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饵的物理状态主要有三个指标构成:比重、兑水量和黏度。比重小的饵,如原料为薯粉、轻麸、豆粕的饵吸湿性强,兑水量都在l:l左右,可是粘结力差,必须多揉才能有较强的附钩性。以颗粒饲料、膨化豆饼、花生麸、麦粉、米粉为原料的鱼饵比重大,兑水量小,都在1:0.8上下,然而它黏性强,稍作揉后就能装钩,而且长时间不化。
面对不同比重,不同兑水量的鱼饵,钓鱼人发现印在鱼饵包装袋上的“基本特性”和“制作方法”都是针对常规鱼情的。一旦鱼情发生变化,如鱼猾了、口轻了以及鱼离底了,再用原来的钓饵就格格不入了。此时,有经验的钓手会抛弃已不在状态的鱼饵,重新开饵,不过也有一部分钓手会通过湿水、吸水、揉搓以及加入必要的添加剂来改善钓饵的状态和性能。
其实,除了用什么饵早有准备外,钓手们还都准备了各种各样的添加剂,其中常备的有三种一拉丝粉、雪花粉和膨胀粉。
然而三种粉怎么用?什么状态加什么粉,加多少,综合效果如何就成了钓鱼人研究的课题。在河南,有人按鱼口变化规律,按照既要雾化又要有合理残留和附钩性的原则,配制了由多种谷元素、雪花粉、骨元粉组成的状态粉。有了它,不仅死饵成了活饵,还能让什么状态都在的颗粒饲料变得搓拉自如。
鱼饵的物理状态主要有三个指标构成:比重、兑水量和黏度。比重小的饵,如原料为薯粉、轻麸、豆粕的饵吸湿性强,兑水量都在l:l左右,可是粘结力差,必须多揉才能有较强的附钩性。以颗粒饲料、膨化豆饼、花生麸、麦粉、米粉为原料的鱼饵比重大,兑水量小,都在1:0.8上下,然
从渔具的精选、装配,饵料的配制,直到实地操作钓上鱼的一系列程序中,鱼饵的作用是首位的。即使你有再精良的渔具、再高超的钓技,即使池塘中的鱼密度很高,若是饵料不对鱼儿的口味,鱼儿不闻不理睬,你的一切活动都是徒劳的。鱼饵在水中,首先是通过气味吸引了鱼,鱼朝着自己喜好
一是用白水浸,麦粒多少可随意,但不要过多,浸泡3~4天发臭即可。如臭不可闻的地步,其效果最佳。这时,如用来做诱饵,其散发的臭味会迅速招鱼进窝。如用来做钓饵,青、草、鲫、鲤、鳊等都有可能钓获。值得注意的是,麦粒不能太硬,那样既难上钩,又易造成脱钩跑鱼,麦粒有白浆
饵料之味,追求自然,自然之味才会为更多的鱼所接受
拉丝粉的学名叫谷元粉(俗称面筋粉),它是用上好的白面用水洗完后,再用高速运转设备瞬间脱水、烘干、磨粉。它主要运用在食品行业,方便面也以它为主。作用是拉紧面的力度,使面起到经煮耐泡,有口感十足的作用。后来被钓鱼人所发现,这一发现是钓鱼饵料的革命性和突破性发现,并
为何用冷冻饵:为什么在天然水库使用“冷冻饵”对罗非有强烈吸引力?这还要先从罗非鱼的食性说起,罗非虽属杂食性,但更偏向于肉食,尤其是海产和动物的肝脏。目前,市面上的肉类商品饵有两种,一种是干燥的粉状颗粒,制作粉状颗粒有两种工艺,一是高温烘干,二是低温冷冻脱水干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