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钓有“七分食儿三分技”之说。想有好的钓获,不在饵料上动脑筋下功夫是不行的。回顾以前,“一把酒米一根竿,一盒蚯蚓钓一天”的辉煌时代已是往事,面对“千锤百炼、酒精考验”的鱼儿们,我们的饵料也得加快改进步伐,不然只能望河长叹:鱼儿呀,我拿什么来“喂”你!在我们传统垂钓中,使用的鱼饵五花八门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大都可归为荤饵和素饵两大类。在这里我把我常用的两种野钓饵给大家介绍一下,和广大钓友共同研究存同求异。
一、麸包面:取黑豆黄豆各50克炒香研末,玉米糁和小米各100克上锅蒸15分钟,待玉米糁和小米晾凉后加入黑黄豆末、鱼粉或虾粉50克、红糖50克、鲤鱼商品饵100克然后拌匀。在拌的过程中加入少许小磨香油,如果手感黏度不够的话可以通过添加白面来调节。最后把伴和好的饵料放入双层塑料袋中闷一晚上,第二天到钓点后可取垂钓点的水适量加入,以手握麸料指缝无水渗出,手掌伸开麸料成团不散为准。再拿一个生鸡蛋(鸭蛋更好),只用蛋黄,加一小勺蜂蜜再加入适量白面,用筷子充分拌开,这就是包钩的“蛋黄面”。用时先把钩上挂绕黄豆大小的面饵,再把拌好的料饵包着面饵轻轻地捏成核桃大小即可。此种饵料钓鲤鱼绝佳,尤其是大水面野钓。制作此饵的关键有二条:一是香,就是豆类的焦香,但不能有煳味。二是软,和蛋黄面时不能按常规和成耳垂软硬,要和制成比耳垂软一些。
二、酒泡蝉蛹。蝉蛹是知了没脱皮时候的叫法,由于它从土中钻出来爬到树上脱皮的时间多在初夏的傍晚,所以许多钓友都把它忽略了,从我个人使用的效果来看,它远远优于蚕蛹和蚯蚓,特别是钓鲇鱼更是有奇效,它在野外大水面使用时更会给你带来惊喜。但是由于它的季节性强,就是初夏一两个星期才从土中钻出来,所以对它的保存方法我是没少花费心思。我先后试过盐水煮、晒干、冷藏等许多方法,但都不理想。最后还是看《中国钓鱼》上有位钓友介绍用酒泡蚕蛹来保鲜,我就试了一下,效果还不错。蝉蛹泡过以后更能吸引大鱼的注意,并且使用泡蝉蛹的液体再来泡小米打窝,更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方法如下:先取活蝉蛹30个,放入大口的饵料瓶中,然后加入我们平时常用的三香酒(丁香、山柰、桂皮),酒要没过蝉蛹,泡制一个星期就可使用了。经过泡制的蝉蛹在常温下能长期保存,最长可以保存到第二年新蝉蛹出土。
垂钓有七分食儿三分技之说。想有好的钓获,不在饵料上动脑筋下功夫是不行的。回顾以前,一把酒米一根竿,一盒蚯蚓钓一天的辉煌时代已是往事,面对千锤百炼、酒精考验的鱼儿们,我们的饵料也得加快改进步伐,不然只能望河长叹:鱼儿呀,我拿什么来喂你!在我们
钓饵可分为荤饵、素饵或食物性钓饵与假钓饵几类。理想的钓饵应具备“色、形、味、动”四个基本条件。“色”,指钓饵的颜色。白:红、黄便于鱼儿发现。“形”,指钓饵的形态。不少鱼以形取食,只要形似蠕虫、昆虫或小鱼、青蛙,它就吞食。“味”,指钓饵的气味或鲜味。不少鱼是凭嗅
鲢、鳙、鲤、草鱼这四种主要家鱼,食性各异,众口难调,一般的钓饵,很难适应多种鱼类的食性。而广谱钓饵却吸收了各类钓饵的长处,其味、色四种家鱼都喜欢,用广谱钓饵钓鱼,能达到一饵多用,各类鱼都被吸引上钩的效果。省去了钓不同鱼准备多种鱼饵,垂钓
俗话说三分钓技七分钓饵。钓饵在垂钓中的重要性相信广大钓鱼爱好者是有目共睹的!可是当你手中有一款好饵的时候你不会针对今天的鱼情恰当的使用,那么再好的东西也是浪费。该如何使用好商品饵呢?那就是要在了解你手中饵料的基础上,针对鱼情搭配出适合的饵料,并在应用上注意不同
如何了解饵料的四重。饵料的好与坏在钓鱼的过程中就能体现出来,它直接影响到垂钓鱼的多与少,起到一个决定性的作用。现在的饵料品种很多,你要在众多的饵料中选择适合你用的饵料,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就需要我们慢慢的去研究与思考。我们要了解到各种鱼对于各种饵料的选择也会
各种鱼类喜欢的味道不同的鱼类喜欢不同的味道和鱼饵,现以东北地区的野生鱼为例作一介绍,仅供大家参考。[因鱼的口味有极强的可塑性,别的水域极有可能不一样]1、鲫鱼杂食性鱼类,荤素全吃,天冷时爱吃荤,如红虫,丘蚓等,水温高时喜吃素,如面饵,颗粒料,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