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野钓还是黑坑,钓鱼的话我们都很期望能够达到连竿的状态,但实际上来说想要从开始到收竿都一直维持连竿的状态,这并不太现实,尤其是鱼很难钓的冬季。而很多钓友在遭遇停口以后都不得不面对,是要调整钓组还是饵料状态这样的抉择,而实际经验通常告诉我们,如果不及时进行调整的话,在之后的短时间作钓里很可能就很难上鱼了。那么我们该如何进行应对呢?下边我们就来分析一下。
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分析,因为导致鱼停口的原因也并不止一种。首先比较常见的就是窝料对周围的鱼的吸引已经接近饱和,这时我们想接着发窝的话就需要到更远的位置,来吸引该区域的鱼儿进窝。另外还会遇到一些老滑鱼,线组灵敏的话抓口也比较困难。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大鱼已经进入鱼窝,但是之前的钓组对于大鱼来说,饵团雾化情况较大,从而导致饵团的体积不够或者离水底较远。而针对这几种情况我们需要选择不同的方法进行应对。
一 我们需要提前进行补窝、续窝
如果是窝料的原因造成鱼停口的话,这一般是能看出一些端倪的,例如从刚开始的1~2分钟上一条鱼,然后是2~4分钟,然后3~5分钟上一条鱼,这种情况的话很有可能就是窝料被吃完造成的,或者是进窝的鱼的数量变少了,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我们进行及时补窝,但也不一定要紧挨原来的钓点,距离的话不超过2~3米为宜。
二 针对滑口鱼现象,进行线组的调整
鱼类的话一般会有从众的习性,一般情况下很容易形成鱼群进行集体觅食,而滑口鱼一般就是生口鱼钓得差不多的情况下出现的,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可以从鱼漂的漂相上进行判断,如果在连竿的过程中突然出现,鱼口变缓、变顿、而浮漂的讯号越来越小、比较杂乱琐碎等现象,这个是时候就需要我们及时调整线组,把浮漂的目数调低,尽量能够让钩饵接触到水底,这样的话可以有效地过滤掉滑口鱼产生的伪信号。
三 大鱼进窝,要及时修改调目
一般来说,当大鱼进到窝子里的时候一般是很突然的,当然也不能对这种现象进行一概而论,但是当体型较大的鱼进窝的时候这种现象一般是比较明显的。而这时我们就应该及时修改调目,因为对目标鱼来说,当较大的鱼进入鱼窝以后,而我们之前的饵团这时就会相应变小,很难匹配,因此当大鱼吞食后可能并未成功刺鱼,甚至钩饵还会被吐出来。因此,当大鱼出现后,我们最好吧调目整体增加,不然的话钓组就会变钝,很容易错过大鱼的吃口,因此我们最好采用调高钓高的方法,从而来改善鱼的抓口。
不管是野钓还是黑坑,钓鱼的话我们都很期望能够达到连竿的状态,但实际上来说想要从开始到收竿都一直维持连竿的状态,这并不太现实,尤其是鱼很难钓的冬季。而很多钓友在遭遇停口以后都不得不面对,是要调整钓组还是饵料状态这样的抉择,而实际经验通常告诉我们,如果不及时进行调
冬季对于很多钓友来说都是比较无奈的季节,很多情况下的出钓不是有口却拉不上鱼,要么就是没有口,鱼却已经将饵料吃光了,今天我们就来教大家一些关于冬季调钓的一些小技巧,来提高自己中鱼的概率。一 用活饵钓灵 但是不用抓口冬季的话很多钓友都喜欢用活饵进行作钓,比如说蚯蚓
立冬过后经常会收到很多钓友给小编的留言,询问为什么入冬以后感觉调漂越来越困难了,很多喜欢钓灵的钓友发现,自己钓灵后并没有口,而改为钓顿后却发现是看不清上鱼的口。虽然自己真的很用心在调漂了,但是依旧没有效果,这种情况的到底是为什么呢?究竟怎样调整才是冬季正确的调
七星漂,作为一项比较传统,但是却又独具特色的调漂方法,虽然经过长时间的洗礼,但却经久不衰,依旧到众多钓友的喜爱。七星漂适用的环境相当广泛性,比如地形环境复杂,水草茂盛的区域,尤其是冬天钓草洞也是极为有利的器具。此外七星漂灵敏度较高,适合逗钓,入水轻,出水阻力也
垂钓过程中,调漂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许多钓友都会面临一个尴尬的场景,那就是垂钓1分钟,调漂1小时,这也说明了调漂的重要性。我们在垂钓的时候,有各种各样的浮漂,无论是七星漂、立漂、阿波漂还是滑漂,调漂的方式都不一样,正确掌握这些漂的调制方法,更能利于垂钓。一 线
昨天笔者给大家分享了调漂找底的上部分,今天继续为大家分享下部分,希望对初学者有帮助!三、粗找底的方法粗找底的方法很多,比如挂重铅、挂重物、挂颗粒等等。但是很多钓友发现,找到的底往往比实际的底要深。明明找底后钓两目,但挂饵垂钓时浮漂却显示的比两目要多,这种情况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