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又去兰顿河钓鲫鱼了,9点开竿,下午2点半狂风大作,钓友的话说是一阵“妖风”,不得不提前收竿,收获不如昨天:28条鲫鱼。我分析的原因在于要变天,西南风气压低,鱼儿索食欲望不高。
兰顿河是我的根据地之一,我只有初冬和早春在这里钓鱼,夏天杂鱼多。一个水域有一个水域的特点,常年在兰顿河垂钓,多少摸索出了一点经验。
一是用商品饵打窝。就是正常开商品饵一份,搓稍大一点的饵团,找底、调标兼抽窝,这个过程一般10到20分钟,半分钟一竿的频率,我的原则是看见浮标出动作为止,中间还要补窝数次。
用商品饵打窝有两个优点:一是比较快,商品饵味型好,雾化好,比较吸引鱼;二是窝子虚:鱼儿闻其味而不得其实,饥肠辘辘,更容易激起索食欲望。
二是用蚯蚓施钓。本来这个季节适合荤饵、虫饵,加上野河鱼儿食性的共同特点,对蚯蚓有明显的偏好。今天我的一个玩竞技的钓友开始坚持拉饵钓,后来感觉实在效果不如意,也换了蚯蚓施钓,情况很快好转。
三是灵敏钓组,准确调钓。3.6或4.5的杆子,主线不超过1.2,子线0.4或0.6最好,挂蚯蚓最好的钩子就是千秋伊豆3号或4号,钩条细、韧劲足,对付野生鲫鱼安全可靠。小号冬钓标,硬长尾,信号明显,一般调低钓高,如调平水钓一目,或者调几就钓几,如调二钓二。上顶或下顿一目或半目最准,注意一线的变化。
四是随时观察鱼情变化。这个季节,鱼情变化很微妙,不同时段,深浅水效果不一样:早晚深水好,阴冷的天气也深水;晴好的天气,浅水效果好,中午时分短竿效果好于长竿。
还有,鱼儿明显一段一段的有间歇,钓一阵、停口一阵。我的分析是,鱼活动差,进窝慢,过来一群,钓几条之后,等下一群过来,这时需要及时的抽几杆补补窝子。
兰顿河鲫鱼不算多也不算少,不大也不算太小,在封冻之前,是个快乐的好地方!
今天又去兰顿河钓鲫鱼了,9点开竿,下午2点半狂风大作,钓友的话说是一阵妖风,不得不提前收竿,收获不如昨天:28条鲫鱼。我分析的原因在于要变天,西南风气压低,鱼儿索食欲望不高。兰顿河是我的根据地之一,我只有初冬和早春在这里钓鱼,夏天杂鱼多。一个
10月2号老大哥打来电话说最近很闲蒙古溜达溜达,6月份正好有个不错的游钓区域没有时间探寻,这次正好去一探究竟,也为明年的游钓活动再拓展一些私密原始的地域,说走就走,3号中午时分回到阔别2月有余的蒙古国,从繁华的国内都市回到地广人稀的蒙古高原,感
许多次的远征赶到库边都是将近傍晚,途中确山小酌的耽搁使得这次也没能例外。汤泉池熟悉的大桥,熟悉的码头,明知道不是季节,我们依然来了。远山点缀着赤黄,在满目苍翠的映衬下显得愈加地醉人。就要立冬了,鲇鱼山尚没有暮秋绚烂的色彩,季节的转换在南国
秋钓雨蒙蒙我的钓鱼随笔周末到了,老公约了朋友去钓鱼,又邀我参加。本来不想去,见老公强烈诚邀,就给他面子应允了。放下手中的一摊子家务事,就出发了。寒露刚过,天气告别了炎热开始转凉了。据说寒露以后,鱼儿为了越冬更加馋嘴贪吃食物,容易上钩、
钓鲶鱼大家应该都会,虽然钓鲶鱼的技术含量低,但是要是掌握了好的钓法,肯定会使你的鱼获加倍!!说实话本人钓鲶鱼的次数不多,今年刚开始钓,也就钓了五六次,但是在这五六次中,我获得了宝贵的经验,从一开始的空军逐渐的到后来的人品爆发,每一条鱼
昨天用传统钓挂蚯蚓,在那个浅塘钓了14条,今天调休,又杀向昨天的那小野塘。2点到达钓点,为了适应新的水域,今天改变冬天钓深水的思路,把原来调四钓二的线组,换成了调1钓2或者钓3,目的是为了挂红虫,原来的钓组,挂红虫显然不合适。这个野糖塘底凹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