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两天传统下来,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呢?
初来乍到新的钓点,第一天可能会发现鱼情的好坏,给口的情况,以及钓位的想法。
到第二天,就想着钓位选择的特殊性,钓法的转换,窝里鱼情给口的情况是提逗还是逗钓?
说到底就是一天比一天要好,一天比一天熟悉这新的钓点,一天比一天会了解鱼情的实际情况。
也就是说,不管是新的钓点还是老的钓点,主要目的以找到鱼道,以鱼情为中心,历经磨难,想法设法,对症下药,方可更进一步。
转眼之间,新的一天又到来了,新的钓法,想法,又有很多,但不可能在这短暂的一天内完成。
深秋温度不定,有的地方口很好,有的地方一口没有,到底是温度不稳定影响鱼情,还是有其它原因在里面呢?这个恐怕只能让自己通过实践去证明它了吧。
菱角塘,菱角叶已经开始腐烂,稀稀疏疏河面铺满,三个窝几乎没有上一条,下图这条还是半路接口所得。
太阳出来,温度升高,腐烂的菱角叶底下全是吧嗒嘴在啃食,所以立马找到原因,不是没有鱼,而是时机还未成熟,等菱角叶全部腐烂,整个河面变成光水面,那肯定是个绝佳的机会,希望这天赶紧到来。
既然吧嗒嘴很多,鱼情不好,立马换钓点。正所谓东边不亮西边亮,适当的换个环境可能有不一样的惊喜。
一大早,温度还没上来。
清晨的一缕缕阳光,缓缓的映射在整个河面上,本来河面上烟雾寥寥(温差引起的,水温高,外界温度低,你懂的),就仿佛在一个难以想象的地方,当太阳光慢慢照射着,雾气也开始渐渐消散。
原本模糊不清的景象,瞬间露出它们的真面目,所以说很多美好的事情,事物,生活感悟就在身边,只是需要你自己去体会,身临其境的感觉就是令人心旷神怡。
打完窝,原本风平浪静的河面,也随风起舞起来,东南风着实让人不自在,风大浪大都不怕,关键是人拿杆与风对抗实在吃不消,没办法,只能随机应变,顶风作案,从新打窝。
借此机会,谈谈个人有风有浪时作钓时的一点点小小的经验。
第一,钓位选择及打窝方向。
①,选择钓位,可以顶风选择几个窝点,窝的距离不要离的太远,一米左右方可,目的两窝同时进行,拿杆的手法与风的方向几乎不冲突,人比较舒服。
②,选择钓位,也可以顺风选择多个窝点,这里窝点的选择不受影响,正常选窝,但自己要注意打窝的位置,顺风打窝不精准,自己要把握好具体方向就行。
③,选择钓位,更可以意思与风向侧一点选择一个钓位(不是侧顶风,是侧顶风偏向顺风的那个最小夹角)这里指的是一个,独一无二的,如果自己没有感觉选择好,可以把鱼竿全部抽出来,找与风向侧面最小的那个点打窝。
第二,七星漂看法。
①,远距离看七星漂确实是一个盲区,这里就要从七星漂开始选择了。
一,尽量远高光高亮的那种(如,老手圆柱形000号的,我常年使用,其他品牌的我也用过,如阿酷的,但有个弊端,适合水域干净的地方,有水锈,水质不好,脏东西会吸附在漂上,观察力会下降,我不是说阿酷的不好用,是特殊水域特殊对待)。
二,七星漂长度直径的选择,这个要看你用的什么钩型了,我一开始用老手00号11毫米×4毫米配5号海夕朝天钩,抓口不是很稳定,现在一直用老手000号9毫米×3毫米配5号钩,明显有变化。钓无定法,每个人的习惯不一样,因人而异吧,我所说的只是自己的想法,你的想法看法可能就不一样了。
第三,风大浪大,远距离如何看清楚漂向及抓口情况呢?
一,七星漂的漂距一定要调到理想状态,间距不要太长,抓口不好易跑鱼惊窝,特殊情况一般我会调到越近越好,也不能太近,大概两颗尾头相距3到5公分吧,但一定要试水,目的是要有一颗刚好入水一点,顶漂看的清,拖漂也明显。
这里可能会说,浪大怎么能看清楚呢?风大浪大其实是件好事情,下钩入水水面没有波纹,避小杂鱼,其实真正能看清楚漂向的就是浪花起的作用,浪花一上一下,起伏的时候刚好清晰看清楚入水的那颗漂,下去的时候就看不到了,反复重复着,当鱼顶漂时可能就是浪花刚过或者下一个浪头刚来。是吧?
最后一点,就是中鱼了,该如何避免惊窝,就一点很简单,中鱼时,瞬间迅速拉离窝点,越快越好。
深秋温差大,出行要注意保护好自己,多添件衣服,身体健康第一,钓鱼第五吧。
连续两天传统下来,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呢?初来乍到新的钓点,第一天可能会发现鱼情的好坏,给口的情况,以及钓位的想法。到第二天,就想着钓位选择的特殊性,钓法的转换,窝里鱼情给口的情况是提逗还是逗钓?说到底就是一天比一天要好,一天比一天熟悉这新的钓点,一天比一天会了
五柳岛十多米的码头上每天都是人挨人象赛场,每个人都是用各种窝料狠不得把河里的鱼都诱引到自己的窝中去,所用饵料更是千奇百怪各显神通,这段河里的鱼不仅食物丰富只要游到这里都饱餐一顿,也把这里的鱼儿惯得口刁难钓,鱼口也是乱象百出很难钓了。好长时间沒去那里了,今天的天
今年的雷强可能要说再见了,特殊时期,疫情当下,十一放假五天都没得回去,没办法,雷强最终以31尾收尾吧。收拾好装备,收拾好心情,来年再战吧!连续几天的降温,熟悉的钓友告诉我一个大河面,钓的人很多,他说就要看的技术和运气了。初来乍到,河面的确有点大,这不我心中所想
青山不老我不闲,一生忙碌为油盐;风风雨雨几十载,已是黄土埋胸前;我笑青山颜不变,青山笑我已暮年;如牛到老不得闲,闲时与山共长眠!不得不感叹人的这一生为了油盐柴米而忙碌着,期盼着闲时能多到青山绿水垂钓,又因家庭琐事而困扰,留给我们这些钓鱼人垂钓的时间真的太少了!
今天我们来聊一聊小跑铅这种钓法,看看这种钓法适合那些鱼情,是如何调漂的又和其他的钓法有啥区别。记得刚学钓鱼不久有一次在河边玩,旁边的一位年纪大些的钓友每次都上鲫鱼,而我这边却都是白条麦穗,很奇怪,隔得距离也不远,这差距咋就这么大呢……忍不住请教了这位钓友,问他
各位钓友们好,钓友们吉祥。赶往钓位中。(以前的帖子好多钓友要地点,一一告知大概地点,就这荒野漫地的,准确地点没法说,外人找都找不到,况且小河沟并不长,应该钓哪都一样)还是小河沟老钓位。竿子浮漂依旧,就不赘述了。这次是有目的而来,依稀记得还是去年吧,平台搞了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