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漂的调钓对于每一个钓鱼人来说都是必修课,浮漂就是我们钓鱼人的眼睛,钓鱼玩的就是钓手通过浮漂的传递信号对水下鱼情的掌控。能不能更加精确的抓住鱼口,主要就体现在钓手能否调好浮漂的比重。懂调漂的钓鱼人,觉得调漂不需要那么复杂,合适就好。不会调漂的人,总会纠结调几钓几,对调钓只是生搬硬套。偶然的一次合适就会死守不放,就认为这样调钓就很好,只会认死理,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那应该如何正确调漂呢?
一、底栖鱼调漂法
这种调漂法应用是最广泛的,主要是针对底栖鱼类,鲫鱼、鲤鱼、黄辣丁、鲶鱼等。这个调法很简单,不用去考虑各种不同水清的调几钓几,不用去考虑子线弯曲程度。
1、先将浮漂拉到距离铅皮很近的地方,只要这个距离小于水深即可,不需要抛太远。抛竿到水中观察浮漂剩余目数,修剪铅皮到浮漂露出水面一点或者一目即可。这就是调平水或者叫调一目。
2、上钩挂一块小铅皮,抛竿到实际钓点后,将浮漂拉到露出水面2、3目即可。这样就是钓目,钓2、3目。这样调漂无论是搓饵还是拉饵目数都会很稳定,除非水底不平。
鱼情决定钓目,钓目是浮漂露出越少越灵,露出越多越钝。这样我们就能很好的根据鱼情来选择钓目了。有顿口钓不到鱼,就上拉浮漂,让浮漂露出更多,直到能见到动作钓到鱼为止。
浮漂动作小,甚至抬杆换饵时发现挂到鱼了,那就是过钝,那就下拉浮漂,直到能看清动作。
这样,最简单的使用调漂方法就完成了,在这个阶段不用去考虑子线弯曲程度,实实在在钓到鱼才是正经事。随着钓鱼的时间长了自然而然就明白道理了。就不用被枯燥的理论困扰。
二、全水层调漂法
全水层调漂法适合鱼种丰富,底层、中下层、中上层鱼种较多的水域使用,一次调整浮漂之后,可以自由切换水层,无需重新调整。
同样是将浮漂拉到距离铅皮很近的地方,只要这个距离小于水深即可,抛竿到水中观察浮漂剩余目数,修剪铅皮到浮漂露出水面11目以上,就调漂完毕了。
这种调漂法无需刻意找底,想钓底饵料搓(拉)大一些,想钓浮就饵料小一点,比重轻一些即可。因为现在的商品饵料一般比重下可以压下4、5目左右,直接将浮漂拉到想要垂钓的水层,挂饵直接垂钓即可。
另外,这种调漂法不建议使用过大吃铅量的浮漂,容易造成饵重无法压下太多目数,造成很难钓底,2克以内的吃铅量的浮漂比较适宜。这种调漂法如果底钓鲫鱼类没有鱼口,发现有中上层蹭线或者撞漂,可立即下拉浮漂到适合水层进行钓浮、钓水皮,控制一下饵重即可。南方很多钓友都喜欢这种方式,鲫鱼没口翘嘴开口的话,立刻就可以改换水层,如果是第一种调漂法还需要修剪铅皮才可以做到。
这种调漂法最大的一个弊端就是有水流的地方走漂过快,需要根据情况斟酌使用。
这两种调漂法是最直接的调漂方法,意图就是不干扰新手钓友的思绪。随着钓鱼次数增多,有经验了,会判断鱼情,再来了其他调漂方式。
浮漂的调钓对于每一个钓鱼人来说都是必修课,浮漂就是我们钓鱼人的眼睛,钓鱼玩的就是钓手通过浮漂的传递信号对水下鱼情的掌控。能不能更加精确的抓住鱼口,主要就体现在钓手能否调好浮漂的比重。懂调漂的钓鱼人,觉得调漂不需要那么复杂,合适就好。不会调漂的人,总会纠结调几钓
钓鱼总是钓不到,总是比别人钓得少。在垂钓中自己漂相少,而旁边的钓友下竿就有口。出现这种情况不是水底没有鱼,而有可能是你调漂不对路。这时候应该是检查自己的调漂,是否是调漂不对?那么今天我们一起分享调漂的步骤!1、找底找底是调漂当中的第一步,找底是为了钓位水深。那
调漂是台钓技巧中最难掌握的一个,因为台钓的调漂方法比较多,步骤也不完全相同。但是不用着急,调漂虽然方法多,但是最好先学会一种,精通了一种,其他调漂方法也就触类旁通。一、铅坠找底找底永远是调漂的第一步,不管调漂是何种方法,因为找底是为了确定半水深度,为了确定水深
话说钓鱼,有时好像不是在钓鱼,就是想享受钓鱼这个过程!调漂这个事,在台钓方面是比较重要的!渐渐越是习惯有浮漂的钓法!野钓时,会经常遇到一些杂乱漂相,谁都有遇见过调乱的时候,如果在于钓,还是好好研究研究,要无所谓呢,当然等死口!都说绑钩32种方法,调漂也32调!
都说浮漂是钓鱼人的眼睛,可以判断鱼儿在水中吃饵动作,并根据浮漂反应出来的信号,把握提竿时机。一般情况下漂相常见的就是顶漂,顿口和黑漂,还有其它晃动,点动,移位等不常见漂相。漂相不同,是由于不同鱼儿进食动作和调漂方法不同导致的。以浮漂调漂为悬浮为例,调整好的浮漂
夏季野钓自然水域,鱼情变化大更加复杂多变,而鱼儿就饵主要靠浮漂传递信息,鱼讯判断准确与否与调漂自然有很大关系,但是浮漂选择是否合适也是关键因素,今天咱就聊一聊关于夏季野钓浮漂选择的注意要点,仅供参考!一是根据鱼的吃口来选择浮漂大小。以鲫鱼为例,一般夏季吃口猛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