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的文章《野钓台钓鲫鱼系列实战技巧分享(上)》中,笔者跟大家分享了野钓鲫鱼时钓截杀技巧和反抛技巧,今天再来接着跟大家聊几个很好用的钓鲫技巧,希望大家喜欢。
一、钓底坠
钓底坠可有效避免小杂鱼闹钩。垂钓时铅坠卧底,跟传统钓法有点类似。钓底坠时,子线不要长于10厘米,一般来说五六厘米就行。两钩之间的钩距要加大,保持3只钩长左右即可,以免两钩靠得太近相互干扰。浮漂一般会出现黑漂和送漂两种漂相。
二、钓跑铅
如同海竿的活坠原理,跟底坠钓法相似,只不过要将铅坠的上定位太空豆往上移个10厘米左右,使得主线可以在铅坠中自由下移。因此钓跑铅其实也就是钓跑线。钓跑铅主要是为了对付滑鱼。子线一般不能短于10厘米,采用大号漂先调平水,然后换成小号漂钓3~4目。有鱼咬钩时,漂的漂相往往是缓缓一沉。
三、钓扇面
所谓钓扇面,也即在一个钓位上,沿弧形扇面抛竿做3~5个钓点,进行轮番下钓的一种钓法。这通常在野钓中用的比较普遍,但在竞技钓比赛中,同样具有一定的用武之地。
在鱼的密度较大的钓场中底钓鲫鱼时,连续抛竿打窝会吸引来很大的鱼儿,它们的数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形成立体鱼群,并且会把窝子里的水搞得很浑,使得鱼儿的就饵环境变差,鲫鱼贴底觅食的规律被打乱,出现无序抢饵现象,漂相紊乱,导致连续的空竿情况发生。但这个时候改为钓浮时,受其他因素的影响,鱼很难被拉起,只能钓底。遇到此情况时,采用钓扇面的方法可有效解决。
钓者只需改为在原钓点的两侧抛钓即可,这样可以有效调动鱼群离开原来的窝点,让鱼群有所分散,并游至水底较为清亮的地方,从而改善鱼的就饵环境,减少乱口的现象,使得浮漂信号恢复正常,减少空竿。
采用扇面钓法钓鲫鱼时,钓者应该掌握下面两个原则:
1.根据情况来判定两钓点间的距离,移动钓点时一定要选在鱼群的边上,让外围的鱼能够及时发现钓饵,不要移得过远,中心钓点的鱼群一时找不到钓饵,就会造成断口。当然啦,两个钓点间的距离如果靠得过近,也是不行的,这时候钓饵仍在鱼群之中,根本起不到减少乱口的情况。那么具体两钓点间的距离应以多远为好呢?钓者要以抛竿之后在饵到底时马上有鱼吃饵、浮漂动作正常为原则,从而大大降低空竿率。
2.不能隔点垂钓,而是要依次变换钓点。比如,你一共先后做了1、2、3、4、5五个钓点,当3号点出现乱口现象时,可改为2、4两个钓点下钓,而不要直接跳到1号或者是5号点去钓。因为这样跳动会出现距离太远、鱼群一时无法游来的情况,从而导致中途断口情况的发生。
四、钓梅花
钓梅花跟钓扇面同理,只不过它是以原钓点为中心,在它的前后左右另设了前后左右5个钓点。不过一般情况下,没必要搞那么多,只需在它的前后左右各设一个钓点即可。
五、钓锅边
跟钓扇面、钓梅花同理。即在窝点出现乱口之后,改为有意识地钓钓窝子中间,然后再钓钓边上,从而使得鱼群有所散开,达到减少乱口的目的。
今天跟大家聊了在江河水库野河钓鲫鱼时五种较为常用的钓法技巧,下一期的文章中,还会接着更大家聊聊更多的钓鲫鱼技法,希望大家喜欢。
钓鱼123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
前面的文章《野钓台钓鲫鱼系列实战技巧分享(上)》中,笔者跟大家分享了野钓鲫鱼时钓截杀技巧和反抛技巧,今天再来接着跟大家聊几个很好用的钓鲫技巧,希望大家喜欢。一、钓底坠钓底坠可有效避免小杂鱼闹钩。垂钓时铅坠卧底,跟传统钓法有点类似。钓底坠时,子线不要长于10厘米
春季为钓鱼的黄金季节,在前面的文章《台钓或野钓鲫鱼必学的五个诀窍(上)》中,笔者跟大家聊了春季刮南风天出钓鲫鱼时选择钓位技巧和选择鱼饵技巧,今天再来接着跟大家聊聊具体的钓法技巧和出钓时间选择技巧,希望对大家有用。一、宜钓灵敏1.虽然在春天刮南风的天气里,温度有
现在已经进入春季,随着时间的推移气温也在一天天地升高,并且刮南风的日子很多,这种天气条件对于人们来说,也许会觉得格外舒服,但是对于鱼儿来说却未必。下面笔者就来跟大家聊聊春季刮南风天气里钓鲫鱼技巧,希望大家喜欢。刮南风的天气里,之所以会变得难钓,是因为昼夜的温差
对于大部分的垂钓爱好者来讲,主要还是休闲钓,玩竞技钓其实并没有那么多,专业钓友的就更少了。在休闲钓中,对于刚接触垂钓的新手们来讲,对于各种钓法知道得并不多,下面,笔者特意搜集整理了一些野钓鲫鱼的钓法技巧,分享给大家,希望大家喜欢。鲫鱼为淡水杂食性鱼,虽然属于底
早春时节,虽然温度回升,万物复苏,但是寒意仍然比较重,昼夜温差很大,垂钓鲫鱼时,钓法其实跟冬季钓并无多大区别。针对鲫鱼的活性不是特别强的特点,采用逗钓法的效果会更好一些。那么,春季时又该怎么运用逗钓技巧来钓鲫鱼呢?下面笔者就来给大家进行具体说明。一、适合逗钓的
前面的文章《四季台钓野钓鲫鱼常用技巧系统概述(上)》中,笔者跟大家聊了四季钓鲫鱼中选择钓位技巧、选择出钓天气技巧和选择鱼饵技巧,今天的文章中,笔者接着跟大家聊聊钓鲫鱼搭配渔具技巧和钓法技巧。一、搭配渔具技巧钓鲫鱼选择渔具时,要遵循轻便灵活原则,秋冬时节,根据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