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钓友在作钓中或多或少一定都会遇到这种情况,明明浮漂出的口很漂亮,顿口、黑漂都很清晰,可就是提竿无鱼,这让很多人都十分困惑,特别是新钓友,那到底是浮漂不好还是调漂不对呢?今天就和大家分析一下空竿的可能原因。
导致空竿的原因有很多种,第一种最有可能的原因就是浮漂的调钓过于灵敏。浮漂调钓太灵敏,双钩在水底的状态有可能是一饵触底一饵悬浮,这种状态下水下有一点点动作在浮漂上都会体现出比较夸张的信号,有可能只是鱼群在钩饵附近觅食时游动引起的水流,也会使浮漂出现较明显的下顿动作,也有可能只是鱼在水下游动时候撞线而引起的浮漂动作,排除是不是这种情况的最有效方法就调高钓目,把浮漂往上捋一点,钓钝,假如还是空竿,可以再把浮漂上捋一点,适当钓钝后,会过滤掉浮漂的大部分虚假动作,直至出现实口。
第二有可能是线组使用不当,假如线组使用号数太大,鱼吃口较轻时信号传递迟滞,起竿的时候鱼有可能把吃进口的饵吐出来了,在作钓的时候应该根据水域鱼体的大小合理选择钓线的线号,别老是因为害怕碰上大鱼切线而选择过大的线号作钓,还有就是子线可能过长过粗,鱼吃饵传递到浮漂的信号也会滞后,形成空竿。
空竿的第三个原因有可能是所使用的鱼钩出现了问题,鱼钩的钩尖太钝应及时更换,钩号过大或者过小也会造成空竿的发生,粗子线用大号一点的鱼钩,细子线的鱼钩一定也得相应的用小一点的。
第四个造成空竿的因素有可能是小鱼闹钩引起的,其实有些顿口和黑漂动作速度非常快,但是动作无力,这样的漂相一般都是小鱼在啄饵,应不必理会,此时起竿必定空竿,要学会分辨小鱼闹钩和大鱼吃饵时的浮漂动作,适当放口,抓有力的顿口,这样势必会减少空竿的几率。
第五个导致空竿频频发生的原因可能就是饵料了,饵料的状态不对,比重过大或者饵料太硬的时候,作钓的对象鱼不大或者吃口较轻的季节会造成鱼想吃饵又吃不进去,这时候浮漂也会出现明显的动作,但是实际上鱼并没有把饵吃进嘴里。还有饵团过大,同样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在作钓时候一定得根据季节和作钓的目标鱼来决定饵料的状态和饵团的大小,温度较高的夏季和秋季,作钓大体型的鲤鱼、草鱼时饵团可以用的大一点,小鱼闹窝厉害时还可以把饵料开硬一点,这个季节的鱼吃口较猛,再加上鱼的体型大,都不太会出现挡口的情况,到了温度较低的季节,这一套就行不通了,必须得做出调整,饵料的入口性必须得好,饵团得搓小或者使用拉饵作钓。
造成空竿的原因可能还有其他的因素,我只是粗略分析一下几个比较可能的因素,其实空竿不可怕,有针对性的分析解决问题,上鱼就不会太远了。
钓鱼123原创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违者必究!
很多钓友在作钓中或多或少一定都会遇到这种情况,明明浮漂出的口很漂亮,顿口、黑漂都很清晰,可就是提竿无鱼,这让很多人都十分困惑,特别是新钓友,那到底是浮漂不好还是调漂不对呢?今天就和大家分析一下空竿的可能原因。
上篇我们说到如何正确提竿溜鱼,下面我们就来讲一讲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哪一些方面。现在我们主要就针对大鱼来说,不考虑小鱼的情况。(一)在选择钓大鱼时,我们在选择竿子上,要选择调性偏软一点的竿子,如果用调性硬的竿子进行垂钓,上大鱼后,一旦发生拔河,就很容易造成
在自然水域钓鱼,常常都会在不经意的时候上大鱼,但是如果你不能正确掌握提杆溜鱼的技巧,就会脱钩跑鱼,就会与大鱼失之交臂,不要觉得提杆和溜鱼很简单,能否钓起大鱼,每一个细节都很重要,下面就来讲讲这些技巧。 提杆溜鱼,如何提杆,不要小看提杆这一动作,不注意也会成
我们在自然水域作钓的时候,总是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惊喜,比如说作钓对象鱼的时候,碰到稀有鱼种偷袭啦,作钓小鱼的时候,大鱼进窝溜达啦,等等,不一而足……总是有许多的不确定性。这些意外的惊喜,我想也就是我们喜欢上爱上野钓的原因之一吧。
在冬季,钓友们最常钓的鱼种就是鲫鱼了。由于冬季鱼情的特殊性,很多新手在找准鱼窝,配好线组,挂好钓饵后,接下来就静等鱼儿上钩了。一坐大半天,好不容易来了一口,急忙忙提竿,结果由于方式不对,眼瞅着鱼儿脱钩而去或者切线而逃,在本就难钓的冬季着实令人感到扎心。那么在冬
很多钓鱼人在冬季钓鱼时主观的认为:冬天鱼口轻,鱼儿不活跃,鱼儿中钩后没有多大挣扎力,直接提竿飞鱼即可,不像夏秋两季,因而无需再进行提竿提竿遛鱼。显然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即便在冬天,倘若钓到大鱼,被钩刺疼后,也会发力挣扎的,因此此时必须进行提竿提竿遛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