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木薯,北方大部分钓友都比较陌生,甚至很多人连听都没听说过。木薯是世界三大薯类之一,于19世纪20年代引入我国,先是在广东省高州一带栽培,随后引入海南岛,现已广泛种植于华南地区。木薯的块根呈圆锥形、圆柱形或纺锤形,肉质有点像北方的红薯,富含淀粉。木薯的块根可供食用,也可用于制作工业酒精、果糖、葡萄糖等。正是因为如此,水中的草鱼、鲤鱼等大体型鱼类都对木薯有着特殊的兴趣,南方的很多钓友都用新鲜的木薯块直接挂钩钓草鱼。
我们在野钓的时候经常会遇到小鱼闹窝的现象,特别是在气温较高的夏季。夏季鱼儿的活性.非常大,尤其在白天施钓时,还没等饵料落底,水面上的小翘嘴、小白鲦就将其全部截获;就算有一些饵料能侥幸落底,也会被底层的小麦穗抢食干净,根本不给对象鱼就饵的机会。如果遇到鲢鳙闹窝,钓者会更加头疼,因为大多数人工钓场是不让钓鲢鳙的,而饵料在夏季的雾化状态比较好,往往能招来成群的鲢鳙。由于鲢鳙身上带有特殊的腥味,其他鱼类非常不喜欢接近它们,所以经常钓鱼的人都知道一旦出现了鲢鳙闹窝的现象就意味着窝里几乎没有别的鱼了。
当我们遇到上述两种情况时,几乎千篇一律地把调整饵料状态及硬度当作对抗小鱼袭扰和鲢鳙闹窝的唯一方法,殊不知饵料变硬之后也会影响到垂钓的效果。我一直被这个问题困扰着,直到去年8月底,我突然想到了木薯,它质地较硬,并且不雾化,尤其对小鱼和鲢鳙闹窝的现象有很强的针对性,更重要的一点是草鱼、鲤鱼本来就比较喜欢吃新鲜的木薯。很多南方的钓友都使用木薯饵垂钓大草鱼,但由于木薯只生长在南方,以前我们北方的钓友只能望洋兴叹。如今网络和快递业非常发达,新鲜的木薯可谓是唾手可得,近日我在网上购买了5斤木薯和几瓶香精,开始按照自己的想法配制起木薯鱼饵来。
第一次看见木薯的时候,我感觉它和山药有点相似,只是外皮非常松软,肉质较硬,但比起北方的红薯还是稍微松软一点。准备好木薯之后,我们先要对其进行初步加工——将木薯去皮,切成1厘米见方的小块。新鲜的木薯对草鱼、鲤鱼有一定的吸引力,但是肯定不如经过深加工的木薯味道好。对于加工木薯鱼饵,我有很多不同的想法,但是我也不知道哪一种味道最适合北方鱼儿的口味,索性把切好的木薯块分别装进4个瓶子里,然后按照我的想法依次加入不同的配料。
第一个大瓶子里面的木薯块最多,这也是我觉得最可靠的一种配方。首先,我把菠萝香精用水稀释后倒入瓶中,使其闻起来菠萝味十足,然后加入适量蜂蜜、曲酒密封保存。这样的饵料既有菠萝的香味,又中和了蜂蜜的甜味以及曲酒的酒香,在水中肯定能引起大鱼的注意。
第二个瓶子中,我只加入了稀释的菠萝香精水并密封保存。这样饵料除了具备木薯的天然气味外,还增加了菠萝的香味,也许会引来草鱼咬上一口。
第三个瓶子中,我只倒入了曲酒。用曲酒来浸泡木薯,可以使木薯发酵变软,在水中的味道更加浓烈,可能会刺激到鱼儿敏感的嗅觉。
第四个瓶子中,我加入了稀释的草莓香精水和蜂蜜。经过一段时间的浸泡,木薯变了颜色,这说明草莓的香味和蜂蜜的甜味已经渗入到木薯块中,但我并不知道这种味道对鱼儿的诱惑力如何。
经过3个星期的浸泡,我带上这几瓶自制木薯鱼饵,和朋友来到一处经常钓鱼的水库,对象鱼锁定为草鱼和鲤鱼。这个水库属于纯野生环境,水质特别好,里面有不少纯野生的大草鱼和大鲤鱼,但是这种水库中的白鲦和麦穗也特别多,在岸边撒一把饵料,就会看见黑压压的一大群白鲦游过来抢食。我和朋友分头前往各自的老钓位,两处钓位正好隔水相望。我来到老钓位之后,为了避免打窝时粉质窝料招来杂鱼闹窝,所以依旧用煮熟的玉米打窝,并开了一盆质地较硬的大颗粒散落型饵料来主攻大鱼。窝饵刚入水,就被白鲦闹开了花。以前
打完窝后,我并未急于用木薯块挂钩,而是采用常规的钓法,挂上开好的饵料开始垂钓。台钓最大的魅力在于钓鱼过程中诱钓相结合,在钓的过程中要不断散落饵料来诱鱼。不知不觉两个小时过去了,我除了钓获一条4斤重的鲤鱼之外,其他鱼获全部是白鲦和麦穗。
我实在受不了闹窝的小鱼了,就取出第一个瓶子里用菠萝香精、蜂蜜和曲酒浸泡的木薯块挂在钩上抛了下去。本以为木薯入水后会很快中条大鱼,可这一竿却让我陷入了无限的等待中。虽然浮标有轻微的动作,但我能分辨出来那是小鱼在啃食木薯。我提竿出水,重新换上两块木薯饵继续验证了草鱼会吃我泡的木薯。在遛鱼的过程中我发现这条草鱼咬的是双钩之中的上钩。
