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钓鱼之家用户“没事野钓玩”。在玩台钓时经常看见有的钓友把鱼竿折断,那么在哪种情况下鱼竿最容易折断呢?在钓鱼过程中有的钓友将鱼竿弄断,其实并不是遇到了超过鱼竿极限钓重的大鲤鱼,基本都是因为自己操作不当而把鱼竿弄断,所以每个人还是要注重一下自己渔具保养。那么最容易出现断杆的情况有下面几种。
一、把鱼竿竿稍向竿柄位置对折最容易把鱼竿折断。这样的情况基本发生在中鱼、提竿遛鱼后,钓鱼人直立鱼竿,为了把鱼拉向自己而继续举高鱼竿,这样竿稍自然而然的沿着鱼竿向下垂直弯曲,鱼竿的通体受力不均匀只有鱼竿竿稍受力,在这个时候如果用手去抓鱼线或者鱼儿挣扎,几个力量全部都作用在竿稍上就会有很大可能把鱼竿竿稍弄断。有可能鱼并不是很大但是却竿稍断了。这是由于自己粗心大意,操作不对而引起的。我们正确的方法是提竿遛鱼之后先把鱼溜乏,提鱼上岸的时候先把鱼竿偏向一边,再向后方拉鱼竿,从而使鱼竿弯曲起来整体受力,这样鱼竿就很大程度上避免折断了。而有的人中鱼之后,握鱼竿的手没有握竿柄却握住鱼竿的中间,有的人甚至握住鱼竿的上部,这样就很容易将鱼竿折断。这是因为手握住鱼竿的中前部使鱼竿后部根本不受力,造成鱼竿整体受力不均匀,只依靠中前部受力而使鱼竿折断。
对于渔具保养应该是中鱼的之后应该用握住竿柄部分,使鱼竿受力均匀,充分利用鱼竿的弹性从容不迫的跟鱼周旋。才能让鱼顺利上岸。也顺便说说有的人中鱼之后就后退,其实这样做是不对的。提竿遛鱼时人不应该往后退而是尽量往前,这样能使溜鱼的范围扩大,等到把鱼溜乏了再后退拉向岸边。这样才能有效的渔具保养。有的时候也会碰到大青鱼,就会出现拉力超过渔具的承受范围,这样我们就可以利用失手绳来同鱼周旋,如果实在不行那只有剪断鱼线,来保护鱼竿从而防止鱼竿折断。
二、做钓过程中遭遇挂底。挂底之后有的人猛抬鱼竿,这样做也是不对的。这样做的话轻了鱼竿的接口处爆裂,重了能把鱼竿折断。我们做钓的时候遭遇挂底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先把鱼竿左右前后提提,如果确实提不上来,应该想办法用手拉住鱼线向后拉,断沟或者断线总也比断杆强吧。这样才能有效的渔具保养。有的人猛提鱼竿,就会有 很大可能造成断杆。再说一下子线最好比主线小两个号,那样遇到挂底的情况就可以断子线而保住鱼竿跟 主线了。
三、人为因素断竿。有的钓友把鱼竿乱摆乱放,这样容易人为踩断。鱼竿抽出来收不回去,就去暴力收回,也容易造成断竿。其实只要我们用毛巾弄点温水在竿结处焐热,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就很容易把鱼竿收回去了,从而把渔具保养好。
这些是我个人遇到的断竿跟渔具保养的处理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钓鱼123原创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违者必究!
大家好,我是钓鱼之家用户“没事野钓玩”。在玩台钓时经常看见有的钓友把鱼竿折断,那么在哪种情况下鱼竿最容易折断呢?在钓鱼过程中有的钓友将鱼竿弄断,其实并不是遇到了超过鱼竿极限钓重的大鲤鱼,基本都是因为自己操作不当而把鱼竿弄断,所以每个人还是要注重一下自己渔具保养
大家好,我是来自钓鱼之家的钓友“午夜爱上野钓”,我们在野钓时,钓友们经常会遇到自然条件不是很利于垂钓的场所,但往往这种场所鱼情却出奇的好,例如:运河,闸口等受潮汐、水流影响较大的地方,当水流不是很急,可以钓跑铅,或者重铅到底钓目升高,但是当水流很急,无论跑铅还
接触台钓一段时间后,一些钓友便开始有意识的了解不同材质、浮漂方面的知识,并开始不断地通过尝试使用不同的漂型,来应对特殊的鱼情。其实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说明钓友们在不断学习。今天我们要分享的内容关于浮漂的选择,其中包括:4种浮漂漂型的特点以及适应的鱼情,希望喜
无论我们是爱好台钓还是传统钓,在选择钓竿上都要下足功夫。面对野钓环境下多样的水域和鱼种,我们需要有不一样的选择,比如筏钓竿、手竿、抛竿等,以及钓鲫鱼的鲫竿、钓鲤鱼的鲤竿等。高档竿,不管是品质还是调性都是经过一定考验的,反而是中低档竿,需要我们知道该怎么选购鱼竿
多数情况下,作钓都需要浮漂,它被钓友称为“钓鱼人的眼睛”,主要负责将鱼讯快速及时传递给作钓者,进而提醒钓友提竿遛鱼。当然,在一些有特色的民间钓法中不用浮漂也是可以的,但观察鱼讯,判断对象鱼是否咬钩,何时刺鱼不也正是作钓的乐趣吗?今天我们就为大家介绍一下浮标的选
对我们钓鱼人,尤其是台钓爱好者来说,浮漂就相当于我们的眼睛,帮助我们感知水下鱼儿的动作,以便更清晰及时地了解水下情况。然而,很多钓鱼新手们都对浮标的选择有一定困惑,不会因时、因地灵活选择浮漂,导致鱼讯反馈不及时,影响钓获。事实上,在水库钓鱼、江河钓鱼以及其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