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钓鱼都是一套线组征战江湖,不管是主线还是子线,不断线都不带换的。后来玩黑坑,跟着爆护高手学会了检查主线是否起毛、是否延展过长,还学会了检查子线是否弯曲变形,钩尖是否变钝,浮漂是否爆顶等等,越来越注意细节问题了。
特别是冬季和气压低的天气,每次作钓都可能在作钓过程中更换线组或者竿子。一开始是用固定的主线,再根据鱼情来选择子线,后来觉得主线过大一样会出现漂相不明显的问题。再后来就开始根据目标鱼来选择子线,然后根据子线来选择主线,用大两个号的,觉得方便了许多,漂相也准确了很多,不知道各位大师可否有同感,欢迎赐教!
记得有次钓鲫鱼,听钓友说有时会有鲤鱼出没,我就准备用0.8+5号白袖的子线,选择了1.2的大线,如果鱼情不好就换0.6或者0.4的子线,也不用来回倒腾主线了。我朋友直接用了4.0的大线,1.5的子线。我这边总有鲫鱼上钩,他却说浮漂总是一点一点的,打又打不到,迟迟没有开张。后来才想到可能是线组太大了,就建议他用1.5的大线,拉0.8的子线,漂相很快就明显起来了。
子线的选择也很容易让人纠结,选大了怕空军,选小了怕切线,又想大小兼顾,那该怎么办呢?选择软一号的竿子。软杆子护线是大家公认的,特别是野钓,除了守大物,一般不建议用太硬的竿子。当然也不是说要用面条竿,竿子太软不好控鱼,照样容易切线跑鱼。可以用28调或者28偏37调的综合竿,即能护线又不耽误控鱼,两全其美。如果用28调鱼竿,1.5+1.0的线组抗三斤左右的鱼应该问题不大,野钓基本够用。如果去水库或者有大鱼出没的地方,还是建议以大鱼为主,就不要眼红他们连竿小鲫鱼啦,哈哈(ಡωಡ)hiahiahia
如果目标鱼就是三斤左右的鱼,建议还是用2+1.5的线组,踏实作钓,省的提心吊胆的。碰上鱼口不好的时候,想换细一号的子线也没问题,怕切线还可以用失手绳。好多时候我们都忽略了失手绳的作用,而且带在后边抛竿也不方便,所以总是忘了用。我的失手绳带了好几年了,就用过两三次还没发挥作用,不上大家伙,着实委屈了失手绳。
作钓一二两的鲫鱼,子线用0.4就行了,主线可以用到1.0或者0.8。如果鱼口比较猛,可以换成0.6的子线,主线也不用换,这就是先确定子线再确定主线的好处。如果直接用0.8的大线,想换0.6的子线,遇到双钩挂底或者双钩上鱼的时候就可能切主线。这也是为什么好多大师都建议主线比子线大两个号的原因,如果子线和主线线号太接近,遇到特殊情况就可能会增加损失。
确定了子线,主线比子线大两个或者三个号就可以了,也不能大太多,不然的话线组的灵敏度会大打折扣。比如1.0的大线搭配的子线可以从0.6-0.3,2.0的大线搭配的子线可以从1.5-1.0,3.0的大线搭配的子线可以从2.0-1.5等等。
主线和子线最好用选同一个牌子,拉力值更有保障,至少不会出现1.0的子线比1.5的主线拉力还大的情况,更不会出现1.0的子线比1.5的主线线径还粗的情况。我一直认为一分价钱一分货,便宜有便宜的弊端,贵有贵的道理。买家没有卖家精,哪个商家也不会贵买贱卖的。
以前买过19.9元五百米的鱼线,不仅尺寸少了很多,而且涨号,切水性和柔韧度就更不用说了(后来用在海竿上了,打串钩的时候基本没什么问题)。后来也用过120元五十米的,确实好用,但是价格实在有点肉疼。再后来用五六十的,野钓以后到现在都在用二三十的,觉得不能用再便宜的了,我要守住这个底线!哈哈……
在不挂底的熟悉水域作钓,主线和子线用到一样大也是可以的。但是遇到双钩挂底或者上双尾的时候可能会比较麻烦一些,虽然大物上双尾的几率很低。其实损失主线倒没有多心疼,大多数心疼的都是浮漂,毕竟好多钓友的浮漂都在大几十甚至一二百,有的还是珍藏版、限量版,被鱼拉跑了确实可惜。所以,如果没有十足的把握,一般不建议这样搭配。
野外作钓自然水域,先确定目标鱼,再选择钩型和子线,然后根据子线选择大线和鱼竿,按照这个顺序,真的可以少走很多弯路。
老铁们,您还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和更好的建议呢?欢迎留言分享哦!
祝大家:
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生活幸福,钓鱼爆护!
以前钓鱼都是一套线组征战江湖,不管是主线还是子线,不断线都不带换的。后来玩黑坑,跟着爆护高手学会了检查主线是否起毛、是否延展过长,还学会了检查子线是否弯曲变形,钩尖是否变钝,浮漂是否爆顶等等,越来越注意细节问题了。特别是冬季和气压低的天气,每次作钓都可能在作钓
不知不觉复工第三个周了,只能每个周末出钓一次,其他没有时间。中毒已深,急需解毒,今天晚上闲来无事,分享一下平时做主线时常见的打结方法。主线上需要打结的地方其实主要是主线顶部连接竿稍的地方和底部连接八字环的地方,每个地方都很重要,钓到大鱼时这两个地方是最容易切线
野钓最头痛的就是杂鱼闹窝和江河抗走水的问题。为了尽最大可能避开杂鱼闹窝和水面的餐条抢食或者为了抗走水。绝大部分钓友基本都是采用大铅大漂或者加多一个跑铅,但大漂大铅同样有一个问题就是相对而言鱼儿在吃饵时需花更大的吸力才能将信号反馈到漂上。本帖介绍三种可以用小漂但
作为一名钓鱼人,经常去一些陌生水域,也特别喜欢去陌生水域作钓,因为陌生所以好奇,因为鱼情不明所以充满惊喜,因为挑战所以更提升钓技,这就是陌生带来的快乐!那么,既然是陌生水域,那肯定无法先知先觉鱼情如何,是大鱼多还是小鱼多,生口鱼还是滑口鱼等等,众多情况不明的时
今天没有去钓鱼,休息一下,明天好去战斗!秉承着每日一贴的原则,今天简单说一下平时使用的浮漂。平时基本以野钓为主,偶尔去黑坑耍下,所以浮漂倒也没有非常专业,也没有买非常贵的浮漂,基本都是在20多块,当然也有30多的,没有更贵的了,要说更贵的就是两支一尾浮漂了,是
有一定经验的老钓友在外出做钓时都深知打窝的重要性,毕竟在野外水广鱼稀想要有好的收获肯定离不开做窝诱鱼的帮助。但大江南北各地虽然水系发达,湖库众多,由于地缘纬度的不同各地的气候也有着截然不同,便形成了不同的鱼情水情变化,因此便有着不同的做窝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