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漂,作为垂钓活动中传递水下鱼儿就饵信号的关键部件,一向被广大钓友誉为“钓鱼人的眼睛”。进入21世纪以来,悬坠钓法在我国大陆蔚然成风,而此种钓法中所使用的浮漂,一改传统钓法中散浮的单调造型,摇身一变成为一个形态多变的大家族,以至于许多刚刚接触悬坠钓的钓友,不由得在那令人眼花缭乱的浮漂柜台前左右徘徊、茫然失措。
毫无疑问,要想尽情享受休闲野钓,一支合适的浮漂不可或缺。它能帮助钓友更好地解读水下鱼情,充分体验垂钓的乐趣。笔者根据在休闲野钓中获得的体会,与钓友们分享一下悬坠钓浮漂的选择经验。
一、根据对象鱼选漂
众多钓友在野钓中长期停留在“有什么鱼钓什么鱼”的被动层面,而只有进入了“钓对象鱼”的境界,有针对性地选漂、制饵、绑线、用竿,才能事半功倍、鱼乐双收。根据对象鱼鱼种选择您的浮漂时,主要应考虑它们的体型、口腔解剖结构特点和摄食习惯方面的差异。
鲫鱼吃钩文雅,漂相标准,为广大钓友喜爱。但与此同时,鲫鱼体型小、嘴小、胆亦小,因此对钓鲫浮漂的选择要求相应较高。一般而言,沉底钓大鲫宜用瘦长身、实心漂尾浮漂,这种结构的浮漂,所配铅坠小,因此鱼儿吸饵要牵动的整体钓组质量不大。实心漂尾纤细,与水表相交处周径小,因而浮漂受鱼吸力下沉时,水表面张力对钓组产生的阻力亦小。此时如钓组调钓正确,在鱼儿吸饵的瞬间,漂尖可出现明显的“下顿”信号,扬竿即有鱼。
青、草、鲤鱼等体型较大的鱼,胃口大,吸食猛,不妨选用粗大漂身、放大漂尾的浮漂。此类浮漂上牵力大,可配大钩大饵,足以过滤小翘嘴、小鲫鱼等非对象鱼啄饵、拱饵的可疑信号;漂尾清晰,能够减轻钓者长时间守钓大鱼、紧盯浮漂的视觉疲劳。在粗漂尾浮漂中,有一类“放大尾”浮漂,亦即漂尖最高两目增粗,其余部分细长。此类浮漂相对全程粗尾的浮漂更为灵敏,观漂同样轻松,得到很多专爱钓大鱼的钓友青睐。
鲢鳙通过大口吸水过滤浮游生物为食,可算得上悬坠钓中一类特殊的对象鱼。鲢鳙的嘴虽大,却不能像草鲤一般迅猛吸食,摄食时浮漂的反应极轻微,往往只是小幅度的下顿即中鱼。加之钓鲢鳙需要频繁抛竿、起竿,对浮漂有一定的疲劳性损伤,因此钓鲢鳙可选用粗长身、细长尾、颜色醒目、价格低廉的大号浮漂,有利于准确反映鲢鳙鱼咬钩的细微信息。
二、根据气候、天气选漂
春暖花开,万物复苏。浅水区升温最早,钓友往往选择向阳的浅滩垂钓。但春季多风,给抛投钩饵带来一定困难。结合春钓的这种特点,如能选择短脚、粗短身、中长漂尾的浮漂,既可适应浅水垂钓,免去长漂尾与钩坠互相缠挂的烦恼;又能使铅坠有一定的配重,使您在风中抛投钩饵变得稳定顺畅,为春风中的好收成打下基础。
盛夏炎炎,流金铄石。钓友们大多选择大水面的水库、塘坝垂钓。由于大水面水深、风大、浪大,一般浮漂难以满足要求,需添置专用库漂。此类漂吃铅量大,漂尾超长且醒目,抗风、抗暗流性能好,可在水库这种迥异于塘沟的水体中发挥作用。水库用漂工艺要求高,一支能上鱼的库漂必须兼具稳定性、灵敏性。有的劣质浮漂只注重浮力大、视漂醒目,而忽视了灵敏性,这一点值得钓友在挑选时注意。
金秋十月,瓜果飘香。钓鱼人的黄金季节到来。为了抢在过冬之前囤积一定的脂肪,鱼儿们四处觅食,大开其口。只要钓位、钓饵、钓法上没有大的偏颇,丰收不成问题。黄金钓季要争取钓得多、钓得大,因此浮漂可选长脚长身中长尾者,配上较重的铅坠,快速下沉,浮漂翻身同时钩饵击底,以便于饥饿的鱼儿接食。
严冬腊月,寒风萧瑟。大多数钓友选择封竿,只待来年。但鲫鱼仍吃食,常有坚持出钓的钓友在冰天雪地里喜获大鲫。冬钓大鲫,常选深水、向阳、背风处,此时长漂脚、短细身、细长尾的芦苇漂不失为一种较好的选择。针对鱼儿活动量小,开口不大,吸饵乏力的特点,漂身短、翻身早的芦苇漂,可以使钩饵获得缓慢的二次下摆,这对冬季懒惰少动的鱼儿是个不小的诱惑。往往在浮漂下沉到达钓目之前,漂尖就会反映出鱼讯,而此时细长的实心尾充分发挥了灵敏的特点,将冬季鱼儿摄食微弱却真实的信号反映地清清楚楚。
