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钓赛组织者提供的指定鱼饵称公饵,最早出现于商业性钓赛,相关规定是所有参赛选手必须使用统一的鱼饵,目的是宣传产品。可是事实上却很难做到,如李代桃僵,事先取指定用饵外包装装入其他鱼饵,神不知鬼不觉;在指定鱼饵中悄悄加入某些禁用“小药”改变其味型、状态,等等。由于防不胜防和监督不力,所以公饵难推,试行了一段时间后就不太常用了。
近来.公饵重启,虽然加强了监督,但仍免不了偷梁换柱。特别是代表企业参赛的职业、专业钓手多了,出于竞争需要,即使用公饵取得了好成绩也不会说好,甚至会说“要不是钓饵过了状态,我会钓得更好些”。公饵的本旨是体现公平,可是鱼饵的优劣和钓饵的好坏不是一回事。在标准水比基础上加一点或减一点,状态就不同了;搅拌3分钟、静置5分钟同搅拌5分钟、静置3分钟状态又不同了。对鱼类行为的认识不同,以及出于习惯性手法,同一种饵会开出不同的状态。诱钓合一的现代鱼饵经历了搓饵、拉饵、雾化和持钩性统一的变化,但主料未变,都是米豆麦黍薯,所谓用饵经验无非是调整味型,把握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说,公饵是公平的。可是加哪些辅饵,比例多少,以及对应鱼口变化用什么“小药”就见解不一了。钓鱼,用饵也是技术。在辅料决定状态,指导钓法和“小药”改变鱼口,影响频率已成为共识时,完全公饵未必适用。特别是遭遇轻口、乱口和变层鱼的时候,公饵私开的技术含量不容小觑。
鱼饵没有国家标准,如同样标志可搓可拉,有的用80目拉丝粉,拉长丝:有的用100目拉丝粉,拉短丝:有的比重大,有的比重小,只有规定钓法,如统一搓饵,不准拉饵才显公饵本色。可是行不通,因为鱼是活体,聚多聚少、吃口轻重在钓手只能通过钓饵和钓术的变化才能在多变的鱼情中把握胜机。
出于公平竞争而用公饵是对的,可是公饵不全是绿色饵。在食品添加剂丑闻不断的时候,未经检测的公饵是否含有影响鱼类生长和人体健康的添加物不得而知。如作为辅料的拉丝粉鱼就不食;膨胀粉是保水剂,鱼能不能吸收,吃下去后会不会影响生长都是悬案,因此公饵的适用应多加认证和考核,完全赞同公饵和盲目抵制公饵都不是正确的做法。
由钓赛组织者提供的指定鱼饵称公饵,最早出现于商业性钓赛,相关规定是所有参赛选手必须使用统一的鱼饵,目的是宣传产品。可是事实上却很难做到,如李代桃僵,事先取指定用饵外包装装入其他鱼饵,神不知鬼不觉;在指定鱼饵中悄悄加入某些禁用“小药”改变其味型、状态,等等。由于
竞技钓比赛可谓是精心动魄,基本到最后决赛阶段选手的技术水平都差不多,剩下的只能靠运气了。按预选赛总尾数排名,我进了前八名,参加八人PK赛。下午,总裁判长将钓位选择为鱼多的四块水泥板,每一块板上坐两个人,进行单独PK淘汰赛。第一场我抽到曹钓友,我在左,他在右。我
银川是全国101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西北地区中心城市之一。雄浑的贺兰山与黄河,一起造就了银川平原,在这块土地上孕育了生生不息的文明。历史的年轮、多元的文化在这里积淀,中原文化、边塞文化、河套文化、丝路文化、西夏文化、伊斯兰文化等多种文化激荡交融,浓郁的回乡风情
在比赛中统一用公饵,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儿。多年来有关公饵一说,在钓鱼人当中至今没有“统一”意见。无论是比赛的决策者、赞助商家,还是参赛的钓鱼人,对比赛用公饵都各持己见。问:现在用公饵的比赛不仅仅出现在一些商业赛中,也列入到了国家级的赛事、你参加过不少的公饵比赛
青山秀蝶影,碧波邀宾朋。流火七月,姹紫嫣红、万山葱翠,7月20—21日,来自河南、湖北、内蒙、河北、北京、陕西及山西本省的112支垂钓俱乐部队、336位垂钓竞技高手如期欢聚在波光潋滟的山西榆社云竹湖畔,2012年全国垂钓俱乐部挑战赛(山西榆社站)在这里隆重举
2012年7月27~29日,伴随着中国体育健儿在伦敦奥运会的奋勇拼搏,第六届“光威钓王杯”全国钓鱼总决赛在北京成功举办,来自全国24个分站赛的182名入围选手参加了“光威钓王”桂冠的激烈争夺。最终,来自山东临沂赛区的著名钓手王忠岭,以顽强的意志和扎实的垂钓功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