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在自然水域中做钓,很多时候,都会有走水的现象出现,不论是大到江河湖泊,小到一野塘沟渠,走水有快有慢,太急的水流一般情况下不太适合正常垂钓,当然也有很多大师级别的特别喜欢垂钓这样的水域,另外还有喜欢钓闷竿钓的朋友,也是比较钟爱这类水域的,但是对于绝大多数的普通钓友来说还是喜欢找一处水流平稳的水域来做钓,这样的水域垂钓起来就简单多了,正常的台钓程序走着就OK了,但是很难避免有走水的钓点被你钓到,其实,很多时候,有走水的水域,鱼情反而会更好,只是就是苦于很难找到适合自己垂钓的方法,所以很多钓友都敬而远之。
针对走水该如何做钓的帖子我之前写过了,今天就不在此赘述了,今天主要是想和刚入门的钓友朋友聊聊在走水的状态下,如何判断浮漂准确的吃口信号,我说的未必全面,不足之处请大师们补充指正,不喜勿喷!
今天我着重和钓友们探讨的是在轻微走水下怎么判断鱼吃饵后给到浮漂的准确的信号,在此我还要强调一下什么叫轻微走水,轻微走水的概念就是,不能按照正常的台钓程序进行的,比如采用大跑铅钓法,小跑铅钓法,8字环轻触底短子线钓法,还有我一直比较喜欢采用的一钩子线上裹铅皮,相当于双铅钓法等等…
如下图中裹着铅皮的是子线中长子线的那根,采用这样的做钓方法,可以保证浮漂到位后可以因为子线上的铅皮把钩饵定位在准确的钓点中,不至于被水流冲走,同时这样的双铅钓法,保证了另一根子线的灵敏度,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一般轻微的水流是不会轻易的就把浮漂推倒或淹没掉的,正常情况下,待我们抛饵入水后,浮漂到位能保持在指定的钓点位置保持正常的浮漂状态在一分钟以上就可以了。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水流的原因以及水底暗流涌动的情况下,我们往往在看着浮漂慢慢的就黑漂了,或者又慢慢的顶了几目起来,在这种情况下很多新手钓友都会以为是鱼口信号,所以导致每次提竿都是空竿的现象,其实像这种情况下,我一般采用的都是首先抡竿抛饵下去后浮漂在水中的时间要控制好,比如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你可以守个1分钟或者两分钟,时间一到就提竿挂饵再次抛投,在这样的有序的频率下,第一,我们不用等到浮漂是否被水流淹没而出现的假口现象的误区,同时在浮漂还直立在水面上的时候也可以更好的判断真正鱼口给出的信息,第二个就是如果浮漂刚到位后由于水流等原因,浮漂就有出现倾斜迹象的时候,如果在这个时候,有鱼吃饵的话,它呈现出来的浮漂信号是不会慢慢的淹没下去的,他会有一个突然的下顿或上顶的浮漂信号,接着才会是黑漂或者上顶两目后又慢慢的下顿下去,除此之外还有包括小鱼闹的时候,它们给出的一般都是火箭口,都是下顿上顶都是嗖的一下这样很快的表现,这样的口基本都是小鱼闹窝的现象,所以在走水的时候我们首先要掌握好时间规律以及水流急缓情况,以便可以更好的控制浮漂在水中的最佳时间,同时也是保证了最清晰的鱼口给出的准确信号。
关于走水中判断浮漂准确与否的问题我暂时就先讲这么多吧,不足之处,我再学习精进。
祝大家垂钓快乐!!!
大家都知道在自然水域中做钓,很多时候,都会有走水的现象出现,不论是大到江河湖泊,小到一野塘沟渠,走水有快有慢,太急的水流一般情况下不太适合正常垂钓,当然也有很多大师级别的特别喜欢垂钓这样的水域,另外还有喜欢钓闷竿钓的朋友,也是比较钟爱这类水域的,但是对于绝大多
今天下午打窝比较早,一点半左右就打上窝子了,到两点半以后窝子里的鱼才开口。大约一个小时钓了16条板板,鱼口真的不错,直接钓美了。没想到领导突然安排紧急任务,不得已就离开了钓场。三点半离开的,快四点半了才回到家里,赶紧再把鱼桶竿子什么的拿上,到后面环城水系去看看
缘起,十几年前某位大师在一野河深处垂钓,随手撒米成窝,半日B护!然鱼之鳞竟全无矣… 遂而惊呼道:“尔等抢食吾米,众鳞皆挤掉矣!”故由此得名!这个秘密我一直守口如瓶未曾告之于人,今日和盘托出,揭秘挤鳞米的传统制作流程,关注我的钓友朋友们享福了,他日一统江湖轻松B
野钓环境,经常能碰到各种问题。相信很多新手钓友在野钓过程中经常遇到某些问题,这些问题一来影响垂钓体验,二来影响自己的鱼获。最终无奈只能打龟而回,下面我们主要看看常见的几个问题及其解决办法。第一点,走水在江河里面钓鱼,难免都会遇到走水的情况。有些走水可能浮漂稍微
鱼钩怎么绑才能更牢固,不会切线跑鱼呢?呵呵兄弟,你想多了~跑鱼这个事儿不是一个鱼钩能左右的了的!和你的遛鱼手法、线组搭配、线的质量…等很多因素有关。其实这个绑钩子主流的绑法就那么几种,牢固程度上也是大差不差的,主要还是要看你绑钩的手法,和过程中的一些细节有没有
鲫鱼在我国大江南北都分布广泛,而且鲫鱼耐寒能力也强,所以除了夏季鱼儿活性高时可选择的鱼种多一些,其他季节基本都是钓鲫鱼多一些,我说的是北方地区南方没钓过不了解。尤其是现在这个深秋季节里,钓友们出钓时鱼货不尽相同,有的收获颇丰有的鱼货惨淡,鱼货多的原因差不多都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