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漂是会有盲区的,但那一般只存在于钩饵的下摆过程中。一旦钩饵到位了,只要鱼能把饵吞到嘴里,开口再小浮漂上也会有所反应,只是有可能信号小到非常微弱的程度。不知道你有没有在寒冷的冬天钓过大棚里的竞技池。2003年冬天,鱼乐无限俱乐部组织了一轮大棚里的教学赛。由于供暖设施出了问题,室温一直在零下,部分鲫鱼的体重在1两4个左右,开口非常微弱。我用零号软尾漂拉小饵调2目,钓2目露边,钩饵的状态应比你说的情况还略钝。由于鱼的活力不够,需要稍微轻轻的引逗(幅度很小)。中鱼的漂象基本是浮漂先略微顶起1/3目,紧接着有一丝非常微弱微的下顿,幅度也就是在1毫米左右,抬竿中鱼。如果没有控制好,在浮漂顶起来的时候抬竿了,往往都是空的。这说明什么呢?这个下顿的动作是钩饵入口的信号。当我钓的时候,有的朋友在旁边观看,我连中4条鱼,他都说浮漂没有动作,等我跟他说了以后他也可以捕捉到浮漂信号了。一旦你找到了状态,那种全神贯注的捕捉细微信号的感觉是非常美妙的。如果你错过了这个信号往下等,浮漂仍旧不会有任何大动作,只是再次重复同样的信号,两三回以后就不会有任何动作了。这说明在低温情况下,鱼把饵衔在口里,又吐出,又吞饵,整个过程鱼体并没有大幅度的移动。在这样的情况下,是不可能去抓体动漂的。
至于底坠跑铅,是竞技钓里极钝的一种钓法。如果是在野坑跑铅,往往可以抓浮漂大幅度的上顶动作,这是真正的体动漂。而如果在竞技池里对付猾鱼,很难出来这个动作,如果专等这口肯定会输的。因此在竞技池的跑铅,抓的全是本目之间的细微变化,幅度也是很小。当然了,抓体动漂也不是没有用的,在一些乱鱼的情况下,由于鱼体蹭线太厉害,经常误导我们提竿,这时就要想办法过滤其他信号专抓体动漂,提高中鱼率了。最近我在北京常兴庄钓小鲫鱼时,连得了3个1分,就是采用钓浮抓体动漂的方法。
中鱼的漂象基本是浮漂先略微顶起1/3目,紧接着有一丝非常微弱微的下顿,幅度也就是在1毫米左右,抬竿中鱼。如果没有控制好,下顿的动作是钩饵入口的信号。这说明什么呢?这个下顿的动作是钩饵入口的信号。
下顿的动作是钩饵入口的信号?
我认为 标升时 是鱼含饵抬头(鱼口时开时闭)下顿是再吸饵入深处的瞬间(口闭紧)或鱼体摆动(鱼由静而动时口闭紧)所致欲验证可试(如果没有控制好,在浮漂顶起来的时候抬竿了,往往都是空的)是不是真的?我认为在票顶起时扬竿多钩住鱼但脱钩换大钩可改善最好还是小钩钓下顿。
浮漂是会有盲区的,但那一般只存在于钩饵的下摆过程中。一旦钩饵到位了,只要鱼能把饵吞到嘴里,开口再小浮漂上也会有所反应,只是有可能信号小到非常微弱的程度。不知道你有没有在寒冷的冬天钓过大棚里的竞技池。2003年冬天,鱼乐无限俱乐部组织了一轮大棚
冬季气候寒冷,鱼一般进入冬眠状态,在北方,一般只有鲫鱼或鲤鱼少量进食。怎样在天寒地冻的状态下,钓到较多的鲫鱼呢?我的体会是要把好四关:一、适宜气候是条件。冬天气温低是一般规律,但冬天也有风和日丽的时候,特别是寒流过后,气温回升,此时是钓鲫好时机,下雪前,小雪中
随着冬季的来临,许多钓友,特别是北方的钓友已经封竿,准备来年再战。这里就出现了最大的误区——鱼冬眠了。鱼冬眠的说法是不正确的。只是随着温度的降低,鱼聚集成群(个别品种除外,如:鲶鱼等)来抵抗寒冷,他们缓慢活动整齐划一,日光好的时候,他们集体上浮,接受日光浴;有
串钩冬钓秘笈冬钓具有许多优点:一是装备简单,出钓时携带两根竿足矣;二是技术简单,只要会挂红虫会甩海竿就行,免去了调漂、制饵的复杂过程;三是经济实惠,一天购买2元的红虫足用;四是钓获鱼种比较单一,很少闹钩,基本都是鲫鱼,偶尔遇到鲤鱼,并且体
冬钓用线非常讲究,要想在寒季中获得丰厚的鱼获,个人经验觉得在用线上需做到五要:1,线径要小线径小的线最容易爬鱼是老钓手的经验,原因主要是细线不易引起鱼的警觉,信号传导敏捷,中鱼率高,推荐使用0.25--0.5号的小号线;2,切水性要好切水性好的线
冬季钓鱼别有一番情趣,虽然有时收获不错,但放松了心情。冬季一般都是钓鲫鱼,其实掌握好方法,冬季一样可以钓鲤鱼,冬季钓鲤鱼一定要掌握好技巧,适时垂钓。九月九鱼封口,立冬莫往塘边走。随着季节变化,天气逐渐寒冷,不少垂钓爱好者偃旗息鼓不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