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大部分的钓友来讲,估计都遇到过跑鱼情况:眼看着鱼钩已经钩住鱼嘴巴了,但是忙活了半天,最终还是让鱼给跑了,出现这种情况的大部分原因,都是提竿遛鱼不当所致。特别是在江河、水库里面野钓碰到大物时,更是常有发生(黑坑塘中当然也有)。
提竿遛鱼是个技术活,不是说你随便说说就能掌握住的,而是要多实践,多总结经验。就像上面说的,为什么鱼儿已经上钩了可还是跑鱼了呢?事实上,鱼儿上钩,这其实只是成功将鱼钓获上岸的第一步,后面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比如对于提竿时机、提竿力度的把握,以及遛鱼时长和力度的把握等等,都起着很重要的影响作用。就提竿时机来说,如果是浮漂刚出现位移钓者就立刻提竿,很可能此时鱼钩还未被鱼儿完全吞入嘴里,从而出现提竿不中鱼。
而钓者如果是反应迟钝,或者是浮漂上的讯号不准,错失了最佳提竿的时机,此时提竿的话,很可能鱼儿已经吃完了钩上的饵料跑走了,哪里还能钓到鱼呢。这些情况都会对最终的渔获产生直接影响。因此钓者在鱼儿上钩后,想要将其成功钓获上岸,还必须把准提竿时机的问题,做到成功中鱼。
当然了把准了提竿的时机,做到了成功中鱼,还不能够保证就一定能够将鱼钓上岸,特别是对于那些个头比较大的鱼儿来讲,接下来还需要钓者进行遛鱼。只有钓者做到了将其力气耗尽,成功遛翻了之后,才能够真正地将其擒获。
不过,关于提竿遛鱼,一些钓友还存在一些误解。他们觉得所谓遛鱼,也即简简单单地拿着竿子在水里面晃动个不停就行了,就是为了耗掉鱼儿的体力,从而将它们钓上来。确实,提竿遛鱼的最大目的正是耗掉鱼儿的体力,使钓者在获鱼时,减少阻力,直至顺利钓上岸。不过,大家更要明确的是,遛鱼是有技巧的,并不像他们所想的那么随便,如果没有掌握遛鱼的窍门,很容易出现切线情况。
当然,想要成功遛鱼,除了技巧外,渔具也很重要,没有渔具你拿什么遛啊?一般来说,不同种类、不同个头的鱼对钓者所提出的挑战也是不一样的。钓者在选择顺手的渔具时,还得根据对象鱼种的种类和个头来定。
通常来讲,个头比较的大鱼儿就需要选用粗一点长一点的线组,这是为了避免在提竿遛鱼过程中切线。至于个头小些的鱼呢?线组当然也就可以选得细一点,以便钓者在遛鱼的时候更容易操作。至于鱼竿呢,鱼竿的调性在钓者遛鱼过程中,其影响还是挺大的。如果钓者选用的是硬度较高的竿子,那么线组在遛鱼时就需承受更大的压力,搭配线组的话,就宜选用粗一点的。反之,如果采用的较软的鱼竿,那么钓者在搭配线组时,就可以采用细一点的线组,以便于钓者操作。
选好了钓具,下面就要看钓者的提竿技巧了,常钓鱼的钓者都清楚,提竿时,鱼儿因为剧痛,往往会大力挣扎,这对钓者是个不小的挑战。钓者在提竿时一定要沉住气,不可太急躁,以免惊到鱼儿出现剧烈挣扎切线跑鱼。钓者提竿时,竿子跟水面要保持一定的角度,以降低线组上的压力。
总之,提竿遛鱼要讲究一定的策略,切不可强拉硬拽,造成原本完全可以避免的损失,从而后悔不已。
钓鱼123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
对于大部分的钓友来讲,估计都遇到过跑鱼情况:眼看着鱼钩已经钩住鱼嘴巴了,但是忙活了半天,最终还是让鱼给跑了,出现这种情况的大部分原因,都是提竿遛鱼不当所致。特别是在江河、水库里面野钓碰到大物时,更是常有发生(黑坑塘中当然也有)。提竿遛鱼是个技术活,不是说你随便
在人工经营的黑坑,大家向塘主问问话,都会轻易得知水下鱼的大小跟吃食情况,这样就能更好的搭配钓组。然而在江河湖库野钓,虽然小鱼居多,但是也有偶遇大鱼的机率,如果钓友选了细线,这时候应该这样遛鱼呢?今天笔者就位大家分享一些这方面的技巧,希望能帮到有需要的大家!一、
出门钓鱼,最爽的就是遛鱼的时刻,最开心的就是上鱼的一瞬间,最安心的就是鱼儿入护,但最让人心塞的就是跑鱼了,特别是遛到一半,鱼儿跑掉,真的是让人心情不爽,今天笔者就来为大家分享一些快速消耗鱼儿体力的遛鱼技巧,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很多钓友都听过呛水,在钓鱼的时候也
垂钓过程中,遇到大物时(比如钓鲤鱼、钓草鱼、钓青鱼、钓黑鱼等),往往需要遛鱼。对于广大的钓友来说,这不仅是一项体力运动,更是一场“头脑风暴”,有许多的诀窍技法需要钓者熟悉掌握。下面笔者就来给大家介绍一种能够快速消耗鱼体力的遛法——呛水遛鱼法。一、关于呛水问题相
遛鱼,对于每个喜好垂钓的钓友而言,都不陌生,并且相信都各自有着各自的看法和手法。但是如何做到有效地将鱼钓获上岸而不跑鱼,正确的遛法究竟是什么?相信很多的钓友并不清楚,下面,笔者就来跟大家一起聊聊使用手竿遛鱼时的一些技法问题,希望对于爱好此钓法的钓友们能够有所帮
垂钓时,当水中的鱼咬到鱼钩的那一瞬间,钓友跟鱼就要开始斗智斗勇了。从上钩一开始到钓友将鱼顺利抄进抄网的整个过程就是人们口中的遛鱼,整个过程其中就是让上钩的鱼筋疲力尽。在台钓中,遛鱼至关重要,为了能让更多钓友避免脱钩跑鱼,今天,笔者就为大家介绍一些有关技巧,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