一窝双竿或一竿双钩,一荤一素,既不放过小鱼,又能钓到大鱼。
2、夏钓
夏天垂钓,由于气温太高,鱼食欲欠佳,且大多近素远荤,所以垂钓时应多用素食为饵。可用常规钓饵:蚯蚓、红虫、小虾、各种配料的面团、糟食、糠饼、饭托、甘薯、豆饼、混合饲料、嫩草等都是鲤鱼、草鱼、鲂鱼、鲢鱼、鳙鱼等鱼的钓饵;也可用饲养鱼串叶草、芦苇心、各种植物籽、蚱蜢、蝗虫等;或者因地制宜,观察水域周围环境,取周围自然植物做食源,如桑葚等。
在天黑或在夜钓时,鱼的觅食主要是通过嗅觉和感觉进行,因此饵料宜用粗蚯蚓,而且用一定的速度慢慢地拉 诱饵。在天刚亮时,鱼主要是通过嗅觉、视觉和感觉共同觅食,此时宜用粗蚯蚓和小鱼,以变化的速度稍快拉钓饵。在天大亮或白天时,鱼的摄食是通过视觉鱼感觉作用,因此钓饵宜用细蚯蚓和小鱼,以变化的速度慢慢的拉钓饵。
鱼类摄食有明显的季节性。例如草鱼摄食的季节性就尤为突出,在早春时节,急需补充高蛋白,水底的红虫和泥里的泥鳅,便成了它爱吃的饵料,所以,早春宜用红虫、蚯蚓做饵钓草鱼。到了初夏,水生植物刚吐嫩芽,草鱼有了对口味的饵料,若再用蚯蚓、红虫去钓它,绝不上钩。
水域环境有些什么天然饵料,对鱼的喜食性有决定性的影响。这就叫“什么地方的鱼爱吃什么食”。譬如,北方人的主食是馒头,北方鱼也爱吃面食;南方人主食是大米,南方鱼也爱吃米饭粒、年糕粒。四川多产甘薯,重庆、成都一带用白薯为饵能收奇效;
如果按照诱鱼的原理进行分类,鱼饵可分为真饵和假饵。真饵就是鱼类可以实用的动植物性饵料,主要是通过引起鱼的食欲来进行诱鱼。假饵又被称为模拟钓饵或拟饵,是以塑料、金属或其他材料制成的类似小鱼、虾和虫类的小物件,垂钓时通过钓手的操作,就想天然活物一样
蝼蛄俗称土狗子、泥狗、体肥肉嫩,富含蛋白质。用蝼蛄当鱼饵可钓多种肉食性或杂食性鱼类,如鲤鱼、巧嘴红鮊、鲇鱼、鳜鱼、罗非鱼、草鱼等。用蝼蛄作鱼饵时,要做到保“活”、保“全”。保“活”,就是装钩前不要将活食弄死,装钩后也必须是活的,这样效果才好。
沾小米钓法也叫摇三摇,是夏秋季节钓鲫鱼的好饵料,此饵在小杂鱼多的水域能有效避开小杂鱼,很多刚学钓鱼的新手或者年龄大些的钓友都喜欢此种钓法,非常省事,用料不多,并且会越钓越多,诱钓结合的非常好。一、材料1、饵料渔具店一般都有卖的,叫摇三摇或者麝香空钩粘饵之类的,
附钩性,也称持钩性,是对应雾化而存在的钓饵基本性能之一。过去坠钩沉底用蚯蚓、面团、米饭粒、麦子和煮熟的玉米粒做钓饵,入水后长时间不化,是附钩性过强。商品饵多作粉状,需兑水搅拌后才能装到钩上,兑水量的多少和搅拌、存放时间的长短决定饵的软硬松黏,由此产生了附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