鲢鳙是夏季钓鱼时非常适合作为搏大物目标鱼的鱼类,钓鲢鳙的办法有很多。按照所使用的线组分,有单钩钓、双钩钓、团钩钓等;按照所使用的钓具分,有手竿钓、抛竿钓、插竿钓等;按照钩饵在水中的位置分,有钓底、钓离底、钓浮等。由于现在钓鲢鳙最常用的钓法是浮钓,这篇文章中,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浮钓鲢鳙的两种钓法及注意事项。
一、手竿半水浮钓
1)线组
钓鲢鳙的线组与普通台钓的线组配置思路差不多。由于鲢鳙鱼普遍个体较大,重量也比较重,最好配大钩大线和大漂。通常主线应用2.0-4.0#左右,子线应用1.5-2.5#左右的强力线,鱼钩应用新关东1#以上或伊斯尼6-8#,浮漂应用5#以上的大浮力浮漂。
2)饵料
在作钓鲢鳙鱼时,饵料的状态也是要格外注意的问题。配制鱼饵时,要特别注意饵料的雾化程度,最好保证饵料入水后能在1-2分钟内均匀化尽。饵料化尽后便可继续抛竿,直至钓点形成一个立体雾化区,这样鲢鳙才会逐渐入窝。钩饵配比大致是:40%菜籽饼+40%鲢鳙饵+15%的富含小麦蛋白的鲫鱼饵料,如老鬼2#918、速攻或龙王恨蓝鲫等,甚至直接加入白面也行。另为对饵料状态进行微调,可加入不超过5%的小麦蛋白和适量白粉。当然,这只是大概的比例,不必用量杯精确测量,菜籽饼可提前用水泡开并发酵1-2天。之所以使用菜籽饼,是为了降低垂钓成本,同时又可钓获其它鱼种,缺点是容易招来小杂鱼。
3)鱼层
无论是钓鲢鳙还是钓其它鱼种,找准鱼层都非常重要。无论钓深还是钓浅,都容易造成脱钩,影响到最终渔获。假如发现有鱼撞线,甚至水面泛起涟漪,但就是不咬钩时,说明钓深了。假如鱼星四起,鱼在下面涌动,但就是不咬钩,则可能钓浅了。此时应不断地调整钩饵的深度,每次上下来回调整5-10cm,直至找到鱼层位置。因为天气对鱼的生活影响很大,不同的季节、天气,甚至在同一天,风向、水温、水中的含氧量、水的透明度等多种因素都会使鱼改变它的泳层。夏季钓鱼时,有时能看到鱼群隐隐约约地在水面下闲游,此时应钓50cm以下,即所谓的“一漂深”。春秋季节,天气爽朗,鱼通常在水面以下60-80cm上下这一层游弋。到了深秋乃至冬天,水温较低,鱼可能在80-120cm的深度游动。当然,这只是常规判断,在水库或深水池中可能又另当别论。另外,水的透明度高低也影响垂钓效果,水混浊时可钓浅一些,水清澈时应钓深一点。总之,灵活应变才能找到鱼层,找到鱼层才会有所收获。
二、抛竿定点浮钓
与手竿钓半水不同,抛竿定点钓浮一般都用大浮漂挂饵笼。作钓时,钓友们将饵笼用抛竿抛到预定位置后固定即可。这种钓法的钓组和调钓不是问题,找到鱼层也不难,核心技术就在于饵料的雾化程度。常常看到很多钓友坐在水库或池塘边用抛竿垂钓鲢鳙,有模有样,可半天下来两手空空,问题就出在饵料上。如果饵料的雾化太快,往往鱼还没吃到,饵笼就空了,此时应加入粘合剂,减缓雾化的速度;如果雾化太慢,则会成“面疙瘩”,形成不了立体雾化区,鱼诱不来,此时应减少粘合剂,加快雾化的速度。饵料的雾化程度最好控制在入水后10-15分钟内均匀化尽为好。
鲢鳙是夏季钓鱼时非常适合作为搏大物目标鱼的鱼类,钓鲢鳙的办法有很多。按照所使用的线组分,有单钩钓、双钩钓、团钩钓等;按照所使用的钓具分,有手竿钓、抛竿钓、插竿钓等;按照钩饵在水中的位置分,有钓底、钓离底、钓浮等。由于现在钓鲢鳙最常用的钓法是浮钓,这篇文章中,我
钓友想要顺利钓获鲢鳙,一定要摄食习惯、栖息水层等多方面了解它的生活习性,这样才能有的放矢。今天我为大家分享一部分钓鲢鳙的相关技巧,这些内容也是我个人在实践中慢慢总结出来的一些作钓经验,如有不足之处,还望大家多多指正。一、鲢鳙生活习性鲢鳙又称大头鱼,主要活跃在中
鲢鳙在高温天开口好,且进食量大,但是这并不代表它在低温天不进食,只不过是鱼口比较差,作钓有点难度。现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已经进入冬季钓鱼模式,今天我们为大家介绍一部分低温天钓鲢鳙鱼的思路,希望大家喜欢!一、钓鲢鳙鱼天气冬季钓鱼时,大家都会选择气温比较稳的晴天出钓
鲢鳙鱼的生活习性和喜爱的饵料味型与常见鱼种差别很大,钓鲢鳙时一般采用钓浮。很多钓友们能钓常见鱼种,但不擅长钓鲢鳙。这篇文章中,我们就来讨论一下浮钓鲢鳙的技巧。一、选择钓点鲢鳙天生胆子比较小,不倾向在近岸处活动,大鲢鳙一般分布在水域的中央处。因此,我们在水库钓鱼
鲢鳙鱼的个体比较大,喜爱的饵料和其他常见鱼种也不太一样,因此钓鲢鳙对钓法的要求较高,对于初学钓鱼的人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这篇文章中,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在河沟或水库钓鱼时,钓鲢鳙的技巧方法。一、选对季节首先,钓鲢鳙要选择合适的季节。按照鲢鳙鱼的习性,一般是成群结队
鲢鳙喜欢栖身在氧气充足的水域,若遇到过度缺氧天气它们会集体上浮甚至有可能因缺氧死掉。除此之外,鲢鳙的摄食范围很广,尤其喜欢进食香、甜、酸、臭、腥等味型的饵料,水中的浮游生物、微生物、雾化状态的粉饵以及高蛋白腐朽物都是它们的食物。接下来我们就为大家介绍下钓鲢鳙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