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诱饵(俗称底饵、窝饵):
1.原料:小米、碎米、玉米粉、麦麸、少许商品饵(例如钓鲫鱼的商品饵等)、优质的曲酒、纯水、医用的白蛋白和氨基酸,或者只使用医用氦基酸。
2.将自己制作鱼饵的基础原料:小米、碎米、玉米粉、麦麸等放在铁锅中,使用文火翻炒,使其中的湿气及异味等消失,当出现这些原料的自然香味时熄火。
3.使用250毫升的纯水(约市场销售的500毫升矿泉水半瓶左右),按1%~1.5%的比例溶入"医用的白蛋白、氨基酸"原液。
4.在这种液体中再按10%~20%的比例溶入优质曲酒。
5.在这种液体中再按10%的比例放入一些鲫鱼商品饵或者是广谱商品饵。6.稍候用筷子将这种液体拌和备用。
7.将这些混合液放入已经加工过的基础原料:小米、碎米、玉米粉、麦麸等中,进行拌和,如果觉得太干,可以稍许加入一些纯水,使这些原料充分与混合液体拌匀。
8.将这种拌匀窝饵放入新的塑料袋中(外面再套一只新的塑料袋,目的是达到减少水分蒸发和鱼饵原汁原味不消散)或者广口瓶子中,密封一夜。
9.第二天外出野钓时,将这种鱼饵带到钓场,按照需要投入钓点,余下的鱼饵继续扎紧,以备下一轮投饵时候继续使用.
(二)钓饵的制作方法如下:
1.原料:商品饵(例如鲫鱼饵或者广谱商品饵)、面粉、拉丝粉、医用的白蛋白和氨基酸、卵磷脂(卵磷脂营养品胶囊)、纯水。
2.取50~100克商品饵和25~50克的面粉,以及适量的拉丝粉拌匀。
3.医用的白蛋白和氦基酸(或者单独使用氨基酸),其用量比例是按照使用商品饵和面粉拉丝粉的总量的1%~2%使用。
4.取纯水50~80毫升,溶入医用的白蛋白和氨基酸(或单独氨基酸),和卵磷脂营养品胶囊1~2粒(去除胶囊外壳,取内部的卵磷脂营养品),进行拌和均匀。
5.将商品饵和25~50克的面粉,以及适量的拉丝粉拌匀的原料盛放在广口容器中,然后逐步注入预先准备好的纯水50~80毫升拌匀,溶入医用的白蛋白和氦基酸(或单独氨基酸),和卵磷脂营养品的混合液体。
6.制作钓饵:用手或者筷子拌匀钓饵,使其达到成团、软硬适中的钓饵,其能够挂在钩尖上,而且硬度适合鱼儿吞吸(适口性良好)。
7.将制制作好的钓饵放在小塑料袋(新的)中,外面再套一只新的塑料袋,扎紧备用。
8.到了野钓场地,则按照自己的需要,取出一部分,放在机动的盒子中进行使用,剩下的可以置于冰箱冷藏室中短期保存,减少浪费。
注意事项:
1.商品饵可以根据所钓对象鱼类的需要挑选,例如广谱饵或者是对象鱼专用饵等。
2.用剩的鱼饵或者钓饵,可以保存在冰箱冷藏室短期存放,但是时间长之后,钓效可能会下降,所以制作数量应该尽量核算好,防止不必要的浪费。
3.具体的混合和使用比例,应该根据当地的气候、水质、水情、鱼情、季节等诸类因素,灵活掌控,在实践之中进行调整。
4.医用"白蛋白、氨基酸"的来源问题,可以通过熟人或者商店购买,或者是别人使用剩下的,因为这种材料不是紧俏商品。
5.这款鱼饵特色是酒香不刺鼻,体现出清香、自然,搭配比较别致。
6.以上方法介绍,仅供钓友们参考使用。
(一)诱饵(俗称底饵、窝饵):1.原料:小米、碎米、玉米粉、麦麸、少许商品饵(例如钓鲫鱼的商品饵等)、优质的曲酒、纯水、医用的白蛋白和氨基酸,或者只使用医用氦基酸。2.将自己制作鱼饵的基础原料:小米、碎米、玉米粉、麦麸等放在铁锅中,使用文火翻炒,使其中的湿气及
(一)诱饵(俗称底饵、窝饵):1.原料:小米、碎米、玉米粉、麦麸、少许商品饵(例如钓鲫鱼的商品饵等)、优质的曲酒、纯水、医用的白蛋白和氨基酸,或者只使用医用氦基酸。2.将自己制作鱼饵的基础原料:小米、碎米、玉米粉、麦麸等放在铁锅中,使用文火翻炒,
准备新鲜的嫩玉米3~4根,一块钱一根,两个带皮的是在冰箱冻了一天,为了好往下拨,因为太嫩了,大家可以试试。冻了绝对好拨,接下来就是拨玉米,这5个玉米拨了一小时,要小心翼翼的拨,太嫩了,用力太猛会出水的。
土豆,又叫马铃薯,是一种常见的蔬菜。土豆含有淀粉和蛋白质,味道清香。土豆做饵料,其特点是土豆泥不黏,松散度好,在许多成品鱼饵中,也含有土豆粉。用土豆做饵料,主要方法是将土豆蒸熟,然后去皮,捣成土豆泥,单独使用土豆泥做钓饵不妥,因为不黏,入水容易脱钩,所以应掺些
深褐色咖啡色的鱼饵:杂食性鱼类中的鲤鱼长期习惯在池底的淤泥里觅食,故对褐色、咖啡色的饵和发酵过的酒糟、烘过的麦麸等感兴趣。用米线、蒸饭粒、面筋、肥肉丁、生山芋、蛆等引诱、垂钓鲤鱼效果好。黑色、暗红色的鱼饵:接近这些颜色的鱼饵如猪肝、蚯蚓及颗粒鱼饵等,对鲫鱼、鲇
红薯,又叫白薯,地瓜,甘薯,红苔,也有些地方还叫山芋。 红薯有红心,白心两种。红心红薯香甜味重,水分较多,白心的干,面,熟红薯吃着能掉渣,作为钓饵,两种红薯各有其特点,红心的易于拌面,但单独挂钩不好挂,因为太软,而白心的易于单独挂钩。 红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