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小鲫鱼子线0.15号,50~60厘米对折,主线用0.4号,齐竿长;1号或者2号袖钩,钩距一个半钩高;枣核形芦苇浮标,不管上鱼快慢都是调3目钓3目半。攻混养,鱼上钩快用0.8号子线,1.2号主线;鱼上钩慢、鱼口轻,用0.6号子线,长度放长到70厘米对折;浮标随鱼的大小而定,以调4目钓4目半为基本形式,如果鱼大就调高一点,不过钓目比调目高半目是不变的。其实同一个钓点,只要找准了底,钓目误差半目很正常,但调目不能随意。过去,钓鱼人对线组、浮标有不同认识,那是因为鱼情、水情不同。现在,竞技钓鱼的场地、鱼种基本统一,由此而形成子线越细越好,钓鲫鱼子线不超过0.3号,攻混养0.4~0.8号;浮标都是枣核形,能攻能守,兼顾打浮击底,是一种全能型浮标,钓手只需区分规格的大小就可以了。之所以设定这两种线组是因为竞技钓鱼鱼情透明,经过练竿、试塘,钓手对鱼的密度、大小、泳层变化规律和嗜口性都有了基本的了解,所以不会像过去那样线组、用饵、钓法五花八门,一旦落败就打听用什么饵、什么线组了。
不过对钓饵还是要从鱼的吃口和嗜口性入手,作两手准备。例如攻混养多搓饵钓底,是尊重鱼的习性,以原塘颗粒为主。首轮搓小饵抛7~8竿,一边找底一边诱鱼;第二轮不必过分诱鱼,抛3~4竿找准底后就搓小饵或拉大饵钓底。至于用搓还是拉,得看鱼口。如果有信号,不中鱼,则将浮标推高半目,这样鱼口会好一点、实一点。其中要注意钓饵的味和状态,因为有信号不中鱼不多是线组造成的。例如我习惯用颗粒饲料70%,等份丸九“四季”、“黄鲫”、“新鲫”、“轻麸”合计30%,再加30%拉丝粉配制钓饵,取其状态持久、原塘颗粒味浓,不管搓饵、拉饵,抛钩后十几秒就提竿可以忽略钓饵持钩时间的特点。然而,一旦鱼诱多了,出现鱼口乱而提竿又不中鱼的时候,我会换果冻饵,如果钓了一阵不行,再换回来。
线组因鱼而定,确定后就不变了;准备两种饵,味型基本一致,比重、状态有所不同,轮流着钓,鱼喜欢哪种饵就用哪一种钓。
钓小鲫鱼子线0.15号,50~60厘米对折,主线用0.4号,齐竿长;1号或者2号袖钩,钩距一个半钩高;枣核形芦苇浮标,不管上鱼快慢都是调3目钓3目半。攻混养,鱼上钩快用0.8号子线,1.2号主线;鱼上钩慢、鱼口轻,用0.6号子线,长度放长到70厘米对折;浮标随
竞技钓混养鱼的攻和守是由鱼情决定的。鱼上钩快,抛钩就有口,形成钓快鱼;反之,窝内无鱼或鱼不咬钩,触饵踌躇,那就守,钓慢鱼。进攻钓法首先要做的是饵料到位。竞技钓鱼不允许打窝,是靠钓饵的溶散来诱鱼的。不管打浮还是钓底,开钓后3分钟内搓松散大饵做窝,5分钟内别人上鱼
2001年10月3日-5日,第五届“海狮杯”全国钓鱼俱乐部总决赛在秦皇岛举行,结果化绍新获第1名,徐银舟、邓刚分列第2名和第3名。是赛到第5轮还是邓刚领先,最后一轮钓混养,化、邓谁领先谁就赢得“金钓手”称号。由于已经过两天5轮较量,混养鱼都是回了锅的伤嘴鱼,然
韩建华,北京人,1961年出生,高中文化。自由职业,先后经营过餐厅、美容院、汽车装饰等,后来创建了华洋兄弟钓具行和华洋兄弟俱乐部。靠着俱乐部这块阵地,多年来,他邀高手竞钓,同大师过招,在不断积累中增进技艺,一招一式不失大师风范。自1993年起,他靠勤学苦练,博
池钓竞技一般3个项目:钓小鲫、钓大鲫和钓混养鱼,并因上鱼速度不同,在技术上有钓快鱼和钓慢鱼之分。钓快鱼有哪些变数和对策?首先钓快鱼有两个前提,一是密度高,泳层稳定;二是生口鱼,对钓饵不挑剔,不忌口。一场90分钟的比赛,尾重50克以下的小鲫鱼时速130尾,大鲫7
针对变化了的鱼情,有一种超然的说法:“以不变应万变”。笔者认为这大有股人定胜天的味道,不足取。如果是在休闲垂钓,纯属怡情,不求钓效。或者是时间充分,坐等鱼情改变,这个以不变应万变或许是个保险之策。为何?因为你没有重新调整新的垂钓思路和钓组,对常规的或常用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