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鱼又叫鳢鱼、乌鱼、孝鱼。它的体型像一个长长的圆筒,背褐黑色,从背鳍到腹鳍有三行不规则黑线,属肉食性鱼类,成鱼以小鱼、水生昆虫、小虾、泥鳅、黄鳝和小青蛙为食,捕食动作异常迅猛。黑鱼多产卵于草丛内,幼鱼卵化后,形似蝌蚪。黑鱼双双伏在卵巢和幼鱼附近,以保护卵巢和幼鱼。炎夏,黑鱼爱躲藏在荷叶下和浓密的草丛中,若发觉食饵送到嘴边时,便迅速食之。
黑鱼最大的特点是:性情凶猛、护子、攻击力强,它口大齿利,专食鱼、蛙。夏天一般隐藏在杂草丛中,冬天则将身体藏入稀泥或草根丛中。根据黑鱼的生活习性,不同的季节,垂钓黑鱼必须采用不同的方法。
夏秋季节钓黑鱼的要点:
1.春末夏初时节,气候开始转暖,浅水滩、芦苇丛等水域的温度上升较快,黑鱼在越冬后开始洄游到幽静的浅滩处晒太阳(俗称晒花),有些时候,黑鱼甚至会将背鳍也露出水体的表面,俗称“晒背”。我们在这一时节中钓黑鱼,可以用牛蛙的腿、泥鳅、带壳敲碎的螺丝来当作钓饵,饵料越新鲜越好。因为刚刚过冬的黑鱼急需补充体力,我们想要钓获它,那就要“急鱼之需”了!
2.时至四月下旬一直到八月下旬,这段时间是黑鱼交配产卵的时期,这是由水温和环境因素共同决定的,在我国不同地区,会有差异。但是一般每年的五、六月是黑鱼的产卵盛季。黑鱼会将卵产在杂草丛生的区域里,它们会先将杂草咬断,之后用尾巴和身体将断草扫开,形成一个圆形的亮水洞,这里就是黑鱼产卵所选定的窝了。通常情况下1.5-2.5千克重的黑鱼窝会有洗脸盆般大小,而1千克以下的黑鱼窝只有碗口大小。因此,根据窝的大小就可基本上判断出黑鱼的轻重。当黑鱼产卵结束之后,会有非常明显的护窝习性,任何靠近黑鱼窝的生物,都会遭到黑鱼的攻击。其实这就是为何钓黑鱼常用蛙类饵料的根本原因了,蛙类会捕食黑鱼卵,而使得黑鱼种群降低;同时一旦长大的黑鱼,也最吸食蛙类,可以说它们是一对典型的天敌。那么在这个季节垂钓黑鱼,用什么鱼饵也就不言自明了吧!我们在夏季钓鱼时,可以留意观察一下类似的水域,看看是否能有黑鱼的身影。
3.每年八月末开始,秋季钓鱼的最黄金时间段来了。黑鱼会开始大量进食来充实体能准备越冬,它的栖息和洄游也就会有规律可循。当早晚温差较大时,早晨的水温通常会比较低,当太阳出来以后,浅水区域的温度会有明显的升高,这时黑鱼就与春季类似,比较容易在浅滩处出没;而一天的中午水温较高,黑鱼则会游到深水区域躲避高温的侵扰。因此,我们在秋季垂钓黑鱼时,早、晚要选择距离岸边较近的浅水区域,最好有水草或是芦苇丛的位置;而到了中午,要么尝试去深水区域搜索,要么最好早早收竿,毕竟我们提倡理性的休闲垂钓。
好啦,今天有关垂钓黑鱼的话题,暂时就写到这里了。通常钓友们垂钓黑鱼时大多会选择路亚钓法,使用路亚钓法搭配蛙类拟饵,来模拟蛙类在水中的动作,引诱黑鱼发起攻击。除此之外路亚专门为黑鱼而分出了一个独立钓法,就是使用雷竿和雷蛙来爆钓黑鱼,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研究一下。更多钓鱼技巧,敬请关注钓鱼123网站。
钓鱼123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
黑鱼又叫鳢鱼、乌鱼、孝鱼。它的体型像一个长长的圆筒,背褐黑色,从背鳍到腹鳍有三行不规则黑线,属肉食性鱼类,成鱼以小鱼、水生昆虫、小虾、泥鳅、黄鳝和小青蛙为食,捕食动作异常迅猛。黑鱼多产卵于草丛内,幼鱼卵化后,形似蝌蚪。黑鱼双双伏在卵巢和幼鱼附近,以保护卵巢和幼
黑鱼,学名乌鳢,又叫乌鱼、乌棒。头似蛇,体黑,鳞细有斑纹,嘴大,齿、舌皆有,是肉食性鱼类,主要以小鱼、虾、蛙以及水、陆生虫类为食,性凶,贪食,对食物一掳就跑。南方气候宜人,冬天气温常在20摄氏度以上,这种气温多不影响黑鱼进食,仍可钓到。下面向钓友介绍一下南方野
笔者退休后,在江西省赣州市郊野塘垂钓黑鱼常常获得好钓技并找到了一些窍门。现将野塘钓黑鱼的招术,介绍给钓友们参考。一、钓时黑鱼适宜生活的水温23~35℃。水温低于8℃,停止游动觅食。最适宜钓黑鱼的季节,是夏季4月中旬至6月上旬;秋季8月下旬至10月中旬。黑鱼做窝
钓鱼的时候,水草间常突兀地响起“扑通”一声响,那往往都是黑鱼捕食时闹出的动静。遇到这种情况,我往往会在鱼钩上挂一条小鱼,悄悄地抛在发出响声的位置附近,过上一会儿就能收获一条黑鱼。这不是魔术,也没有什么绝招,就是普普通通的一种黑鱼钓法。黑鱼又称乌鳢、蛇鱼、财鱼,
黑鱼在国内分布非常广泛,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几乎遍布神州大地。国内喜欢玩黑鱼的路亚玩家也很多,高手不计其数,不过今天俺们要讨论的是高压状态下的黑鱼。说到这里肯定会有人质疑,野场哪来的高压?其实这是问题我也曾经质疑过。既然说到质疑,那么我们就来探讨一下高压黑鱼。
天气出门看天,天气是适合出行与否的关键。夏季,尤其是盛夏时节,气温普遍偏高,晴日较多,只要不是大风、雷暴、大雨天气,基本上都适合出行。什么时间段出行较为合适呢,笔者以为,早晚为佳。早起,空气相对清新凉爽,鱼情会相对比较活跃;傍晚,太阳下山前,也是黑鱼开口的好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