鲶鱼是凶猛肉食性底栖鱼,重量多在0.5-1千克之间,怕光,常在阴暗处或洞中藏身。嘴大,抢食猛,见小鱼、小虾等靠近,常会突然窜出吞食,固容易上钩。
水草丛生处、回水湾水质浑浊处、进水口等处是鲶鱼长栖的地方。用0.25毫米的线,但应用大钩,坠大、漂大,以适应水流较大的钓点。
诱饵可用掺有鱼粉的麦麸、玉米面料。钓饵可用红虫、小鱼、小虾、小泥鳅等。用动物内脏或者黑蚯蚓垂钓效果非常好。
白天垂钓可用近底钓法,一般咬钩后即可上鱼,注意鲶鱼全身光滑不易抓牢,所以应用拇、食指分别卡住鱼身胸鳍后边的软窝处。鲶鱼上窜力强,所以应用长口鱼护,或将鱼护栓死,以防其从户口窜出逃脱。
鲶鱼喜昼伏夜出,所以夜钓收获会很大。一般从傍晚开始钓到夜间12点,用插竿钓法。每根线栓3-4只钩,钩距约30厘米,距最后一只钩约1.5米处可挂一大鱼漂。将线甩至钓点后,将线收紧,拴在岸边带小铃的插竿上。可安排3-5副插竿,竿距1.5米左右。待铃响即应立即收线拿鱼。如果是大鱼,可“鱼拖线我放线,鱼停我收线”,几个回合之后,即可收线拿鱼。
每年7月前后,鲶鱼多聚在岸边小草多处产卵,这时可用硬竿粗线,鱼钩上挂上小青蛙,在水面上上下下提动鱼钩,发出水响。当鲶鱼窜上咬钩后,10条会有9条被钓上来。
鲶鱼是凶猛肉食性底栖鱼,重量多在0.5-1千克之间,怕光,常在阴暗处或洞中藏身。嘴大,抢食猛,见小鱼、小虾等靠近,常会突然窜出吞食,固容易上钩。水草丛生处、回水湾水质浑浊处、进水口等处是鲶鱼长栖的地方。
豆虫是一种无脊椎爬行昆虫,生长期只食黄豆叶而得名,盛产于苏鲁皖等省份。每年秋天豆叶枯黄之前,豆虫早已吃得脑满肠肥,钻人土中打巢冬眠,此时轻易便可挖到。豆虫不仅是餐桌上的极美佳肴,而且还是钓鲶之极佳饵料,尤以野钓更甚!
鲶鱼是常见的野生鱼种,属于底栖肉食性鱼类,平时喜欢栖息在石缝、岩、洞等隐蔽处,到晚上才出来觅食,因此夜间是垂钓鲶鱼的最佳时间。
钓鲶鱼的饵料配方有哪些(一)诱饵1、将鸡、鸭的肠子、肝等杂碎抛到钓点。最好是提前一两天投放。骨头渣也行。鲇鱼闻到腥臭味后会游过来不走。2、把牛粪用土混合,抛到钓点。3、各种饼块(榨过油的干饼块)投到钓点。随投随钓。4、蚯蚓山柰饼粉饵。青蚯蚓山柰适量
如何钓鲶鱼1、钓饵大青蚯蚓、小泥鳅、小鱼、小虾牛羊肉;蝼蛄、蚂蚱、克陶虫、树虫、草虫和螳螂;小癞哈蟆与飞蛾,这些钓饵都须活。2、钓具短竿要结实,竿尖必须硬。粗线大鱼钩,钓鲶方适用。3、钓点一般情况,选择钓点;池塘岸边,洞穴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