鳊鱼,古人称鲂鱼。鳊鱼属中小型鱼类,尾重多在l~2斤。
一、钓点:1.鳊鱼多于水底岩石处觅食,多石处水质清洁,水生动植物较多,易于摄食,故宜选点在缓洄流有沙石水域。2.夏初是鳊鱼繁殖期,多集群游向食源丰富、产卵之处,一般为水深2米左右的河(湖)湾,鳊鱼选择水底有软泥且水草丰茂处产卵、交尾。如此时抓住时机,选在大草洞、草边投钩,定有不错的收获。 3.鳊鱼喜欢在池塘湖库静水多苇草处游弋索食,草丛既可藏身又有食吃,故而鱼多好钓。4.鳊鱼喜欢在水底有木桩、倒树、石块的地方栖游,舔食其上的苔藓、藻类、小螺、岩虫,也猎食生活在这里的小鱼小虾。倘选点于此,也会有不错的收获。5.鳊鱼喜欢带有动物粪便汁水的食物,在猪、牛、羊、鸡、鸭饲养场附近水域投钩,是不错的选择。6.桥墩、闸坝、河湖进出水口,也是鳊鱼经常出没的地方。DIAOYU123.COM
二、钓法:1.浮钓法。有漂流钓、定位钓和沿岸走钓。漂流钓,选择江河沙石底缓(洄)流周边水域进行岸钓或船钓。岸钓宜用2.7米或3.6米抛竿,拴1号主线、0.8号子线,结挪威6~8号歪嘴钩。钩挂青菜叶(将两厘米宽、两三厘米长的嫩菜叶卷成棒状)、绿藻,也可挂蚯蚓等活饵;船钓则使用2.7米短手竿,从上游顺流而下,钓法与岸钓相同。漂流钓不用浮漂和铅坠,凭手感来判断鱼讯。定位钓。选择湖库水面开阔的深水区或多沉水植物的浅湾,用5.4~6.3米手竿、长尾立漂、双钩,钩前加咬小铅珠,使浮漂浮力大于坠的重力。钓饵用熟红薯、曲酒浸泡的麦稻粒或黄、绿豆芽,亦可用蝇蛆等荤饵,施钓时宜用上下点动或左右拖移的动作来诱鱼上钩。沿岸走钓。3.6~4.5米手竿一根,拴2号齐竿主线,1号双子线各长10厘米、15厘米,结伊豆5号小钩,连接环线上穿一粒小铅珠,一以方便抛投,浮漂为白色泡沫小块,其浮力要大于钩饵坠的重力。入水后悬吊钩饵作用,并以此获取鱼讯。钓饵为红蚯蚓、蚂蚱、蜘蛛等活饵,也可用麦粒、青菜叶、米饭粒,南方可选用紫红色成熟的桑葚挂钩,钓效尤佳。钩饵入水后的钓棚为20~40厘米。投钩于苇草枝叶或桥涵水口处,钓手要操竿抖线,令钩上活饵游动,令死(素)饵变“活”,诱鱼上钩,如无鱼则需沿岸换位走钓。投钩方位:流水站位的上游,刮风时的上风头。
2.底钓法。选择草洞、草边或附近的软质泥底水域,使用长手竿施钓(长竿短线为佳)。钓饵用面食,有两种配法:一是面饵加拌韭菜、香菜碎屑;二是面饵添加炒熟的豆饼粉,以丁香药酒或曲酒和之。
3.底浮钓法。适用于抛竿钓,用双钩,钩前加坠,钩与坠相距15~20厘米。将草莓、桑葚切成玉米粒大小挂钩,用白酒炮制的枸杞效果也不错,亦可用面饵。
4.串钩钓法。串钩钓是上述各法的综合,兼顾上中下水层,实施立体作战,很适合钓鳊鱼。拴钩5~7只,钩距为12厘米,子线长5厘米。用饵宜依串钩所在水层位置,分别使用浮钓、底浮钓和底钓的饵料。串钩钓的特点是多钩多饵,钓效颇佳。
鳊鱼,古人称鲂鱼。鳊鱼属中小型鱼类,尾重多在l~2斤。一、钓点:1.鳊鱼多于水底岩石处觅食,多石处水质清洁,水生动植物较多,易于摄食,故宜选点在缓洄流有沙石水域。2.夏初是鳊鱼繁殖期,多集群游向食源丰富、产卵之处,一般为水深2米左右的河(湖)湾
2010年5月16日,星期天,听钓友介绍说沿江附近有一个粗养池塘可以钓鱼,还说该池塘里的鲫鱼很多且很大,因为有着多年未干的历史,草鱼有近4千克,鲤鱼约在2千克,鲫鱼多在400克甚至更大,而且多数都是野生的。听了钓友的话,我心动不已,6月2日晚上,我刻意准备了包
鳡鱼,有的地方叫黄鳡、黄钻,在我国分布很广,不少的江河湖泊都有它的踪迹,甚至一些小池塘小河汊,也都偶能见到鳡鱼。当然,鱼的绝对数量还是非常少,尤其是那些数十千克重的大鱼则更少。它食鱼,所以是水产养殖业的祸害。大鳡鱼喜欢在一些湖泊的进水口处活动,因为进水口其他鱼
钓友问:怎样才能钓到甲鱼?要钓甲鱼,首先要了解它的习性。甲鱼学名称鳖,又叫水鱼、团鱼、脚鱼和王八等。它主要生活在水中,是用肺呼吸的两栖爬行动物。它在我国分布很广,从南至北各地均有它的踪迹。但与鱼相比,它的数量少得多,所以钓获量也不大。甲
鳖,又称甲鱼、团鱼和脚鱼等。其实它不是鱼,是一种能水能陆的爬行动物。它水中会游,上岸能爬,用肺呼吸,体内受精,上岸产卵。鳖的雌雄极易分辨:雄性鳖个体较大,甲壳较长。最明显的特征是尾细长,可伸出裙边之外。雌性鳖尾短而粗,在裙边之内,尾部中间
白鲦,如果按正规的称呼应叫"鲦",是一种小型鱼,体长7~16厘米,繁殖力强,生长快。游弋于水的中上层,天冷时潜到深水底过冬。每年从春到秋都是钓取它的好季节。白鲦没有它不爱吃的食物,藻类、昆虫、植物杂屑等,就是水面浮一根小棍,它也要上去拱三拱。它喜聚群,如果单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