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后,气温渐渐变凉,我们在作钓时经常会发现鱼口变得非常弱,尤其是黑大坑的时候,野钓有时还好些。前边的【鱼情解码】中我们已经多期介绍过季节变化对鱼体的影响,与我们应调整的钓组、调漂思路与其他应对技巧。
今天扫帖时我们就在论坛中找到了一个比较典型的冬季钓鲫鱼的案例,下图为钓友提问的原文,接下来我们就针对这个问题进行分析并未他提供一些应对方法。同时,若我们的回复不够完整,还请各位大神钓友多多在评论中补充。
从文中的标题、渔获图片和发帖时间来看,我们能判断他作钓的季节为深冬,主攻鱼种为1-4两鲫瓜子。在作钓过程中,虽然他准备了两套线组,调漂方式同为调5钓2或3,但鱼在索饵时传递到浮漂上的反馈仍只有一线。令他费解的是为什么在发现鱼口弱后已经降低了钓组的配置,为什么还是不能反馈出实实在在的吃口,题主想了解如何解决。
经过分析,我们认为他的调整思路肯定是正确的。题主了解冬季鱼体活性低,吃口弱,在使用1.0配0.6的线组吃口反馈小的情况下,他又降低了主线和子线的配置,后又更换了吃铅量更小的浮漂,这些操作步骤都可以有一定效果地放大鱼儿吃口信号。但我们认为从钓组的配置、浮漂的选择、调漂和饵料的状态4方面都仍有调整的空间。
深冬、以野钓1-3两的小壳子为主,钓组的配置我们建议这位朋友选择0.2-0.4区间的子线即可,可适当延长子线长度来增加拉力(50cm对折)。鱼钩选择1号秀,也足以应对这样的鱼体大小(3两以上个体需根据鱼体大小加大号数)。漂型的选择首选细长身、短脚、细尾浮漂(一苇带壳芦苇LV001就很合适),可最大化的放大鱼儿的吃口信号,浮漂的吃铅量则要根据具体作钓水深来调整,不可只求放大鱼口而就选过轻的浮漂。
接下来我们来说说调漂,根据题主反馈的鱼情来看。我认为在冬天深水钓鲫鱼使用大比重搓饵时(无风浪),可尝试让饵料落底后状态为上饵触底或下饵躺底,再或者下饵触底,上饵悬浮,这样的调漂思路可敏锐的捕捉鱼儿吃口信号。
最后的鱼饵调整思路,我们建议他可从满足这个季节的鱼体需求,和增加入口性这两项为前提,商品饵尽量选择浓腥高蛋白饵料开制拉饵,荤饵则主以红虫、细蚯蚓为主。
好了,以上几步就是我们对冬季钓弱口鲫鱼调钓的一些看法,如有表述不完整之处,还请大家多多补充。
钓鱼123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
入冬后,气温渐渐变凉,我们在作钓时经常会发现鱼口变得非常弱,尤其是黑大坑的时候,野钓有时还好些。前边的【鱼情解码】中我们已经多期介绍过季节变化对鱼体的影响,与我们应调整的钓组、调漂思路与其他应对技巧。今天扫帖时我们就在论坛中找到了一个比较典型的冬季钓鲫鱼的案例
刚刚接触钓鱼的时候,我曾翻阅了大量的教学贴、观看了大量讲调漂技巧的视频,我相信很多钓友也有和我一样的经历吧。最初,我在任何场合钓鱼,不管野钓、黑坑、水库、高钓池都是用调4钓2的方法。当然,那时的渔获大家也可想而知,必然忧多喜少。后来慢慢地我明白了,钓不同鱼种,
今天从论坛摘取的是一位宁波钓友发来的一篇关于调漂的文案,是关于在野河中调漂的技巧和办法,从中举例说明了一下他个人的一点建议,大家也都纷纷帮着出出主意,今天就结合大家的建议和大家一起分析下。首先钓友详细描绘出了他平时钓鲫鱼时的调漂步骤及问题:1、钓友先是重铅上拉
今天在泡论坛的时候看到一贴有关调钓的内容,期间用户提出的关键问题为:浮漂下沉到位后,为什么总是浮起2目?看到问题描述后我决定将自己对调漂、调钓的心得、技巧分享给大家,下图中是用户提问的原文。钓鱼人垂钓中经常关心的问题一是调钓二是饵料,二者之中有着密不可分的紧密
调和钓不可分离,作钓者一定都懂这点,今天本人就和大伙儿讨论下相关内容。“调”最终的目的是服务于钓, “钓”则根据现场情况决定的。今天来给大家聊一聊在鱼塘钓鱼如何确定调漂思路。事先声明,今天讨论的内容只是理论上的,理想化的一种状态,跟实际台钓期间可能有一定出入,
再有半个月左右就到了金秋时节了,虽然现在每天的温度很高,但不像之前那么暴晒了,这样的天还蛮适合在户外野钓一整天的。我每到了周末都会约上几个好朋友,一起带着渔具,驱车前往水库野钓,在水库钓鱼一定要把钓位选择正确了,其次是钓饵的搭配,以及调漂技巧,浮漂在我们垂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