中了这条鱼之后,我没有继续挂木薯施钓,而是改用散落型饵料。虽然小鱼还在不停地闹窝,但我觉得这个诱鱼的过程还是很关键的。接下来的时间里,浮标虽然有动作,但提竿之后不是空竿就是小杂鱼咬钩。无奈之下我取出第二个瓶子。其实我觉得只有菠萝香味的木薯不大可能会引起草鱼、鲤鱼的注意,正好我的朋友这时也被小鱼折磨得不行了,就跑过来问我鱼护中的鲤鱼和草鱼是怎么钓的。我晃了晃小瓶里的木薯说用这个钓的,他看见我手里的瓶子,问都没问就直接把这瓶木薯抢走了。
我只好拿出第三瓶木薯来试试看。第三个瓶子里的木薯是用纯曲酒浸泡的,刚一开盖,一股浓烈的酒味就扑鼻而来。我挂上两块木薯饵后抛竿试钓,心想这大鱼说不定和人一样爱喝两口。可是我连续抛了好几竿,浮 标一点动静也没有,连小杂鱼也不来闹了。我只能默默等待,可当我一抬头,竟然发现对面抢我木薯的那位朋友正在提竿遛鱼!我赶紧喊他,问他上的什么鱼,用的什么饵,他大声告诉我说就是用刚才抢走的饵料钓到施钓,正当我准备放弃这款饵料并更换其他味道的木薯饵时,浮标突然上顶,紧接着又缓慢地沉了下去。我迅
放弃了曲酒味的木薯,我取出了第四个瓶子。第四个瓶子里的木薯是用草莓香精浸泡的,打开瓶盖就有一股草莓味,木薯已经被草莓香精染成了粉红色。我匆匆忙忙挂上两块想试试效果如何,但由于求鱼心切,我竟然忘记了诱钓结合,只是在一味地钓。无论饵料多么适合鱼儿的口味,不能诱鱼进窝的话也是无鱼可钓的。我想到这一点之后,迅速换上散落饵一竿接一竿地抛出去,抛了一会儿,我又换上草莓味的木薯。就这样,散落饵和木薯反复交替使用,可半天也没有上鱼的信号,依旧是小鱼在闹标。
经过我和朋友好几天的验证,第一个瓶子里用菠萝香精、蜂蜜、曲酒浸泡的木薯特别受草鱼和鲤鱼的欢迎;第二个瓶子中用菠萝香精浸泡的木薯只能钓上来草鱼:第三个瓶子中用曲酒浸泡的木薯可能是酒气太浓,没有任何效果;第四个瓶子中用草莓香精和蜂蜜浸泡的木薯比较受小鱼的青睐,但这些小鱼只是围着木薯团团转,根本吃不进去o由此可见,木薯鱼饵针对小鱼闹窝的问题还是比较有效的。在水中,白色的木薯块能引起大鱼的注意,经过长时间的浸泡,木薯的质地会有所变软,在挂钩的时候要稍微把钩尖露出一点儿以方便刺鱼。
虽然用木薯对抗小鱼的效果比较好,而且大鱼也比较喜欢吃木薯,但它终究只是固态饵料,不能诱鱼。因此在使用木薯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平时比较常用的商品饵,诱钓结合方能见其功效。如果单纯地使用木薯施钓,钓到的只是过路鱼,这种钓法只能被动地等鱼来吃饵。我们只要灵活运用木薯的特性,就一定能防住小鱼,钓获大鱼!
说起木薯,北方大部分钓友都比较陌生,甚至很多人连听都没听说过。木薯是世界三大薯类之一,于19世纪20年代引入我国,先是在广东省高州一带栽培,随后引入海南岛,现已广泛种植于华南地区。木薯的块根呈圆锥形、圆柱形或纺锤形,肉质有点像北方的红薯,
在钓鱼人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三分钓技七分饵。就算钓者的钓鱼水平再高,若鱼不吃饵,同样也钓不到鱼。所以,每一个钓鱼人都梦寐以求一款特效饵,饵料一下水就立刻有鱼咬钩。然而,真的有这样神奇的饵料配方吗?相信很多钓鱼人都和我一样,有时会听身边的朋
在野生水域钓鱼,饵料越是自然,效果往往越好。有些野生水域小鱼闹窝比较厉害,各种商品饵料往往没到底就被小鱼吃干净。这时候挂上玉米粒、红薯块等天然的饵料,往往会钓到大些的鱼。笔者曾见过这样一个场景,在某水库垂钓一个老者、一个年轻人。老者的钓
在钓鱼活动中,有些人说是三分钓点,七分钓饵,也有些人说是七分钓点,三分钓饵,不论何种说法,这都说明了钓饵在钓鱼中所起到的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钓饵是人与鱼之间的媒介物质,鱼首先是由吃诱饵再到吃钓饵然后中钩的。试想,若饵料不对鱼的口味,即
因为家离江边很近,所以一直都在江边野钓.吹吹江风晒晒太阳,钓钓小鱼,会觉得生活如此美妙。那时候自己每天也能钓个一二斤鱼,虽然小鱼居多,但是看看身旁的一些渔友有的毫无收获,有的只有寥寥数条小鱼,自己心里还是会偷偷美上一把的!
1.准备丁香油10克,在100克活蚯蚓中拌人泡过的茶叶少许。垂钓之前把蚯蚓与丁香油混合拌匀,随拌随用。鱼闻丁香油味会迅速赶来觅食。2.用中药阿魏50克、蜂蜜少许,加炒香的面粉50克,滴入几滴香油,揉成小丸,挂钩垂钓,鲫鱼、鲤鱼最爱食。3.准备针剂维牛素B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