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友们出行野钓或钓黑坑时,特别是夏季钓鱼时,经常会选择钓鲢鳙。鲢鳙鱼有特殊的喜好味型,因此我们在配制鱼饵上,在饵料的味型、状态上都要额外注意。下面这篇文章中,就简单地向大家介绍一下钓鲢鳙饵料的调配要点。
一、钓鲢鳙饵料的味型
一般来讲,钓友们都把钓鲢鳙饵料的味型定位为酸臭味型,但其实在实际作钓中可以发现,鲢鳙对其他味型也并不排斥。究其原因,我认为是有机物质在微生物作用下变质发酵后散发的味道主要是酸味和臭味,变酸和变臭的饵料投入水中会形成丰富的微生物群,并最终成为鲢鳙的食物。表面上看鲢鳙是喜欢酸臭,实质上鲢鳙喜欢的是酸臭现象背后隐藏的浮游生物。只要我们在鲢鳙常常活动的区域造成近似于浮游生物大量聚集的表象,即使没有酸臭味道同样能够吸引鲢鳙聚窝滤食,因此使用雾化状态好的香、甜、腥等各种味道的饵料都可以钓到鲢鳙。当然,从鲢鳙遗传下来的习性方面分析,大自然中微生物丰富的水域一般都能够扩散出偏酸、臭的味道,因此,我们采用散发酸臭味道的诱饵诱鱼自然更加有效。
二、钓鲢鳙饵料的物理状态
(1)浮钓鲢鳙饵料的特点
用浮钓的方法钓鲢鳙时,需要饵料具有溶散快的特性,以保证有相当部分的饵料漂浮在特定水层,如此才能将分散在水平和纵深范围内的鲢鳙聚集在窝点内。要达到这一目的,饵料中片状成分如雪花粉等是不能少的。另外,没有粘性的白粉入水后很快扩散成雾状,其作用更加不可忽视。强调饵料的溶散雾化还要保证钩子上有少量的残饵,这样才能避免空钩钓鱼的尴尬。
(2)底钓鲢鳙饵料的特点
用钓底的方法钓鲢鳙时,饵料的溶散速度可以不像打浮钓鲢鳙时那么快,但同样也要求饵料有一定的溶散速度。另外,底钓时饵料的比重既不能太重也不能太轻,太重鱼不容易将饵料搅动起来,底层雾化区就不容易形成,太轻的饵料在半水溶散后容易将鱼层引乱。因此,底钓的饵料以中等比重为适宜,溶散速度以不超过2分钟全部化完为合适。
(3)开饵的手法
除了饵料中各种原料所占的百分比外,开饵和上饵的手法也对饵料的状态影响很大。大家都清楚,钓鲢鳙时足量的饵料是形成有效雾化区的基本保证,因此在上饵手法上最好采用搓大饵的方法。在具体搓饵手法上,如果将饵搓的太松,在抛钩过程中容易脱落,反复搓揉又很容易将饵搓死影响溶散。解决这一矛盾有两种手段,一是在开饵时将饵开的比较干、散,二是上饵时尽量用攥而少用搓,攥紧的干散饵料既有良好的持钩性保证抛竿的顺畅,又不至于因为反复搓动使饵料网状结构过于密集影响溶散,饵团入水后在水的浸泡下,呈由外向里逐层脱落状态,能形成适宜的雾化区。
三、打窝技巧
如果作钓地点的鲢鳙鱼密度很大,则可以直接使用市面上的钓鲢鳙饵料,或者是比重轻的鲫鱼饵料。打窝的具体方法是初期搓大枣大小的饵连续抛20到30竿,使钓点自上而下形成厚实的雾化区,鱼进窝后将饵料稍微打粘些,然后根据鱼进窝的情况每间隔1到2分钟左右重新打窝。
钓友们出行野钓或钓黑坑时,特别是夏季钓鱼时,经常会选择钓鲢鳙。鲢鳙鱼有特殊的喜好味型,因此我们在配制鱼饵上,在饵料的味型、状态上都要额外注意。下面这篇文章中,就简单地向大家介绍一下钓鲢鳙饵料的调配要点。一、钓鲢鳙饵料的味型一般来讲,钓友们都把钓鲢鳙饵料的味型定
鲢鳙是淡水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大个体鱼,肉质肥美,富含高蛋白,所以受到不少钓友的喜爱。不过钓友如果想要在水库、江河、湖泊等自然水域中钓上鲢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尤其是开制钓鲢鳙饵料比较难掌握。今天我们就为大家介绍几款适合野钓的自制鲢鳙饵,希望这部分内容能帮到有需要
马上就到深秋季节了,每天早晚天气已经非常的冷。北方的人们都已经穿上了长袖外套了,不过南方还是比较暖和的有些地方的气温仍会在30度左右,适合钓鲢鳙鱼尤其是云南那边一年四季都可以垂钓。很多钓友都喜欢自己家里亲自制作一些钓鲢鳙饵料,这样可以节省不少的成本。鲢鳙鱼属于
钓鱼人数中从来都不缺乏痴迷者,他们将自身大部分精力投在这里,不管是了解对象鱼的生活习性还是研究钓法都孜孜不倦。上篇文章《老钓手野钓鲢鳙饵料配置心得(上)》就跟大家介绍了几款自制鱼饵,它们在实战中效果很好。接下来笔者就继续跟大家说说相关话题。复杂类的饵笔者留到后
自作钓开始就有不少人全身心投在鱼食上,他们深知这一环节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不管是自制鱼饵、搭配商品饵还是研发鱼饵,这些都是他们常做的事情。水下鱼种各异,不同的鱼有自己的摄食习惯,今天笔者要分享的就是几款还比较有用的钓鲢鳙饵料,希望这些内容对作钓者有所帮助。一、
初秋的季节已经来临拉,高温闷热的天气似乎已经慢慢离我们而去,不过在白天的中午还可以感觉到很闷热。不过已经可以感觉到了早晨和傍晚的清凉。小编就喜欢在这样的季节里自制一些钓鲢鳙饵料去水库野钓,这样可以减去了不少的成本,而且在水库野钓使用的效果也是很不错的。鲢鳙鱼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