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钓友习惯在开拉饵时,在饵料里面加上小米,这样即便饵料入水雾化完以后,酒米也会散落在钓点周围,从而增加留鱼时间,然而这个操作真的能达到钓鱼人想的那样吗?加酒米起到的是积极作用还是消极作用呢?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这个问题。
首先要说的是开拉饵时,往里面加小米一定会改变饵料的状态,加多加少都会有影响,因为酒米的比重比饵料的比重大,如果加一点点酒米还好,酒米加多了以后不仅拉出的饵团附钩性差,而且入水以后雾化效果也会变差。所以我的建议是如果你提前已经用酒米打过窝子了,就没必要开饵时再加酒米了。如果你只是临时决定去钓个半天鱼,不打算打窝子,可以考虑往饵料里面加适量酒米,增加留鱼时间。只是这个适量学问就大了,一般安装一份饵料一杯水的比例只能往里面加二十分之一的酒米就行了。这个量对拉饵的形状和状态的影响是很小的,否则拉出的饵料看似裹满酒米,实际上诱鱼效果非常差,反而本末倒置,多此一举。
决定要不要加酒米的另一个关键因素是由目标鱼决定的,如果你的目标鱼是鲫鱼,而且是大板鲫,就可以考虑加入适量酒米,如果目标鱼是其他鱼种,就完全没这个必要。就算是半斤以下的小鲫鱼都没必要加酒米,加那点酒米未必能留住鱼,反而让饵料的雾化效果不如之前,小个体的鲫鱼或者翘嘴、白条等都是抢食很猛的,雾化好才能快速诱鱼进窝。
综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大致的结论,饵料里面能否加酒米取决于你是否之前打过窝子,即便没打过窝子需要一点酒米来留鱼,那也是加很少很少的量即可。加了酒米既能像以前一样拉出的饵团饱满还要附钩性强,最好饵料盆里接点水,把双饵放进去看看雾化效果,确定不影响饵料状态再去下竿垂钓。关于这个话题各位大师有什么不同意见欢迎评论区留言。
很多钓友习惯在开拉饵时,在饵料里面加上小米,这样即便饵料入水雾化完以后,酒米也会散落在钓点周围,从而增加留鱼时间,然而这个操作真的能达到钓鱼人想的那样吗?加酒米起到的是积极作用还是消极作用呢?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这个问题。首先要说的是开拉饵时,往里面加小米一定
冬至,二十四节气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标志着今年快要过完了,天气这么好,一看钓鱼指数70多,又是周末无事的一天,是时候出发钓鱼了,这个天其实不好钓,但还是要坚持泡下漂,万一有不正经的鱼要来吃呢,出发。问下下附近的钓友,都说最近空得多,不想去,宁愿在河边晒晒太阳,聊
最近的两次作钓,由于每天都刮四五级的西北风,大叔不得不选择比较避风的奶翘秘密基地解毒,虽然每次收获的鱼是不少,但没有一尾是目标鱼,也没有一尾超过一两的,手感差了些,所以联系了钓友徐胖胖,周末约战,顺便介绍个新钓点给大叔,徐胖一口答应,并且还摸黑去打了两个隔夜窝
【基本情况及作钓过程】礼拜天跟亮亮大师约定好,礼拜一早上继续作钓!这不,刚过七点电话就来催了,已经在小区门口等我了,钓个鱼比上班都积极!穿衣服洗脸刷牙15分钟搞定,带上干粮就出发了,毕竟一直让别人等着不好吧!在车上打开APP看了一下天气,没风不算冷!到了河边已
野钓环境水底复杂,不会像鱼塘那样是平底的,很多地方不仅不是平的还是斜坡,对于很多新手朋友斜坡调钓是难点,因为第一步找底都不好找,往前抛一点深了看不清漂目,往近抛一点浮漂又立不起来了。碰到这种情况是换钓点还是坚持钓呢,下面就来聊聊这个话题。对于新手朋友平底调漂可
有句话叫一寸长一寸强,这形容的就是鱼竿,野钓环境鱼胆小谨慎,不敢靠岸,所以选择长竿要比短竿的鱼口好一些。长竿固然上大鱼的概率大一些,可是太长就会又另一个问题,看不清浮漂信号,特别是对于近视的钓友更是如此。浮漂调的再灵敏,你看不起也是毫无意义。那应该怎么解决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