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在休闲野钓时肯定碰到过这种情况,我们正在聚精会神的观漂等口,旁边过来一位钓友向你一通“查户口”似的发问:啥时候来的?鱼获咋样?用的多长的竿?用的多粗的线?钓的多深?用的什么饵?钓的什么鱼?……这时候如果我们钓的还不错可能会和这位钓友寒暄几句,如果我们今天鱼获不佳,回答这一系列的问题心情就会更加烦躁,不回答他又显得非常不礼貌,搞的气氛非常的尴尬。换位思考一下,当我们去到一个陌生的自然水域作钓时问没问过其他钓友这样的问题呢?我相信绝大多数钓友都问过。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今天我就和大家聊一下不用“查户口”,只用十分钟就可以得到你想要的所有鱼情水情的信息,避免陌生水域垂钓走弯路。
一、垂钓时长信息
当我们来到一个陌生的水域作钓,遇到了其他钓友,如果他是轻装简行就说明他应该是当天来的。反之有各种炊具,各种生活垃圾,户外帐篷等则说明这位钓友是在此垂钓至少一天以上了。
二、鱼获情况
观察钓友有没有下鱼护即可,具体鱼获数量我觉得没有必要去详细了解。因为我们想要了解的只是一个基本的信息,钓友鱼护里究竟有多少鱼是他之前的钓获,对你之后开始作钓没有任何参考价值。
三、渔具情况、目标鱼情况
一般情况下正常的休闲钓竿3.6米有4节,4.5米有5节,5.4米有6节,6.3米有7节,7.2米有8节,我们只要数一下这位钓友手中的钓竿有几节基本就可以得知他用的是什么尺寸了。当他抬竿换饵的时候我们观察一下他使用的浮漂、鱼钩大小就可以对他的目标鱼种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了。比如大漂、大钩就是在钓大个体的鱼种,小漂、小钩、就是在钓小个体的鱼种。如果是玉米饵、田螺饵、颗粒饵、搓大饵,就是在钓大个体的鱼种,搓小饵、拉饵,就是在钓小个体的鱼种。
四、作钓水深
以钓竿为标尺,一般钓竿一节长度约为90厘米左右,观察该钓友抬竿换饵时浮漂到鱼钩的距离即可。
五、钓法
通过该钓友使用的钓竿、线组、子线长短、饵料等信息,结合浮漂入水后翻身到位情况就可得知其钓法。钓灵、钓顿、钓跑铅一目了然。
六、鱼情
观察该钓友的浮漂是否有动作,短时间内是否上鱼,有没有小杂鱼闹窝都是非常容易判断的。此外如果发现该钓友身边有大量的烟头,就说明今天鱼口就非常差,或者是这位钓友的钓法、饵料、选位发生了问题鱼获肯定不佳。
以上所有鱼情水情信息我们只需看一眼,等钓友换一次饵,抛一次竿,观察他的浮漂几分钟就完全可以得知。而且全部都是真实的信息。通过观察我们就可以制定自己下一步的作钓计划,是钓还是走,是根据该钓友的方法作钓还是扬长避短进行调整,我们自己心里就有数了。
总结:
俗话说钓无定法,我们每一次垂钓都是一次学习的过程,我们每一次垂钓都会遇到不同的鱼情、水情。只有多观察,多动脑,多学习,多实践,多验证,多总结才会让我们的钓技有快速的进步。
当我们在休闲野钓时肯定碰到过这种情况,我们正在聚精会神的观漂等口,旁边过来一位钓友向你一通“查户口”似的发问:啥时候来的?鱼获咋样?用的多长的竿?用的多粗的线?钓的多深?用的什么饵?钓的什么鱼?
理顺野钓步骤助你轻松好鱼获作为一名钓鱼人,来到水边都会难掩激动之情,尤其是第一次前往一个陌生的水域作钓,内心中莫名的探索欲和征服欲都会让我们格外兴奋。选钓位、卸装备、整理渔具、开钓……但是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问题:一次野钓换N次钓位?肯定有!
关于作钓,与其相关的很多方法和技巧,都是需要我们不断的去进行学习和掌握的。但是在我们进行野钓的过程中,经常会充满着很多不确定和不安的因素,这些因素通常会在某一作钓的时间内,需要我们结合作钓的具体情况,应对一些比较复杂的局面。今天我们就来给钓友们分享一些野钓时,
在我们进行野钓的时候,小鱼闹窝可以说是最常见的现象之一了,而钓鱼人该如何才能避免小鱼闹窝,也一直是很多钓友所讨论的话题,在春季由于温度比较低,小鱼的活性也大打折扣,但是夏季一到,随着温度的不断回升,小鱼的活性也大大提高,因此闹窝的频率也大大增加了。今天我们就来
野钓作为钓友们选择最多的作钓方式之一,也是深受钓友们所喜爱的,但是也经常会面对很多地形复杂的情况,不管是水体的深浅,还是附近出现障碍物或者面对一些大风现象。对于我们的找底和调漂来说,都是比较复杂和困难的。今天我们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些找底和调漂的应对技巧和方法。一
立夏已过,随着温度的逐渐升高,很多钓友也都开始投入到作钓的浪潮中来。但是温度的升高,也让很多钓友对此感到差强人意,因为最终的鱼获不增返降,别的钓友鱼获满满,自己这边趋势鱼获寥寥。那么针对这种高温的现象,我们又该如何进行作钓呢?一 高温天气钓早晚五一期间很多钓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