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出钓只架一支竿子,竿包内再装一支备用竿子就齐活了。虽说装备简单可以减轻负重,但野钓水库情况复杂,变数比较多,钓具不足将很难应对这些情况。
假设你在一处陌生的水域用3.6米鱼竿施钓,中鱼率明显没有旁边使用4.5米鱼竿的钓友高,这个时候应该怎样调整?我想百分之九十的钓友会回答:“用4.5米代替3.6米的鱼竿”这个回答不能算错,但过于保守。如果是我,我会先用5.4米竿试试。为什么这样做?我们不妨这样想:4.5米的收垂钓效果明显优于3.6米竿,这是不是意味着鱼在更远或者更深处活动呢?4.5米竿子所及的位置或许并不是鱼群最密集的地方,用5.4米的竿子能起到探索作用,如果效果优于4.5米竿,我还会考虑继续加长鱼竿,如果效果不好才会像别人那样选择4.5米竿。如此说来,只带两支鱼竿是不是有点捉襟见肘了?
说到这儿一定会有人反驳:“我可以靠以打窝把鱼引过来;持续不断地抛饵能使窝子长期有效;成分对口、状态良好的鱼饵对鱼的杀伤力最大,所以不调整竿长也能钓到鱼。理论上讲这种说法是对的,但是我们想想,从开始打窝到把鱼诱过来需要一个或长或短的过程,如果我们把这个过程省略掉,用长度适宜的竿子直接登门垂钓,是不是来得更快?让窝料、饵料在鱼儿的家门口发挥威力,是不是会钓的更多?况且窝子本身的诱惑力或许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这个观点虽雷人,但是事实确实如此,尤其以季节的变化对打窝效果的影响最明显。举一个我自己的列子:深秋钓鲫鱼时,轻灵的短竿细线更容易操作,于是我用3.6和4.5两支竿,整天泡在水库,每天都在同一钓点补窝。当时是10月中询,夜间气温能降到0度以下。从某一天开始,我发现一个现象——上午的时候3.6米手竿和4.5米竿的钓获量差别不大,到了下午,4.5米手竿就唱起了主角,3.6米手竿停口。晚上临走的时候我照例打窝子,可第二天窝子内静悄悄的,这个窝子已经养了一个星期,每天都有鱼可钓,水深也够,怎么突然停口了呢?我换了一支长竿子,水下立刻就有动作,于是当晚临走的时候,我又向长竿所及处打了窝子,指望着能多钓几天。可是第二天去钓的时候,窝内再一片死寂,无奈之下,我拽出最长的7.2米竿,又零零星星钓了几条;临走,我又向7.2米竿子所及的位置打窝,第二天在一次死寂,如此一来,我不得不用筏竿把钓组抛到更远的位置才有鱼获。
上面的例子说明,在鱼儿的某些自然习性面前,窝子的诱惑完全不起作用。除此之外,使窝子的效果大打折扣的因素还有很多,所以过分迷信和依赖窝子至少钓者一箱情愿。
很多人出钓只架一支竿子,竿包内再装一支备用竿子就齐活了。虽说装备简单可以减轻负重,但野钓水库情况复杂,变数比较多,钓具不足将很难应对这些情况。假设你在一处陌生的水域用3.6米鱼竿施钓,中鱼率明显没有旁边使用4.5米鱼竿的钓友高,这个时候应该怎样调整?我想百分之
一、长竿七星漂野钓优势被称江南一枝花的安徽马鞍山位于长江边,周边通往长江的支河很多,都是爱好钓鱼人的好去处。隶属马鞍山的当涂县更有鱼米之乡的美称,现称为蟹米之乡。因为在星罗棋布的河塘中,都被人承包了养螃蟹,河塘中野生鱼特别是鲫鱼非常多。
1.野钓比池钓费用更高。对于习惯黑坑的钓友们来说,往往错误地低估野钓的费用。其实为了在野外获得更加理想的钓获,新购置专用装备,租用船只(往往是渔民兼钓点向导),食宿,交通(汽油,过路费,车辆折旧)等费用将远远超过池塘钓的花销。如果你打算常去野钓,那么除了要有增
根据溪流的水多为流动的水,而且各段的流速有平、缓、急之差别,水面有宽有窄,水体有深有浅,水下多乱石和各种障碍物,水色清澈透明,水里鱼种杂但密度稀少等特点,钓溪流与钓库塘截然不同,必须通过走、看、试、守来选择钓点,借以达到多获鱼的目的。一、
传统钓法有钓鱼不钓草,等于瞎白跑的说法。一年四季中,春天钓草头,夏秋钓草缝、冬季扒草坑,追草钓鱼几乎是所有传统休闲。钓友所奉行的经典。但是,任何事情都有其特殊的一面,以下三种情况追草钓鱼就不一定能钓到。夏雨霏霏莫钧草:夏季细雨天气出钓,
一、瞄准目标鱼在野外钓鱼和鱼塘里不同,五花八门什么鱼都有。切不可看见人家钓上了甲鱼您也钓甲鱼,人家上了乌鱼您就钓乌鱼。每一个钓鱼人都热切地希望能够钓上珍稀的鱼类或者震惊钓界的超级大鱼,而且在野钓的时候也并不少见,但那是可遇而不可求,绝对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