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仅供钓友学习参考之用,根据个人实际情况,酌情使用,一定注意卫生,钓鱼效果还是非常好的!
肉蛆也叫蛆芽,是多种鱼类爱吃的天然钓饵。肉蛆周身洁白醒目,含蛋白高,味道鲜美醇香。将蛆装钩后,只要蛆体不破,可连续钓数条鱼不必换饵。上鱼量大于蚯蚓,我和周围钓友用肉蛆钓鱼,年年受益不浅,视蛆芽为上好饵料。
获得饵蛆的最好方法是自己培养,可在茶盘或小木箱内盛装少量锯末,将鱼头或坏肉置于背阴无风处,过4~5天即得成蛆。这时将蛆一个个挑出来,装入盛有锯末(红松锯末最好)的罐头瓶内,放养两天。蛆在里面日夜不停的辗转翻滚,不仅擦净了身体,锻炼了皮肤,而且吐净了脏水。这样培养出来的蛆,身上洁白,皮肤牢,肉质厚,腹中空空,装钩,鱼咬都不易破皮,非常好用。
培养肉蛆要注意防止成蛆变蛹,盛夏,蝇卵只需3~4天就孵化成蛆,之后很快变蛹,再过3~6天就变成苍蝇,防止成蛆变蛹的简便方法:一是往瓶内撒入少量精盐,这样可继续存放半个月至一个月饵不变蛹。在秋天培养肉蛆,采用这种方法保存,可存活一冬而不变蛹。次年春季可作钓饵。二是喂养到中等大小时,转移到生猪油瓶或盒内,放在4摄氏度左右的室内可以越冬,不致成蛹,更不会羽化成蝇。从秋末冬初可保存到隆冬暮春时节的寒冷天气钓鲤鱼鲫鱼使用。三是将快要老熟的蛆虫烫死或蒸死,晾干皮肤水汽后,装到瓶内用白糖拌和,可保鲜三周,四是将蛆晒干,到钓鱼前的一个小时浸泡膨胀后装钩。五是将活蛆禁于注射用生理盐水中,可保鲜一周。
用蛆饵,很多人不会穿钩。不是穿不上去,就是穿破肚腹,不卫生。蛆身成了一层皮的空壳,也不受鱼儿欢迎,所以用蛆做饵垂钓。钩条一定要细,钩尖要锋利,在这里告诉你一个穿钩窍门:肉蛆有一头是尖头,另一头是圆头,穿钩的时候从圆头这边穿,这是肛门,找准那个眼刺进去,从尖头的黑点处(嘴)扎出来,这样不会跑浆。蛆穿到钩上肉滚滚的很饱满,还有一种横穿法,从尾部倒数第三道圈横刺穿过,使蛆尾挂在钩弯处,头朝下仍能扭曲活动,虽然钩尖外露,但却无妨,因为抛钩入水后,鱼钩带着蛆体在水中翻滚动荡,鱼只注视白色扭动的蛆身,看不清细微的钩尖。如钓静水,穿法同上,只是用大钩穿蛆三条,其中两条挂在钩弯处,一条挂在钩倒刺部位,钩尖微露,达到若隐若现的效果,用小钩穿蛆两条(钩弯部与倒刺处各一条)。穿时,只要不超越尾部第三道圈,就既不会造成浆液渗出,也能保住蛆的活力,使其尾部挂在钩上,头朝下仍能扭动,定能招引鱼儿游来争夺抢食。
使用蛆饵注意事项:
1、切记不能穿破蛆腹
2、若是去用向外爬出的蛆(暑天),须在3~4小时内使用,否则将老化成蛹。
3、垂钓归家后,需用酒精擦手消毒,以防病菌感染。
本文仅供钓友学习参考之用,根据个人实际情况,酌情使用,一定注意卫生,钓鱼效果还是非常好的!肉蛆也叫蛆芽,是多种鱼类爱吃的天然钓饵。肉蛆周身洁白醒目,含蛋白高,味道鲜美醇香。将蛆装钩后,只要蛆体不破,可连续钓数条鱼不必换饵。上鱼量大于蚯蚓,
休闲钓鱼水广鱼杂,鲤来钓鲤、鲫来钓鲫,用鲜活的蚯蚓、红虫、菜心虫、蛆等软体动物做钓饵,统称虫饵。基于公平、卫生和生态保护原则,竞技禁止用虫饵,但回避不了红虫入饵,蚯蚓入饵。与鲜活虫饵相比,干制并粉碎成粉末的红虫粉、蚯蚓粉入饵取的是动物蛋白,适用冬春钓底和钓综合
蚯蚓是一种常用的钓鲫鱼的优秀钓饵。我多年来饲养和使用蚯蚓钓鲫鱼,采用了些行之有效的方法,现介绍如下选用一只50立方厘米的水泥池或同样大小的木箱或大花钵(把钵底洞眼塞住),放在住房凉台的一角。池底先垫上10厘米厚的泥沙,再垫上20厘米厚的腐熟牛
我国的淡水鱼类有好几百种,其中除鲢、鳙等少数鱼种以外,没有不摄食蚯蚓的。所以,自古以来蚯蚓就素有“万能钓饵”之称。再者,蚯蚓容易养殖,繁殖快,成本低,使用过程中又具有容易分段、挂钩方便、生命力特强、腥鲜气味持久等特点,故在垂钓饵料中一直独占鳌头。有一点一定注意
去年夏日的一天,在本地某鱼场钓鲫鱼的时候,发生一件怪事:由于天气不算太好,同去的五个人中,四个常钓鱼的人钓的鱼均不多,而第一次钓鱼的一位女士不但在数量上超过他们,而且钓上来的鱼个个都是大家伙。这令大家很不理解:论钓技,她可说一窍不通;论钓位,她那里并不比别人有
前篇文章钓黄颡和鲶鱼的好鱼饵-极品蚯蚓饲养过程讲的是用牛粪作为培养基饲养蚯蚓,饲养的蚯蚓又肥又大又粗,垂钓前几天提前撒上“紫河车粉(胎盘粉)”和鳝鱼血可以使蚯蚓变的极腥,是垂钓黄颡鱼和鲶鱼的绝佳鱼饵,但是很多钓友很难搞到上述饲养蚯蚓的原料,下面就讲一下用喝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