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钓鱼网上看了了耿庄明先生的文章《钩是绑内侧好还是绑外侧好?经验证,是绑外侧好!》,引起了空前激烈的争论。
有的人把子线切线跑鱼的原因归咎于子线的绑法——子线在钩的外侧。这是很大的一个误会。其实,子线切线跑鱼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与子线在钩的外侧本来就没有什么关系。
我认为,子线切线跑鱼最重要的原因有三个:一是子线的强度不够;二是提竿方式错误;三是子线绑在了钩的内侧。另外,竿的软硬也有关系。
在子线绑钩用力拉紧时,容易拉伤子线,留下后患。钓到特别大的鱼时,子线太细或者质量太差,都容易切线跑鱼,不管你子线绑在钩的哪一侧。提竿方式至关紧要。有一次在公园钓大鲫鱼,天气很适宜,鱼情特别活跃,连续拉了7、8条大约350克的白鲫,还4次切断子线跑鱼。切线跑鱼的原因,是过分激动,狠劲提竿,提竿力度大、速度快。开初怀疑是子线不够粗,就把0.4号子线换成了0.8号。又经历了几次切线跑鱼,终于感悟到是提竿方式的问题。后来,注意了控制提竿的适当的力度,就没有再出现切线跑鱼的现象了,而且几次用0.4号子线钓起来3斤左右的鲤鱼、草鱼。
绑钩子线在钩的外侧,是不是切线跑鱼的原因呢?
绝大多数人似乎已经形成了共识:子线在钩的外侧容易切线跑鱼,绑钩子线在钩的内侧才是正确的。当耿先生提出"绑外侧好"时,引发空前激烈的争论也就是必然的了。
不少人说:子线绑钩的外侧不是经常发现切线跑鱼吗。很多人很长时间总结出来的经验难道还值得怀疑吗。生产厂家在一些鱼钩的内侧制作线槽难道没有道理吗。
我想,"子线在钩的外侧"与"切线跑鱼"之间是否存在必然的联系还需要认真的研究和确凿的证明。如前所述,切线跑鱼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能够把切线跑鱼的责任完全推给绑钩方式。如果子线切线了,未必不是子线质量的问题,未必不是提竿的问题,有没有证据说明是子线在钩的外侧(而不是在钩的内侧)就一定会切线?
老经验老办法大多数是很好的,值得尊重。但是,不能够保证,任何老经验、老传统、老办法都是绝对正确的。一旦发现有错误,就应该革新,不应该墨守成规。至于生产厂家,也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更新产品。
为了弄清真相,我也做了实验。把一根尼龙线双
,把鱼钩挂在双 处,拉紧子线和双 的尼龙线。看到两个值得思考的现象。1,子线在钩的内侧时,子线紧贴钩柄;而子线在钩的外侧时,子线远离钩柄。我使用的是4号胴突千又钩,钩柄外倾,子线与钩柄的最大距离是1毫米。如果钩柄不外倾,这个距离还要大。2,双 尼龙线与钩底的接触点不同(这个接触点是鱼中钩以后的受力点)。子线在钩的外侧时,这个接触点更靠近钩尖。这时接触点与钩尖的距离是8毫米。而子线在钩的内侧时,接触点离开钩尖稍微远一点,他们之间的距离是9毫米。这两个现象能够说明什么问题呢?
1,说明子线在钩的外侧,远离钩柄,不容易接触钩柄,不容易受到磨损。拉动子线和双
尼龙线,无论向左向右向上向下,子线都是远离钩柄。所以说,没有理由说明子线在钩的外侧会造成切线跑鱼。事实胜于雄辩,子线在钩的外侧不容易切断子线。2,说明子线在钩的外侧更容易刺鱼。中鱼之后受力点在前述的接触点。刺鱼时,钩尖是受力点,这个点越靠近中鱼之后的受力点,应该是刺鱼更有力。为了证明这一点,我又做了一个实验。用两颗4号胴突千又钩,绑钩子线分别在钩的内侧和外侧。用一块广柑皮,把两颗钩并排着由下向上轻轻刺入广柑皮。把两根子线同样绕在手指上,稍微用力向上提拉。多次实验发现,两颗钩刺穿广柑皮之后露出钩尖的长度不相同。钩尖露出多的一定是子线在钩的外侧的那颗钩。
通过实验和分析,我改变了过去曾经有过的错误认识,完全支持耿先生的"绑外侧好"的观点。
最近,在钓鱼网上看了了耿庄明先生的文章《钩是绑内侧好还是绑外侧好?经验证,是绑外侧好!》,引起了空前激烈的争论。有的人把子线切线跑鱼的原因归咎于子线的绑法——子线在钩的外侧。这是很大的一个误会。其实,子线切线跑鱼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与子线在钩的外侧本来就没有什么
钓鱼如何选择子线,子线的选择在钓鱼过程中也是十分重要的,下面将一下钓鱼如何选择子线!选择子线要综合考虑钓法、上鱼速度和气温等因素,若是直接飞鱼上岸,可以用软而有韧劲的;上鱼速度达到一小时50尾,不妨选择硬一点的;冬天和钓滑口鱼应该是
一根据用途分类我们现在使用的钓竿一般分为手竿和投竿两大类。手竿又分为溪流竿和台钓竿,投竿分为海竿、矶竿和路亚竿。手竿和投竿区别在于手竿不带渔轮,投竿是带渔轮的。1台钓竿台钓竿:专用于台钓法,长节,较。轻,径细的钓鱼竿即可称为台钓竿。台
海竿与手竿的区别:(1)甩得远:海竿有充足的储线,并有铅砣、饵团,很容易将之甩到几十米外的水域,经验丰富的钓者可甩至一百米之外。凡是各种大鱼,多栖息于远岸深水区,少在近岸浅水区游动。因此,甩得远给钓大鱼创造了条件。(2)饵米足,诱鱼力强:海竿多用炸弹钩(组钩)
海竿与矶竿的区别:很多钓友在垂钓自然水面时,常使用抛竿,抛竿成为休闲钓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亦被广大钓友所接受,并且多次举办了全国性的抛竿比赛,抛竿己被认定为一种钓法,其适用性极大,可远攻,可近取,可博超大鱼,可速取中小鱼,又可钓不同水层,具有很好的广泛性,又
渔线轮概述渔线轮,又称放线器,卷线器,古称钓车,是抛(海)竿钓鱼必备钓具之一,通常有摇把、摇臂、逆止钮、主体、轮脚、导线轮、线轮、抛线螺帽、勾线夹、线壳、泄力装置等11个主要部件组成的一个收线传动装置,固定在抛竿手柄的前方的钓具,是构成抛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