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标又被称为浮漂,是台钓及竞技钓中经常用的称谓,取自枪上的准星,用来形容浮漂对钓鱼人的重要性。作钓时线组的灵敏性主要来自调漂,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就来介绍一下台钓中浮标的选择标准。
一、标尖要细
很多钓友在作钓时,都将铅坠和线组换为了悬坠和长脑线,但浮标却没有换,常常造成钓效差却找不到原因的情况。在浮标的选择中,要注意标尖要尽量细。标尖过粗会导致浮力过大,两粒饵往往连一目的浮力都克服不了,自然很难把标调得精准,有点风便总是“走标”。由此可见,台钓要素绝不仅只是简单的“悬坠长脑线”,浮标的选择也是十分关键的一环。当然,要求标尖细,也不是没有限度,因浮标制作毕竟受材料强度限制,钓鱼者看标也受视力限制。若以台钓法施钓鲤鱼,因饵团大,不必非用那种极细的标尖,前面说的半粗不细的也可用。
二、标尖要长
在浮标的选择标准中,标尖的长度也是需要考量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细苗子标标尖长度在15~20厘米。只有标尖有足够的长度,垂钓时水面上才有足够的钓目,钓鱼人才能清楚地判断钓饵的化散情况。当然使用空心标时除外,空心标苗子相对短些,一般7目左右。另外若是钓大鱼,通常情况下水都相对较深,铅坠相对要加大。铅坠轻了,一是不易准确地将钩饵抛至所选择钓点,尤其迎风侧风时。二是风大垂钓时,若标小坠轻,钩饵难以在所选择钓点定位,容易随风移位。三是钓钩入水后下沉慢,易在钓鲤鱼时被小鱼半途截食造成饵未落底就空钩的现象。
三、浮力要够
浮力也是浮标的选择中的一条重要标准。如果我们在作钓时加大了铅坠,那么就同时要配上浮力较大的浮标,保证钩饵有较为理想的沉速,这一点在2米以上水深垂钓时尤为突出。有人担心标大了会不灵敏,实际上我们在调漂的时候,无论使大标小标,只要调漂调得精微,调到重力浮力均衡,灵敏度是不会有太大差别的。竞技钓手为能对付水深水浅、大中小鱼、气象变化和咬钩口讯等各种各样不同情况,往往要配备从小到大的浮标各一支。当然要想真正做到“应手”,一套标还远远不够,瘦身标、粗身标、空心标、实心标、碳脚标、竹脚标等等,在各种不同情况下各有优势和用途。但真要配全了,投入又的确太大,就算60元一支,配齐了没个几千元也下不来。因此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常用的几种号型备上几支,大体能应变各种所选择钓点的情况也就行了。
四、浮标的选择之经验谈
深水用大标,浅水用小标;长竿用大标,短杆用小标。假如3.6米的竿用1号2号标,4.5米的竿一般就要用3号标,5.4米的竿用4号标,6.3米的竿通常要用5号以上的标了。迎风时3.6米的竿也需3号甚至4号标才能保证抛得出钩去,而顺风时4.5米的竿也是可以用2号小标的。钓鲤鱼等大鱼时,由于饵团过大,饵自身的重量就可以保证抛钩了,因此即使是用5.4米的竿,配小一点的标也是可以的。另外钓截口鱼用小标,减轻铅坠,让饵在半水中摆荡的时间长些。闹小鱼时则需用大标,让饵迅速躲过截钩捣乱的小鱼。
浮标又被称为浮漂,是台钓及竞技钓中经常用的称谓,取自枪上的准星,用来形容浮漂对钓鱼人的重要性。作钓时线组的灵敏性主要来自调漂,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就来介绍一下台钓中浮标的选择标准。一、标尖要细很多钓友在作钓时,都将铅坠和线组换为了悬坠和长脑线,但浮标却没有换,常
浮漂是钓鱼人的眼睛,它可以把鱼群的活动状态(蹭线、索饵、咬钩等)清楚地反馈给钓鱼人,前提是大家要根据不同水情、鱼情、天气等状况选到合适的漂。今天我们就为大家介绍一下面对不同水情时浮标的选择技巧,希望这部分内容能帮到有需要的大家。一、钓深水或浅水钓友在浅水作钓时
在实际作钓中,浮标的选择是影响渔获非常重要的因素。浮标的选择要根据具体的鱼情和水情,目标鱼不同,浮标的选择也会不同。这篇文章中,我们就来探讨一下钓鲫鱼,尤其是小鲫鱼和滑口鲫的时候,应该怎样进行浮标的选择。在很多钓友的印象中,钓鲫鱼应该用小号浮标,但实际上,很多
浮漂是钓鱼人的眼睛这句话我们应该都了解,它能将鱼儿蹭线、咬钩、探食、咬钩等动作反馈给钓友。大家通过观察浮漂上的动作就能判断出最佳提竿时机,所以拥有一款性能较好的浮漂在垂钓中尤为重要。我今天就为大家分享一些浮标的选择技巧,希望能帮到广大钓友!一、认识浮漂随着时代
身为作钓者谁不想钓个大家伙一展身手?虽然大家都知道要走到这一步并不简单。运气好的话可以很短时间内就遇上,图省事的话直接奔到大物鱼塘钓鱼也是可以的。作为钓鱼队伍中的一员,笔者自然希望在野钓中擒大物。为了让作钓者及时收到鱼讯,笔者今天跟大家介绍一些浮标的选择技巧,
垂钓场所不同,垂钓鱼种不同,鱼情不同,鱼钩鱼线的选择都会有所不同。今天的分享会针对钓组中两个相对重要的环节如何选择与大家展开讨论。钓友们一定都了解一套完整的台钓钓组是由钓竿、鱼线(主线、子线)、浮漂、太空豆、铅皮座、铅皮、八字环和鱼钩组成的。针对不同的鱼情,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