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漂按漂尾的特点,划分为软尾漂、硬尾漂、龙凤尾漂三种类型。一般来说,硬尾漂的漂尾细而长。软尾漂因漂尾粗而醒目,观漂容易。硬尾漂因漂尾细,观漂困难。硬尾漂的信号传递灵,软尾漂的信号传递稳。龙凤尾漂是近年出现的新类型,是软尾漂和硬尾漂的结合产物。
软尾漂
软尾漂多为塑料管或密度比水轻的弹性发泡材料制作,通常是空心的。软尾漂漂尾通常是带有浮力的。漂尾有浮力,加上漂尾粗阻力大,要使漂尾产生运动就需要较大的力量。因此,软尾漂理论上的灵敏度相对较低,即反应比较迟钝。但是,软尾漂的钝是软尾漂的特点,而不能简单地看成是缺点。就是因为软尾漂的钝,一些细小、无作用的假讯号不会传递到浮漂上,也就是高手们常说的“可过滤部分细小的干扰信号”。由于要使软尾漂动,需要较大的力量,当软尾漂出现讯号,往往就已是鱼在吞钩,而不是试探性吃食。软尾漂的信号比较准确,中钩率高,适合钓多次钓放和久经沙场的滑鱼等。
在钓鱼界, 如果说浮漂反应迟钝,往往是带有贬义的意味的。理论上,软尾漂的确比硬尾漂要钝一些,可软尾漂在某些情况下确实具有良好的垂钓效果。高手在描述软尾漂时不用“钝”,而冠以“稳定性好”。此外,软尾漂的“钝”仅仅是相对于硬尾漂而言的,从其灵敏度的绝对值来讲,软尾漂也是非常灵敏的。一支优秀的软尾漂,其“钝”是钝到了临界点,刚好过滤掉无效信号,又能准确反映信息。
硬尾漂
硬尾漂的漂尾通常是实心的,而且很细。常用的材质有实心尼龙棒、碳素棒等,其材质的密度大于水,因而硬尾漂的漂尾自身无浮力,加上漂尾很细,阻力小,稍有外力就可使漂尾运动,所以硬漂尾灵敏度高,漂的动作比较敏捷、夸张。适合钓中上层及底层轻口等,尤其是当鱼讯微弱,受环境影响而不敢大胆就食的鱼时,要采用灵敏度高的硬尾漂。
由于硬尾漂灵敏度高,能反映出细小的讯号,在鱼吸食入口的瞬间了就能反映到漂上,而不是在鱼咬死钩后才反应,因而在垂钓时可抓第一口讯号,从而大大提高垂钓效率。
龙凤尾漂
龙凤尾漂是近年出现的新型尾漂。所谓龙凤尾,即漂尾的前端是实心的硬尾,后端是空心的软尾。也就是说,龙凤尾是硬尾与软尾漂结合的产物,从理论上有效降低了硬漂尾的观漂难度,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软尾漂的灵敏度,其漂尾育由细变粗,外观怪异,现阶段普及率不高。
浮漂按漂尾的特点,划分为软尾漂、硬尾漂、龙凤尾漂三种类型。一般来说,硬尾漂的漂尾细而长。软尾漂因漂尾粗而醒目,观漂容易。硬尾漂因漂尾细,观漂困难。硬尾漂的信号传递灵,软尾漂的信号传递稳。龙凤尾漂是近年出现的新类型,是软尾漂和硬尾漂的结合产物。
现在渔具店一般可免费为客户组装线组,但线组的装配是垂钓的一项基本功,作为一名有点热度的钓鱼发烧友来讲,线组的装配还是必须掌握的。台钓的线组由主线、太空豆、浮漂座、浮漂、铅片座、连接环、子线等组成。线组的装配是指在主线上按照需要将太空豆、浮漂座、铅片座、连接环等。
随着科学的进步,制作钓竿的材料也不断更新发展。早年的钓竿都是采用弹性较好的竹子制成。进入20世纪后,人类在化学材料领域的研究成果,使得钓竿的制造有了质的飞跃。
在垂钓过程中经常会发生钓线绞缠现象,这种现象又多见于传统手竿的七星漂钓法。钓线如果发生绞缠会比较麻烦,如不细心地将其解开,一不小心整个线组便报废。造成钓线绞缠的原因很多。空竿时,如果提竿用力过猛,钓钩牵着钓线弹起,超过了钓竿的高度,钓钩下落速度快
对于初学者来说,绑钓线、打线结是一件挺麻烦的事,因为打扣不牢便会滑掉。以下几种拴扣技巧,既简单又实用。1.重复扣。将两条平等的线,双根绕城普通的扣,再重复几次,相互拉紧就可以了。
渔具商店里的钓线品种五花八门,商标注明有国产、合资、国外进口等,每盘价格从几百元到几元钱,包装上也是花样百出,而质量更是参差不齐,让购买者眼花缭乱。虽然价格的高低是判断钓线优劣的简单方法,但因一些地方钓线的价格恨不透明,更出现了以次充好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