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在江河钓鱼,还是黑坑钓鱼,钓位的选择都非常重要。在上一篇文章《钓鱼初学者必须掌握的选钓位技巧(一)》中,笔者给大家讲了选择钓位时需要注意的一些基本问题和一些重要的小点,今天接着给大家讲讲鱼的群居性和洄游性在选择钓位时的重要性,希望在大家选择钓位的时候,能够有所帮助。
一、选钓位需要考虑鱼的集群性
很多的鱼具有集群性,比如鲫鱼,它们常会成群地生活,觅食,并且每个鱼群中的鱼的大小相差不大,垂钓时,咬钩动作比较一致。小型鱼喜欢群居也是进化的结果,群居条件下,它们可以更容易发现食物,遇到危险的时候,生存的几率也会更大一些。垂钓时,鱼的集群性,表现其实很明显的,我有一次垂钓时,刚开始钓上来的是3两大的小鲫鱼,鱼口很好,一条接一条地上钩,但是后来鱼口突然停了,虽然窝子里仍有鱼星,但是鱼钩上就是没动静。我怀疑可能是大鱼进窝了,这时候,我就换了一副更细的钓组继续下钓,不久浮漂好像被水冲了一下那样走了一线,继而浮漂又恢复了原状。我再次抛竿,这一次浮漂刚动,我就提竿了,结果一条半斤大的鲫鱼被钓了上来,随后,又按此法钓到了多条半斤大的鲫鱼,但这样的咬钩方式我还是头一回见到。还有一次,我钓鲫鱼时,曾在一天的不同时段钓了三种不同的鲫鱼,分别是银白鲫、板鲫、黑鲫,并且咬钩时浮漂的讯号也绝然不同。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不同类型的鲫鱼的生活习惯也有一定的差别。这些在大家选钓位的时候都是需要注意的。
二、选钓位需要考虑的鱼的洄游性
大部分的鱼在产卵及觅食的时候,都有洄游的特性。每年的春末夏初时节,淡水鱼进入产卵期,大部分的鱼类(尤其是大型鱼类)都会从深水区游到近岸的浅水区来繁殖产卵,结束之后,再返回到深水区;或者是从江河中游到一些小沟汊中进行产卵,结束之后,再游到江河中。所谓的觅食洄游,也即一些鱼在一定时候,会到某个特定的地方进行觅食定居,过一段后再返回的特性。
我们在选钓位的时候,要根据上篇文章所讲的鱼的地域性来确定鱼栖息的大致位置,然后再根据上面所讲的集群性和洄游性,来确定具体位置。而总的原则则是看鱼窝、鱼道和鱼的食物源。比如拿钓鲤鱼来说,鲤鱼(尤其是野钓中的成鱼)在产卵后期,在近岸处很容易钓获,只是时间比较短。而在觅食洄游期,基本上每天都会在固定的时间段,途径固定的地方,然后停留在固定的某个水域进行觅食,结束后返回,只要找对了位置,然后将它们选作钓位,基本上钓获丰厚就不是什么问题了。尤其是对于鲫鱼来说,找到了鱼群,可以连续钓好几天。而对于冷水鱼类,垂钓时,它们的时间性也会表现得更为明显。
篇幅有限,今天先不给大家介绍选钓位时,需要考虑的鱼窝、鱼道以及鱼的食物源等因素的寻找方法,留给下一篇文章来说,如果大家觉得有用,欢迎关注下一篇文章,咱们不见不散!
钓鱼123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
无论是在江河钓鱼,还是黑坑钓鱼,钓位的选择都非常重要。在上一篇文章《钓鱼初学者必须掌握的选钓位技巧(一)》中,笔者给大家讲了选择钓位时需要注意的一些基本问题和一些重要的小点,今天接着给大家讲讲鱼的群居性和洄游性在选择钓位时的重要性,希望在大家选择钓位的时候,能
俗话说,“七分钓位三分钓技”。不管是在休闲钓,还是竞技钓鱼中,不管是钓鲫鱼,还是钓草鱼,不管是在野钓还是坑塘钓鱼的时候,钓位的选择对与否,直接决定了鱼获的好坏。垂钓活动中,很多鱼友之间的冲突也由此而起,这也同样印证了它的重要性。那么,究竟该如果选择钓位呢?相信
春季是钓鲤鱼的黄金期,钓谚有云:“三月三,鲤鱼上河滩”“清明到谷雨,越钓越欢喜”。但鲤鱼可以说是淡水鱼中最狡猾的鱼种之一,素有“鬼子鲤”之称,想要钓到它们,可不是容易事。它们常会在水底一动不动“打桩”,或者找隐蔽处躲藏,有时甚至会制造假象来躲过钓者。那么,钓鲤
在上一期的文章《钓鱼选择钓位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上)》中,笔者给大家讲了选择钓位时所应考虑的综合因素和具体因素,今天笔者重点给大家讲讲选择钓位时所要考虑的构成因素。1.需要考虑的季节和气候因素钓谚讲:“春钓滩,夏钓潭,秋钓阴,冬钓阳。”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季节因
野钓谚语中有“三分钓技,七分钓位”的说法,又说“半辈子找钓饵,一辈子找钓位”,从这里也可以看出钓位对于垂钓的重要性。钓鱼是一个技术活,既需要熟能生巧的经验,同时也需要及时总结经验琢磨最佳方法的悟性,这样,才能提高钓技。接下来,笔者结合自身的一点经验来给大家谈一
上期《野钓时选择钓位和钓点的重要依据(上)》文章中,笔者已经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了钓位选择的中的寻找鱼道和鱼窝的技巧,今天继续为大家讲解野钓时钓位的选择技巧,希望大家喜欢。在不同的季节中,鱼类有不一样的生存方式,就算是同一个季节中,因为天气的原因,鱼类也会有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