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位老人来信称:我们几位退休不久,想学钓鱼,也订了《中国钓鱼》杂志,从中得到许多知识,受益匪浅。但觉得谈及老年人如何垂钓的文章甚少。我们这些人垂钓只是休闲消遣,在钓不在鱼。望介绍一些老年人垂钓的知识。
老年人参加一些垂钓活动,的确可以达到休闲健体、愉悦身心的作用。在这里根据个人体会,谈一些见解,供参考。
对“在钓不在鱼”的探讨首先想对你们信中所提的“在钓不在鱼”的问题作一点探讨。在当前广泛宣传垂钓是为了休闲健身,钓欢乐,钓健康的时候,在钓不在鱼这句话成了钓界最时尚的用语,如果谁要是说爱鱼、要鱼,似乎是一位不够超脱、不够潇洒的钓手。
我以为对“在钓不在鱼”应有多种诠释。其一,有的人垂钓只是即兴而为之,这次钓罢,不知何时始有第二遭。这些人对垂钓没有多少兴趣,也不会玩。
其二,有些老钓手,他们钓技娴熟, 比较有把握也能钓上鱼来。他们爱鱼、爱钓,但的确只是将垂钓作为休闲健身的方法。当然,他们有时会作某些研究性的垂钓,不达到目的不罢休,当试验成功,就不会去无休止地钓许多鱼。
这前者是不会钓不爱钓而不在鱼,这后者是爱钓会钓而不在鱼。一个老钓手他们的成长经历大致是这样的:开始不会钓鱼,但全心全意想要钓到鱼,这是特别重要的条件,如果“不在鱼”,就不会去钻研,当他们熟悉钓技之后,能钓上鱼来,这时他们更加爱鱼,可能要经历一段“狂钓”阶段,钓的鱼越多越高兴。后来钓技日臻成熟,达到下竿就拿鱼的境界,这时他们真的不愿钓许多鱼。他们到水边只想逗逗鱼儿玩,有鱼无鱼都高兴,见水就乐。这才达到“在钓不在鱼”的境界。你见过爱看漂动,却不提竿的人吗?有之。在计竿垂钓的地方,钓多少鱼都可拿走,可却有人临走时护口朝下,又将鱼倒回水中,这确有其人其事。
但是对一个初学者来说,二开头就提出在钓不在鱼,那么他们很可能对钻研钓技、研究钓具钓饵、探讨鱼情水情等也不会有更深厚的兴趣,这样的人很难成为一名垂钓爱好者,更体会不到垂钓中的各种乐趣。所以初学垂钓者,应该是在“爱鱼”、“在鱼”的前提下,才能从中找到乐趣。有人形象地描述说:一条钓线一头拴着鱼,一头拴着人,是人钓鱼,也是鱼在钓人。
几位老人来信称:我们几位退休不久,想学钓鱼,也订了《中国钓鱼》杂志,从中得到许多知识,受益匪浅。但觉得谈及老年人如何垂钓的文章甚少。我们这些人垂钓只是休闲消遣,在钓不在鱼。望介绍一些老年人垂钓的知识。老年人参加一些垂钓活动,的确可以达到休闲健体、愉悦身心的作用
钓浮,就是加大漂子的浮力,将钩、饵、坠提离水底。使用手竿钓浮,漂坠匹配比较简单,只要加大漂子的浮力即可。如有的钓手原来在钓底,他想改钓浮,漂坠的匹配有几种办法改装:一是换大漂,使钩坠浮起;减轻坠重,钩、饵也能浮起来;如果原来使用的漂子较大
钓浮时钩子最好下到鱼儿最适宜的水层中去,它们都在那里扎堆呢。可是这“最适宜”的水温层又在哪里?它是个随时变更的不固定的水层,会因时(包括季节及每日的早中晚)因地(钓场、钓点及水的深浅)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如在一个3米深的池塘,离底1米深处的水温,对鱼儿最适宜,
在了解到那些鱼适宜钓浮以后,下面就谈一下什么季节最适宜钓浮春秋是属于过渡性的季节,气温变化较大,而夏冬气温相对稳定,尤其是北方地区,鱼儿大都是趴底越冬。随着春天的来到,水面经太阳照射,水温高于水底,这时鱼儿活动起来,会追温逐渐向上游动。
前文鱼儿为什么会上浮提到的鲢鳙草鲂,还有罗非、白鲳及叉尾等,它们都有上浮的习惯,在一定条件下,会游到水的中上层来,可用钓浮的方法钓
首先还是应该弄明白鱼儿为什么会上浮。一般来说,鱼儿上浮有主动和被动两种情况。属主动上浮的又有多种原因:一是习惯所致,如鲢鳙等属中上层鱼,它们喜欢在水的中上层游弋觅食,草鱼鲂鱼它们属中下层鱼,也会游到水的上层来。二是当水的中上层水温高于水底,而这个温度又是鱼儿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