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漂是一种能漂浮在水面、向钓鱼者传达鱼汛的标志。目前经济钓手使用的浮漂,有漂脚、主浮体、视漂3个部分组合而成。漂脚用于固定浮漂,有竹脚、炭脚、玻璃钢较之分。主浮体也称漂身,其外表涂有防水涂料,这样能够让浮体保持稳定。涂有多种颜色的视漂也被称为标志杆、漂苗子、漂尖子、漂尾,一般分为实心和空心两种,玻璃钢制品一般为实心,比尼尔塑料管一般为空心。为了适应不同水域或不同钓法的需要,浮漂被制造商做成不同的形状和不同的号数。浮漂是否使用、性能是否优良,完全取决于浮漂的号数。浮漂是否实用、性能是否优良,完全取决于浮漂制造商对钓鱼运动的理解程度和对制造工艺的选择,以及在质量上的追求。目前国内的浮漂制造商已经能做出高品质的浮漂。
1.长身漂。这种漂的主浮体和视漂细而长,漂脚长度适中,专门用于钓底、钓离地、钓深水。当浮漂在水中移动时,受水的阻力小,稳定性好,站立后二次下沉均匀缓慢,而且行程也大,非常适合捕捉机遇的离地“截杀”信号。如果鱼在底部吸饵时,哪怕是产生的轻微拉力,也能迅速地反映到漂上。
2.短身漂。这种漂入水后站立快,适合于钓浮。也有人称它为枣核漂,短身、短尾、短脚,总长度在10厘米上下,而且漂身不太粗的短身漂更适合于钓中上水层。短身长尾、长脚的浮漂不适合钓浮。目前是市场上出售的短身漂,大都是用来进行溪钓和冰钓的,又是也能用于竞技钓鲫,但效果不太理想。
3.急收肩浮漂,也称为钝肩漂。因浮漂主浮体上根部呈伞状斜平面,当浮漂在水中失去牵引力上浮时,水对其端面形成了较大阻力,可用于钓吐饵块的猾鱼。
4.大肚漂。这时一种票身短、漂尾长、漂脚短的浮漂,由于材料和加工工艺的关系,一般是木制品。大肚漂重心低,站立较快,二次下沉前的停顿时间较长,方便垂钓中下层鲫鱼。
5.软尾漂。过去专指用于钓鲫鱼的去壳孔雀翎浮漂。这种浮漂能稍微弯曲,如果使用不当容易断裂,浮力比同体积浮漂能稍微弯曲,如果使用不当容易断裂,浮力比同体积带壳孔雀翎浮漂要大,其灵敏度也较高。
6.硬尾漂。过去专指带壳孔雀翎浮漂,如今泛指漂身不能弯曲的浮漂。由孔雀翎、木质、芦苇等材料制成的浮漂都是硬尾漂。短身、短尾浮漂翻身最快,也适合于钓水面上层的鱼。
浮漂是一种能漂浮在水面、向钓鱼者传达鱼汛的标志。目前经济钓手使用的浮漂,有漂脚、主浮体、视漂3个部分组合而成。漂脚用于固定浮漂,有竹脚、炭脚、玻璃钢较之分。主浮体也称漂身,其外表涂有防水涂料,这样能够让浮体保持稳定。
浮漂调整过程中究竟是一颗饵还是两颗饵把浮标由调目拉到钓目,这是一个非常核心的问题。许多在一个池塘里钓得很熟的钓友,换了钓场就钓得一塌糊涂,原因之一就是没有把握好饵重问题。调4钓2没有明显的下顿动作,只有缓慢无力的下降或轻微上升,提竿不是鱼吞钩很深
1、抛竿后,按理来说数秒钟后受铅坠影响会慢慢直立,但在应立直时还平躺着不动,这一般是小鱼在中上层接住钩饵,应及时扬竿。2、竿抛出后,浮漂在还未立直时就发现快速地向河心方向移位。这是中上层鱼抢食而走的信号,且很可能是较大的草鱼、鳊鱼、白条、翘
一、大浮标和小浮标这里说的大和小是指浮标吃铅量的大
很多刚刚接触垂钓的朋友经常会问:钓鱼要从哪方面开始学起呢?通常我都会回答:先学调标吧!在垂钓过程中,调标找底是一项很重要的技术,直接关系到鱼获的多少。笔者把找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粗找底、细找底和精找底,现介绍如下。一、粗找底1、在8字
调漂作用作用有二,一个是信号,一个是定位。钓友在钓鱼实践里总是会依据经验和思考作出应变,调漂也是这样。下面分享几个我觉得有用的调漂原则和钓友交流:1、浮漂一上一下,短促有力,扬竿有鱼,显示调漂正确。2、浮漂一上一下,缓慢无力,扬竿无鱼或鱼钩刺在下颚,说明铅片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