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面上各种浮漂都有,包括材质,漂型,长短等各有不同,商家都快把自己的产品吹上天了。那么在浮漂选择方面有什么台钓技巧呢?
材质方面比较常见的有纳米,巴尔杉木和孔雀羽,但是现在流行材料革命,好像都有碳素浮漂面世了。好吧,我也不是什么发烧友,碰到什么新奇玩意都想去耍耍,感觉都快跟不上时代了。材质这么高精尖的话题,就留给职业钓手去讨论吧。我们就不讨论野钓浮漂选择的台钓技巧了,影响真的是微乎其微,不可控因素太多了。
漂型方面大致分为长漂身和短漂身。长漂身一般细长,短漂身较胖似枣核。也有介于两者之间的中等漂身。漂身选择的台钓技巧很简单,长漂身横径小,表面积大,故翻身后到位时间短,鱼给口时浮漂下顿的阻力也小,更加灵敏,但是漂身表面积大,风浪走水对浮漂影响较大,不适宜在走水,起风时使用。枣核漂型,长度短,横径大,表面积小,这使得它在翻身后到位时间长,有利于钓行程,由于横径大,鱼给口时出信号阻力较大,故灵敏度不及长漂身。由于其较小的表面积,其抗风浪及走水能力表现优异。中体型的漂身,性能介于两者之间,算是取了个中庸之道。
长短可为漂脚的长短和漂尾的长短。我们先来看看漂脚选择的台钓调漂技巧。漂脚的长短其实也包括了粗细。漂脚的作用主要是调整浮漂重心。长漂脚较细,短漂脚较粗,同上理论,细漂脚灵敏度优于长漂脚。长细漂脚的浮漂翻身慢,但是稳定性高,出口干脆有力,适合钓底。短粗漂脚翻身快,可以更快观察吃口,适合钓浮,钓行程。现在也有短细漂脚,增加灵敏度,用于做钓浅水和滑口鱼。漂尾的长短其实包括长短和材质。长短很简单,漂尾越长,到位时间越长,适用于做钓深水,更有利于钓行程,同时长漂尾将漂身深压入水中,可减少风浪对其的影响。
短漂尾与之相反,到位快,适合钓浅水,钓快鱼。材质可简单分为硬尾和软尾。漂尾材质选择的台钓技巧就比较有趣了。硬尾漂主要是由玻璃纤维制作,漂尾纤细,自重较大,浮力较小。这使得钓底时鱼给口后拉至黑漂所需的力气大大减少,甚至鱼轻轻一嘬,浮漂便能反映出几目的下顿,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放大效应。软尾浮漂是空心的,漂尾较粗,可更换,漂尾本身浮力较大。
故在鱼嘬一口后浮漂会迅速回尾,简单点说,鱼要想把软尾浮漂拉黑需要更大的力,若是在做钓滑鱼时,软尾浮漂可能会上下半目抖动。因此,软尾浮漂口比较实,命中率较高。综上所述,硬尾浮漂放大效应明显,适合钓慢鱼,钓滑鱼,对抓口技巧又一定要求。软尾浮漂给口真实,适合在杂鱼闹钩时做钓,此时漂相表现为连续上下抖动,若是大鱼咬钩则是黑漂。
最后是一个综合性能,吃铅。也就是台钓浮漂的最大浮力。吃铅越大,浮漂越不灵敏。因为吃铅越大,浮漂剩余浮力越大,鱼拉动浮漂所需要的力越大。但是吃铅量大可迅速穿过小鱼层,起到一点避杂鱼效果。
简单总结一下浮漂选择的台钓技巧,走水起风选粗短漂身,风平浪静选细长漂身。钓浮选短脚短尾,钓底选长脚长尾,钓行程选短脚长尾,钓浅水选细短脚短尾。钓慢鱼,滑鱼选硬尾,闹中取大选软尾。
钓鱼123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
浮漂是钓鱼人的眼睛,市面上各种浮漂都有,包括材质,漂型,长短等各有不同,商家都快把自己的产品吹上天了。那么在浮漂选择方面有什么台钓技巧呢?材质方面比较常见的有纳米,巴尔杉木和孔雀羽,但是现在流行材料革命,好像都有碳素浮漂面世了。
钓浮也是台钓技巧非常常见的一种钓法,垂钓区域相对广泛,笔者在板块的南方,钓浮时经常遇到一些极端天气,如天气阴沉,闷热的天气,这时由于水中的含氧量相对较低,鱼群会选择性的进行上浮,再通过判断钓点处鱼种的差别,进行适当的饵料搭配,找到鱼层所在的深度,就可以开始台钓
大家好,我是钓鱼之家钓友“寒江独钓雪”很高兴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垂钓心得。我们在台钓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鱼情,会遇到各种鱼儿闹窝,针对这些情况我们该用何种台钓技巧?针对不同的鱼情,我们要运用不同的台钓技巧进行鱼性探索。鱼情一:水里鱼的密度很低,目标鱼
大家好我是钓鱼之家钓友“被强煎的鱼 。”这篇我们来了解一下应用在台钓技巧中的鱼线与鱼钩型号与用法,相信很多钓友都会考虑过这个问题,特别是有选择困难证与强迫症的钓友更为头疼。我将会讲解下的各种型号的特征、优点、缺点,并且在什么时候,台钓什么鱼分别使用什么样的钩与
在上篇讲解完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鱼竿,接下来继续讲解下从一根鱼竿一张小板凳进阶到资深钓鱼人必备的装备选择。1、台钓浮漂的选择,最基本起码要有4套浮漂,分别是小型鱼漂、中大型鱼漂、底钓漂、行程漂四种,小型鱼漂用于钓鲫鱼、鳊鱼等小型鱼,特点是吃铅量少,在钓小鱼或者在
看见钓友高大上的装备时是否有心动的感觉?市场上各式各样的牌子与装备是否让你感觉难以选择?继<初学者台钓装备>后,再写一篇装备进阶篇,当一根鱼竿一把小马扎已经满足不了你时,可以看看这篇文章,当然我也并非大师,我只是想把我个人经验告诉你们,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