出钓当天的天气在选择浮漂时亦应考虑在内。天气晴好,水面无风,光线充足,可使用细身硬尾漂;大风大浪,宜用细身长脚细长尾漂:阴雨天气,光线不足,可用硬尾阴天漂。阴天漂即是一类视目为全绿色的浮漂,在光线较弱的阴雨天,使用此种视目的浮漂可使钓者在观漂时不易产生视觉疲劳。
三、根据作钓时鱼情变化选漂
野钓鱼情多变,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小鱼多,大鱼少;鱼稀,鱼群分散。要获得好的收获,贵在垂钓过程中变换使用浮漂,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应变”。
如果您新到一个钓场,对此地的鱼情并不熟悉,那么最好在作钓的开始阶段,从自己最为了解的一支浮漂入手,边钓边了解鱼情,然后做出调整。刚抽竿打窝就有小鱼闹,那就应迅速改用吃铅重一些,浮漂重心偏低一点,翻身到位快一拍的浮漂,如短身长脚漂。同时,在调钓方面和饵料味型上也需要加以处理。可将浮漂带钩离底调成平水至3目,在饵料配方上避免大香大腥,减少雪花粉用量以降低雾化。这些综合措施的采用都有助于避开小鱼,增加大鱼就饵的机会。如果鱼情相反,开钓后很久才有鱼进窝,而且“口稀”,那您就该选择长漂脚、轻漂脚的硬尾浮漂,这样的浮漂翻身慢,钩上双饵到底时,由于已经翻身、但尚未下沉到位的浮漂的牵引作用,发生“二次下摆”,这飘飘忽忽的下摆运动对鱼是种强烈的诱惑,故有“长脚引鱼”一说。纤长的硬尾浮漂,在出现鱼口时,可以清晰显现、甚至放大鱼儿就饵的信号,使您在相对寂寞的等待过程中可以从容抓住机遇,提竿中鱼。
衷心希望这些经验能帮助您选择一支合适的浮漂,使您在垂钓中无往不利,大有斩获!
浮漂,作为垂钓活动中传递水下鱼儿就饵信号的关键部件,一向被广大钓友誉为钓鱼人的眼睛。进入21世纪以来,悬坠钓法在我国大陆蔚然成风,而此种钓法中所使用的浮漂,一改传统钓法中散浮的单调造型,摇身一变成为一个形态多变的大家族,以至于许多刚刚接触悬
鱼窝,是指我们用饵料诱鱼使鱼集中的地方,也是钓鱼时钩饵所能达到的地方,是钓点和饵料、用饵方法的正确结合。过去,我们只是进行粗线条的思考。感觉哪个钓位合适,在鱼竿前面扔点诱饵,这便是窝了。钓谚云.三分钓技,七分钓位。钓谚又云.三分钓技,七
屈指算来,爱上钓鱼已有十几年了。十几年来,不管是春夏秋冬还是风霜雨雪,只要有时间,周末就必定去钓鱼,或到水库、或到沟渠、或到鱼塘。因为中度近视,所以在钓鱼时除用台钓外又用短竿短线,钓边遛边,每次钓获颇丰,被我们渭南钓友亲切地称为遛边王。
在野钓中,我们(尤其是竞技钓手)要放开思想,卸下竞技钓的心理包袱,不能被竞技钓的细小钓组所迷惑,这才是重要的。有钓友在江边钓鱼,说今天鱼疯了,被接连拉断了18副子线(笔者在遭遇鲢鳙鱼时比他损失的还多吗)。18副子线,不是小数目啊,细司之下才知
又下雨了,不能出钓,闲来无事,翻看所照图片和已发表的帖子,感觉应综合整理补充一下,以便众钓友更多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戳钓法.(内容较长)先展示一下自己的简单钓具.首先声明我是传统钓手,没学会台钓,主要是因为年纪大了动作反映慢.但在传统钓中也揉进
一忌:下竿无鱼讯、喂窝就不停钓鱼喂窝,目的是要诱鱼集聚以便钓之。但很多时候,撒了喂料后不一定有鱼进窝;进了窝,不一定有鱼咬钩,其间有天时、地利、钓饵等诸多方面的原因。出现这种情况,钓者要冷静分析,切勿片面认为“鱼还没有喂拢”,继续撒喂,甚至越喂越勤。这种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