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钓鱼先诱后钓,诱饵用米糠、麦麸、豆饼、菜籽饼、豆粕,一个窝用量0.5~1千克。麸,小麦磨成面粉后筛选出来的麦皮、胚芽等碎屑,泛指粮食、油料作物加工后的下脚料。作为鱼饲料,麸松散,不容易装钩,所以都作诱饵,作钓饵需加入面粉才能揉捏成团。
呈碎屑状的麸轻,在吸足水分前容易被水冲走,作为饲料和诱饵时要先湿水。然而鱼一搅,散落水底的麸就悬了起来,形成雾状;另外,烘炒后的麸有清香味,容易招鱼,用麸做诱饵就是利用了这两个特点。
麸松散,但加一点面粉它就粘了。所以早期商品饵简单,一只大锅两把铲,九成麸皮一成粉,稀里哗啦炒几下,加点香料就成饵。以麦麸为主料的麸类饵招鱼快、松粘易控,广谱性强,包括鲤鱼、鲫鱼、鳊鱼、草鱼、鲢鱼、鳙鱼、青鱼在内的有鳞鱼都会闻香而来。
海峡两岸的钓鱼交流让我们见识了“台钓”的威力,知道了商品饵。之后,先是以台资企业以台湾技术、大陆原料生产适合搓饵钓底的麸类和薯类商品饵。以后大陆鱼饵崛起,按原料就近、经验指导、配制简单为原则生产渔饵,其中早期产品都是以麦香为特点的麸类饵。随着拉饵的出现,钓快鱼不用麸类饵了,用比重小、雾化和持钩性统一的薯类饵。然而搓饵钓底攻混养、钓慢鱼以及休闲、野钓还是用麸类饵。识别麸类饵主要看兑水量,一般为1:0.7~0.8。
传统钓鱼先诱后钓,诱饵用米糠、麦麸、豆饼、菜籽饼、豆粕,一个窝用量0.5~1千克。麸,小麦磨成面粉后筛选出来的麦皮、胚芽等碎屑,泛指粮食、油料作物加工后的下脚料。作为鱼饲料,麸松散,不容易装钩,所以都作诱饵,作钓饵需加入面粉才能揉捏成团。呈碎
野钓用饵往往越自然越好,尤其是钓一些大个体的鱼时,它们对鱼饵的要求更偏向于一些天然的味道,无论是身边的钓友还是从网上看到的一些文章,很多在自然水域钓到大鱼的钓友,使用往往是天然料,用自制的发酵饵料,玉米粒,麦粒等等。因此外出野钓不妨备一些自制的天然饵料,说不定
麦子是垂钓的极佳饵料,可以整粒使用,也能粉碎加工,是经济、实用、高效的诱钓饵。新嫩麦粒饵垂钓前采一些含浆未老的麦穗(小麦最好、元麦次之)装进塑料袋中带到钓点。选好钓点,取出3~4颗穗麦用双手揉搓,去掉麦壳麦芒,将麦粒与带来的菜籽饼、玉米粉等诱饵拦和撤窝。垂钓时
饵料味型各异我们知道,鱼饵有诱饵和钓饵之分。二者的引诱作用是相同的、统一的,但其功能又有所区别。具体地说:诱饵的主要作用是诱鱼、聚鱼:钓饵除上述作用外,主要功能还在于促鱼开口,吞饵上钩。如此看来,钓饵亦是刺激鱼儿吞食中钩的媒介物质。钓饵的味道类型主要有:香、甜
取煮熟的红薯去皮切成骰子大小,装钩后沉底钓鲤鱼;换成无味的马铃薯则会有草鱼、鳊鱼咬钩;用小钩,挂切成小块的熟芋头,专钓大鲫。传统钓鱼用自然饵,其中薯类饵都要经过蒸煮切,否则无法装钩。台钓后用商品饵了,包括藻类饵、薯类饵、麸类饵以及麸薯合一的复合饵都是粉状,经兑
钓鲫好饵一、诱饵。原料:蚕蛹粉、药米、豆饼、麦麸、白糖。材料的准备:蚕蛹粉的制作,将活蚕蛹用温火在锅里慢慢地炒干。炒时要勤翻动,切忌炒焦。炒干后冷凉,碾成细粉状封好。药米的制作,把13—15粒丁香、一些白芷、桂皮放在500毫升高度大曲酒或纯高梁酒里泡1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