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过程中最头疼的问题就是跑鱼、跑大鱼,今天我们为大家从论坛里择取了一位南京的钓友在垂钓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他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位朋友使用长竿守钓大物时频繁跑鱼,对扬竿、刺鱼这些环节产生了一些疑问。以下是我们从钓友的概述中提炼出的几个关键的问题。
1、此次中鱼感觉鱼体特别的大,鱼竿第一时间立不起来
2、使用13号伊势尼中鱼后,鱼有两次的冲击后脱钩
3、为什么导致的跑鱼,是鱼钩没有钩透鱼还是别的原因
4、为什么垂钓过程中鱼竿一但拔河就很容易脱钩
这位钓友垂钓大鱼选得是玉米饵料,大力马子线,13号带倒刺伊势尼鱼钩。因为之前有过类似作钓经历,他认为平常用这样的钓组搭配起10多斤的草鱼和六七斤的青鱼都不是问题。而这次从中鱼的手感就可感觉出鱼体很大,有可能就是巨物,鱼竿第一时间都未立起最后导致拔河跑鱼。那么钓大物究竟需要什么样的配置,提竿、遛鱼时分别有什么讲究呢?接下来我们就重新给大家温习一下,一些关于遛鱼的技巧。当然,如有分析不当之处,还望钓友们及时补充。
垂钓大物和平时作钓时,对于抛竿咱们之前讲解过,建议大家最好抛八分竿。因为这样更能在中鱼后抬竿时使鱼竿有余量,可第一时间弓起一定的角度,避免抬竿中鱼后鱼的挣扎、反抗造成的拔河切钩、跑鱼。
验证抛没抛满杆最好的方法是,大家可以当整体钓组入水浮漂落稳后,轻轻地把鱼竿往前送10-20厘米,看浮漂是否会有缓慢的上浮,露出的目数超过之前的钓目。假若在我们推送鱼竿后,浮漂调目超过抛下去时的深度那么就说明钓组抛得过满了。那么我们调整的时候就要注意抛八分竿,并多压一些水线,让浮漂和以下的钓组垂直成一条直线了。
经常钓鱼的朋友们通常在中鱼提竿的第一时间,便可通过线组传递到鱼竿上的手感来感觉出鱼体的大小,(称鱼)钓大物更是如此。钓友反馈得是使用13号带倒刺伊势尼还是跑鱼,我们分析这只有两个可能。
一是使用的玉米饵料过大,鱼钩未能穿过玉米,所以在刺鱼时鱼钩不能第一下刺穿鱼唇或鱼骨,未能钩牢造成的脱钩。假设鱼钩上挂的是2粒或者多粒,穿在鱼钩上时玉米粒的宽度会减少鱼钩钩门宽度,导致鱼钩第一时间不能完全刺穿、刺透鱼唇,也就是大家平时垂钓时摘钩时会发现的鱼钩只是钩在了鱼嘴内并没有钩穿。
二是当钓鱼人扬竿刺鱼的第一时间发力过大,对鱼嘴照成了过大的创口,鱼因为疼痛才拼命地逃跑。所以在提竿瞬间,“敌我”同时发力时,鱼钩将鱼嘴钩豁导致鱼钩脱落。还有就是鱼体太大了,鱼钩使用的小,根本钩不透鱼嘴。
我们都了解,提竿瞬间造成的“拔河”最终跑鱼的现象是因为鱼竿立起角度不对,没有有效利用鱼竿的弹性和腰力来控鱼,使钓竿和钓组成了一条直线造成的。所以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钓友还可以在鱼竿上拴上失手绳以备不时之需。
以上的分析只是个人的一些观点,有不足之处大家多多补充,谢谢!
钓鱼123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
钓鱼过程中最头疼的问题就是跑鱼、跑大鱼,今天我们为大家从论坛里择取了一位南京的钓友在垂钓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他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位朋友使用长竿守钓大物时频繁跑鱼,对扬竿、刺鱼这些环节产生了一些疑问。以下是我们从钓友的概述中提炼出的几个关键的问题。1、此次
在天然水域上大鱼真的让人很兴奋,但上鱼并不代表鱼能进入自己的鱼护,在将其引到岸边的过程中稍不注意就会脱钩跑鱼,笔者相信不少野钓者都有这种经历,今天笔者就跟大家分享一些相关作钓技巧,希望能帮大家提高渔获。一、脱钩跑鱼原因1.钓具不当作钓工具说到底无非也就钩、线、
新人刚玩没几天,钓小鲫与事后卡线两次以后就开始用两把竿,5.4的竿子用金秀6号,崩钩跑鱼,又换的伊势尼6,感觉有点大,又换的伊势尼4号,就一个通病,大的拉不出水,有的时候能停二三十秒,然后崩钩,有时候十秒八秒的,能拉出的都是半斤左右的,用的大红虫颗粒跟玉米,有
前两天看文章,有位钓友说在黑坑钓鱼时,总出现脱钩跑鱼现象发生,不知道哪里出现问题了,想请教一下各位大师。他的叙述是:这断时间一直在一个黑坑钓鱼,钓费是60元一天,一般当天放鱼才会去,用的4.8米的手竿,线组搭配是1.0主配0.8子,都是半斤到1斤的鲫鱼,这几次
秋季已经来临了,刚刚步入九月初旬不过在目前看来,温度还是挺高的,这几天北方的最高气温有30度左右,此时的天气很适合去水库野钓大鲤鱼,小编只要能够钓到鱼,那就算是件很高兴的事情了。不过还是有过郁闷的事情,那就是脱钩跑鱼,相信有百分之90的钓友们在垂钓的时候都遇到
钓鱼的朋友们肯定都遇见过一种情况,好不容易将大鱼遛到自己的跟前,结果抄鱼的时候出现各种意外,例如脱钩跑鱼、切线、断竿等情况。有时甚至鱼还没被遛出水面,这几种情况就发生了。这种情况其实非常好避免,下面我们就系统得聊一聊如何避免脱钩跑鱼,同时还能保住窝点的经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