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活动,据说已有大约6千年的历史了,最早的工具是用树皮或滕条的纡维制线,用骨头做的钩,称之谓骨钩。传统钓就是这样经过漫长的岁月,逐渐演变而来,当然,这个我沒有考证,咱不是专家,沒那个必要。
近年来,由于受到台钓、竞技钓的商业化冲击和商家的炒作,以及舆论宣传的推波助澜作用下,传统钓,“七星漂”已越来越被边缘化了,当然,传统钓有它的局限性,但也有它的优越性,这些早有大师们专门论及。其实台钓也是从台湾传统钓与日本的海拉钓法相融合,逐渐演变而来,它也不是横空出世的,在这里我就不再赘述了。
前段时间,在网上看到有几位钓友询问七星漂的调法,颇感欣慰,也有些弘扬传统钓的意思。限于篇幅的关系,在这里,我只想谈谈关于七星漂的简单调法,仅供初学者参考,希望能对 初学者有些许的帮助。
七星漂,也称散漂,相对于立漂又称卧漂。顾名思义,七星漂是由七颗散漂组成,也可用禽类羽毛梗制作,水面三颗,半水一颗,水下三颗。其实不一定非用七颗,三颗也行,可能是古人与北斗七星的联想吧,一半水上,一半水下,也或许是中国古代的中庸之道吧,猜想如此。
单钩通线坠沉底,上穿七星湮,坠略重于漂的浮力,这就是最简单的传统钓七星漂线组,也是有些钓友认为传统钓不够灵敏的原因,垂钓时只需把浮漂露出水面即可,相比较而言,水面上的浮漂越少就越灵。传统钓在作钓过程中,常打两三个窝,如果遇到水底不平深浅不一又懒得调漂的情况,只需拉开浮漂的距离就可以了,这样也行,用习惯了,什么鱼吃钩都能分得清楚,特別是鲫鱼吃钩,温婉尔雅。由于钓的钝,反而降低了大鱼的警惕性。我小时候就是这样作钓的,后来才在不断的学习和探索中,才逐渐改变成今天的样子。那时钓鱼的成年人在一个地方都沒有几个,只是孩子们闲时的娱乐而已,也沒有那么多讲究,不像现在,有这样那样的学习平台。
我现在的调漂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针对钓鲫鱼的,将钓位选择在静水草边钓近的,线组是单钩(最好是朝天钩),细线(我用08~06),轻坠(渔具店里最小的那种豆型活坠,两边上太空豆,根据鱼情大小来调整钩与坠的距离),漂用最小的6星漂,先带饵半水调至最上面的那颗星漂尖与水持平,然后找底,由于视力不行了,为了看得清楚,我通常是调至水面平躺两颗星,说明坠己到底,针对鱼情,调灵,星漂下拉两星漂的那段距离,坠离底,漂呈直线。钓钝,调至水面一颗或两颗星缥,坠沉底,也可拉开活坠上方的太空豆大约三公分左右,以减小鱼吃钩拉线的阻力,其实坠已经很轻了。
第二种方法是针对走水或有风浪或钓远看不清楚的,用漂大些,坠也自然重些。先带饵半水调至水面剩两个星漂,然后找底,下面的步骤同第一种相同,可钩坠卧底,可悬坠钓底钓离底,还可以钓浮。另外,在此原理上还可挂双钩,只是调漂时要把子线的长度考虑进去。事实上传统钓与台钓之间,各有所长,今日早取长补短相互融洽了,只是玩法不同罢了。
就写到这吧,老陆技艺不精,菜鸟一个,难免有谬误之处,还望钓友们高抬贵手,千万别拿砖头拍晕了我,实在要拍,您轻点,谢谢您呐。
个人观点,敬请大师们斧正。
钓鱼活动,据说已有大约6千年的历史了,最早的工具是用树皮或滕条的纡维制线,用骨头做的钩,称之谓骨钩。传统钓中的七星漂就是这样经过漫长的岁月,逐渐演变而来,当然,这个我沒有考证,咱不是专家,沒那个必要。近年来,由于受到台钓、竞技钓的商业化冲击和商家的炒作,以及舆论宣传的推
说到调漂找底,很多朋友们都为此烦恼过,台钓中常见的说法是:调4钓2,可很多朋友说我调4钓2钓离底的话,要不是八丈远或超过了底。找底的目的是什么?我的说法是,找底是为钓法服务的,你是要钓浮、钓离底、钓底、钓灵钓顿,都要知道所选择钓位的水深,只有知道了水深才能够谈
作钓是一个完整的过程,钓友需要准备合适的作钓工具,还需要在具体作钓途中不断的调节作钓方式,这样才有可能有好的渔获。今天,笔者将为大家介绍在黑坑作钓的调漂技巧,希望大家喜欢。在垂钓过程中,钓友少不了要调节浮漂。调好调目后,钓友们就要开始找底了,或使用铅皮,或使用
在前面的文章《分享常见的浮漂信号和浮漂调整技巧(上)》里面,笔者跟大家分享了出外野钓或者是在黑坑池塘钓鱼时,一些常见的漂相所代表的鱼情特点以及常见的几种鱼咬钩时的漂相特点,今天的文章中,笔者接着以秋季钓鲫鱼为例,来接着跟大家聊聊如何调漂以及调漂时动作方面的一些
浮漂的漂相反应有很多,每一种所反映出信息也存在很大的不同。垂钓时,是否能够通过不同的漂相来准确判断鱼情,也是对钓者的读漂技术的一个考验。下面笔者总结了一些常见的漂相所代表的鱼情特点以及几种常见的鱼咬钩时的漂相特点,希望对大家能够有一点参考作用。一、浮漂的不同漂
钓鲫鱼,除去说线组这点需要大家注意以外,还有一点也需要钓者关注,那就是调漂。在上篇《钓鲫鱼的线组搭配和调漂技巧(中)》文章中,笔者为大家分享了一些关于垂钓鲫鱼时调漂找底的技巧,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探讨调钓,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示。四、调钓的灵与钝说到调钓,我们就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