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温度不断升高,野钓是越来越难钓,鲫鱼的习性毕竟是耐寒怕暑,目前的鲤鱼更是少之又少。最近各大平台全网都盛行钓鲢鳙,毕竟在这个天气越来越热的时节,只有可爱的鲢鳙陪伴着我们度过钓不到鲤鲫草的日子。
一、鲢鳙的习性
鲢鳙是白鲢和花鲢的合称,是两种不同的鱼种,由于觅食习惯和体型非常像,所以经常鲢鳙不分家,一起垂钓。鲢鳙属于滤食性鱼类,跟我们常见的鲫鱼鲤鱼这些在吃食动作上完全不同,一般鱼种是吞或者吸,鲢鳙是“喝”,一个“喝”字就非常形象的说明了鲢鳙的吃饵动作与众不同,导致钓法和用饵也与众不同。鲢鳙属于开口晚,停口早的鱼类,最适合垂钓的水温是18-30度,水温越高活性越高。所以很多钓友在夏季早晚钓鲤鱼鲫鱼这些,中午其他鱼停口了开始垂钓鲢鳙。
二、钓组装备
鲢鳙生长迅速,个头大力量足,我们经常遇到的都在3-10斤左右。所以鱼竿的选择偏硬为宜,至少7.2才保险。推荐主线2.5左右,子线1.2-1.5左右。由于垂钓鲢鳙以钓浮为主,所以浮漂应该选择浮力稍大的浮漂,重心低翻身快的最佳。鱼钩不宜过大,跟相同体型的鲤鱼和草鱼相比鱼钩可以稍微小1-2号,目的是为了鲢鳙更容易把鱼钩喝进去,钩条粗为宜。
三、天气和钓位选择
鲢鳙在适合的温度下始终是开口的,就算天气闷热对鱼口影响也不太大,所以高温天气不管是晴天还是阴天都适合出钓。不过由于鲢鳙饵料的特点,大风天不利于垂钓,原因在于无法形成诱鱼带。下雨天虽然不影响鲢鳙的开口,但是钓鲢鳙主要抓小顿口,下雨会导致看漂困难,所以不建议出钓。
鲢鳙的嗅觉十分发达,所以在钓位的选择上首先是选择合适的水深,然后选择顺风和侧风垂钓,通过打窝把鲢鳙吸引到窝点。理论上说,鲢鳙一直处于水中上层成群觅食,不存在所谓固定鱼窝的概念。
四、用饵和窝料
虽然鲢鳙这种鱼类有着一定的耐热性,但是这并不是说在夏季总是能够成功垂钓到鲢鳙。在夏季想要顺利捕获鲢鳙,必须要在饵料的选择上下功夫。一般来说,鲢鱼这种鱼类是比较喜欢酸味和臭味的,因此垂钓者在已经配制好的饵料上还要另外添加一些酸性的和臭味的东西,以便可以吸引到鲢鱼的注意力。窝料在味型上注意酸臭的味道,形状上注意细粉状则可。
对于垂钓鲢鳙来说饵料状态十分讲究,必须用细粉状雾化好的饵料。如果配制出来的饵料在入水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面都不可以迅速雾化的话,那么其诱鱼的效果可能就会大打折扣。只有垂钓者使用的饵料可以在入水之后短时间之内就雾化的时候,其才可以利用其饵料的雾化性来吸引到鲢鱼的注意力。
五、垂钓技巧
1、子线要长,40厘米以上都很正常,原因在于长子线有利于饵料缓慢下落,形成比较实在的诱鱼带。
2、钩间距要大,10厘米不算多。
3、调漂上要钓浮,从离底钓一直往浅水找口,直到找到鱼口位置,还有鱼层一直是变化的,垂钓水深需要不断调整。
4、垂钓的时候上钩挂饵下钩空钩,这样上钩的饵料向下雾化会包裹到下钩,鲢鳙在下面喝饵的时候很容易把鱼钩喝进去。
5、浮漂翻身要快,有助抓鱼口,鲢鳙的口基本都是很小的顿口,所以看漂需要仔细些。
三伏天,温度不断升高,野钓是越来越难钓,鲫鱼的习性毕竟是耐寒怕暑,目前的鲤鱼更是少之又少。最近各大平台全网都盛行钓鲢鳙,毕竟在这个天气越来越热的时节,只有可爱的鲢鳙陪伴着我们度过钓不到鲤鲫草的日子。一、鲢鳙的习性鲢鳙是白鲢和花鲢的合称,是两种不同的鱼种,由于觅
鲢鳙是鲢鱼和鳙鱼的统称,俗称白鲢和花鲢,两种鱼长得有点像,而且习性非常相同,所以钓法几乎没多大区别。很多钓友不太喜欢垂钓,但是也有不少钓友喜欢钓鲢鳙。到了仲春,气温开始回升,也到了鲢鳙开口的季节了。在春季很多钓友还是把目标定在鲫鱼、鲤鱼、草鱼青鱼这些鱼种,鲢鳙
喜欢钓大物的人应该都明白,鲢鳙属于滤食性鱼种,同时也被钓鱼人誉为“水中的清洁工”。虽然初夏的气温并不是很高,天气也并不热,但只要按我说的钓,用完以下这5招,保你开启爆钓模式,并且钓一次爽一次,就算有青鱼也不想钓。1、合理搭配好钓组,防止断线跑鱼虽然鲢鳙鱼在水中
鲢鱼(拉丁学名: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为辐鳍鱼纲鲤形目鲤科的其中一种,别名白鲢、跳鲢、水鲢、鲢子等。本鱼为初级淡水鱼,栖息于江河、水库及湖泊的上层水域,性急躁,善跳跃。属杂食性,主要以浮游藻类及有机碎屑为食,也吃浮游动物。如
对于钓鱼爱好者来说,鲢鱼和鳙鱼都不是很陌生的鱼种,同为四大家鱼,是我国渔业者养殖的重要经济鱼种,而且野生环境中也有不少出没,因为手竿钓鲢鳙拉力够猛,着实有些钓鱼人很喜欢用手竿作钓,但是,手竿在怎样的环境、怎么方法去钓它呢?下面我们一一分析一下:1.垂钓环境选择
夏天和中秋前后是钓鲢鳙的最佳时间。但是如果到了冬季我们想钓鲢鳙的话还可以吗?无疑是可以的,就连查干湖冬捕捕上来的鱼大部分都是鲢鱅鱼,只是垂钓的话鲢鱅会开口更少了。我们在秦岭淮河以南的钓友还是可以垂钓到鲢鱅的,特别是南方地区,冬天时候中午的温度钓鲢鱅非常适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