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浮饵,又称雾化饵。过去,以鲤鱼、鲫鱼为主要对象的传统钓坠钩沉底,如果气压低,鱼不沉底就没辙了。然而台钓后变了,连续搓松散饵抛钩,钓饵的1/3-1/2在下沉中被水溶解了,化散为悬浮微粒。提高抛钩频率,1分钟抛钩7~10次,3~5分钟后钓点附近积聚了大量悬浮微粒,于是尚未形成固定习性,主要摄食浮游生物的幼鲫、稚鲫就聚拢了。如果控制得好,始终抛在一个点上,那么要不了多少时间雾化的悬浮微粒就成了管子。
“把鱼装进管子”很形象,指的是利用化散的悬浮饵把四面八方的鱼引来,并圈定在雾化区域内。传统钓是贴底诱鱼,把鱼引向水底。台钓立体诱鱼,两钩未触底钓饵就化了一半。于是有沉底鱼吃抬头饵,离底,上浮;上面和周边的的鱼向饵区聚拢,哪里悬浮饵多就聚在哪里,形成鱼摞鱼的“管子”现象。
其实,只要控制兑水量和把握少揉即散的原则,商品饵都有化散后悬浮的特点。特别是比重小,1:1~1.2兑水的薯类饵、轻麸悬浮时间更长。悬浮饵的利用改变了我们的认识,过去钓底用自然饵很少钓到鲢鱼、鳙鱼,现在用雾化饵擒鳙钓鲢,甚至钩上无饵靠着悬浮的雾化饵钓鲢鱼已不是秘密了。悬浮饵的作用是诱鱼,配合拉饵主要用于快钓鲫鱼、罗非鱼以及鲢鱼、鳙鱼。
悬浮饵,又称雾化饵。过去,以鲤鱼、鲫鱼为主要对象的传统钓坠钩沉底,如果气压低,鱼不沉底就没辙了。然而台钓后变了,连续搓松散饵抛钩,钓饵的1/3-1/2在下沉中被水溶解了,化散为悬浮微粒。提高抛钩频率,1分钟抛钩7~10次,3~5分钟后钓点附近积聚了大量悬浮微粒
在水库,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传统钓爱好者抛下钩饵后静静地守着,一天也许就是一两个信号,但是总能钓上大鱼;可是也有部分传统钓爱好者也是和他们一样死守,却很难钓到鱼。也有不少台钓爱好者,按照台钓的习惯使用线组和饵料。线组用的细小,抛竿频率高,他们
台钓中配饵很重要,口味对了才能钓上鱼,包括鱼饵的味型,状态等都要考虑,在使用鱼饵过程中更要讲究搓拉结合,正所谓台钓用饵之道在于搓拉结合。搓,搓饵;拉,拉饵。主要形式为先搓后拉,先搓松散大饵离底或沉底抖散,作用是诱鱼。窝做成后搓小饵钓底,当
悬坠钓法中鱼率高,也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到大水域中去,但很多钓手只能在浅水区施钓,旦来到4米以上的深水区,就显得无能为力了。在深水处垂钓,主要是以鲤鱼、草鱼和大鲫鱼为主钓鱼种。这种地方一般情况是传统钓法的天下,悬坠钓法通常使用的浮漂不是很大,下
饵区即出于招鱼需要而设置的窝。传统钓鱼多打沉底窝,走水用翻底吊桶,诱饵集中,饵区小;静水或缓流用手抛,投准有误差,饵区大。这些窝都是平面的,适合钓底,扩大一点也就是将离底的鱼往下引。悬坠钓搓松散大饵打窝,连续抛10竿窝就成了,无鱼则继续搓饵抛钩。然而悬坠与传统
台钓不同于传统钓,一是线组的配置,二是饵料的配制。下面就台钓对鱼饵的要求进行简单的讲解。传统钓组等鱼咬钩,由于鱼钩沉底,只能以浮子升降为鱼讯,优点是中钩率高,空竿少。在钓饵为蚯蚓、蛆、虾、煮熟的红薯块和揉得很黏的面团时,因饵不溶于水,故可以配合逗、引、晃等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