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来专攻野钓鲢鳙,并且是在水广鱼稀、流水的野河或者水库中用抛竿钓,因为野河水库中的水污染少,优质的河鱼又是野钓人追求的目标。野钓也是有竟争的,常是履战履败,但也锻炼了我的耐力。钓龄虽长,但生性愚笨,进步不大,可我就是不言败。下面是我对垂钓鲢鳙鱼的一些不同看法
1、把握垂钓鲢鳙用饵上的特点
通过自己野河水库钓鲢鳙的亲身经历,我认为虽然自然水域的鲢、鳙同属于虑食性鱼类,但对鱼饵气味的喜爱程度有较接近的地方也有一些区别。
白鲢更喜欢发酵的酸、香、淡甜、微臭的混合性气味,主要突出酸、香,而花鲢则更喜欢腥臭、腥香、淡酸的混合性气味。概括起来说:白鲢和花鲢对气味浓的粉状轻饵都特别感兴趣,这是它们的共性之一;臭、酸是它们的共性之二;白鲢与花鲢都特别喜发酵的饵的香味这是它们的共性之三,当然这也是多数淡水鱼用饵上的共性。
因此选用的饵上要有区别,气味上以什么为主,什么为辅,有时还想兼顾其它方面,比例定要掌握好,这是最难的地方,因为每种气味是不可能同时都突出出来的,材质不同发出的气味虽属同一种但人是闻不出来的,鲢鳙鱼说了才算。
2、关于垂钓鲢鳙中气味与雾化的理解
多数人认为雾化是钓鲢鳙鱼的法宝之一,并且雾化比气味还重要,但我不这样认为。第一,鲢鳙鱼虽属虑食性鱼类,但视觉也只是5-7米,雾化再好没有较合适的气味和可食的东西,鲢鳙鱼还是诱不来的。第二,雾化饵料只是为传播合适的鱼饵的气味提供了很好的载体。第三,通过多次实钓鲢鳙的情况来看,气味好虽雾化不好的可供鱼食的饵,鲢鳙鱼照样去啃,把鲢鳙鱼拉起来还中过双尾的。因此我认为气味应放在首,雾化放在次,真正还是要在鱼饵的气味和鱼饵的气味传播开上下功夫。
近十年来专攻野钓鲢鳙,并且是在水广鱼
一、精细准备巧安排:1.垂钓物品。钓竿、钓饵、夜钓灯、头灯、鱼护,抄网、浮漂、铃铛,还要多准备几套线,多拴几副钩。2.生活用品。衣物、帐篷、饮用水和食品,小铁锨、小铁锤、钳子、雨具。3.其他用品。野外急救包(感冒药、创可贴,老年人带点心宝、心
一、长硬配粗大短软配细小巧配竿线钩,是手竿搏鲢鳙的第一个环节。应当注意两点。第一:“长硬配粗大,短软配细小”。竿长在5.4米以上为长,适用于大水面或深水搏较大的鱼,4.8米以下为短,适用于小水面或浅水钓稍小的鱼。软硬是指竿的调性,二八调为硬,四六调为软,三七
笔者参加垂钓活动十多年了,发现许多钓友喜欢钓草、鲤、鲫鱼,却很少钓鳙鱼。因为鳙鱼常在水的中上层活动,很难钓到。其实在混养塘中,鳙鱼多,生长快,每到夏秋季节,只要钓法得当,收获都不错。我常用水怪装糟饵钓鳙鱼,取得良好的钓绩。
以坠钩沉底,有形食物为饵的“传统钓”很少钓到鲢鳙,这是因为鲢鳙是浮游生物食性的鱼类,终生以浮游生物为食,不食有形食物。虽然坠钩沉底偶尔也能钓到它们,但都是挂的,钩不在嘴里,而是刺中下颌、腹、尾或挂住了鱼鳍。“台钓”之后中鲢鱼、鳙鱼的机会多了,虽然也有刺唇外挂
在笔者眼里,手竿钓法没有传统钓与竞技钓或台钓之分别。了解鱼的特点,选用合理的钓具钓法和饵料,谁都能钓得很好。不过,对传统钓手而言,钓鲢鳙最大的障碍还是钓具的适用性和饵料的配用不到位。很多传统钓手用的鱼竿较硬而笨重,不便于高频率地抛竿;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