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冬季,树上的叶子所剩无几,地面上百草凋零,池塘中的荷、浮萍、水葫芦、绿藻、菱角秧等水生植物也开始枯萎。这时,鱼类需要进一步储备能量越过寒冷的冬季,以水生植物、植物种子、昆虫为食物的鱼类,因失去天然饵源变得饥不择食。这样理想得水情、鱼情,正是钓鱼人所盼望的钓枯草鱼季节。
此时垂钓,选择气温高没有日照的阴天和雾天,或有早霜的晴天,或多云有2-3级南风或西南风的晴好天气,都是最佳的出钓时机。北方冬季的温度通常在2-8摄氏度之间,南方的温度多在6-10摄氏度之间,有日照的情况下可以达到甚至超过15摄氏度,能够保证和满足鱼类开口对温度的要求。只是早晚两个时间段内,气温较低,鱼的发窝吃口较缓。因此,北方钓友出钓不宜太早,收竿也不要太迟,上午10时至下午4时是鱼咬钩的最佳时段,而南方的钓友垂钓时间可以放长一些。若天气比较严寒,人有缩手缩脚之感,则不宜出钓。
冬季早已进入枯水期,选择长度为5.4-7.2米的轻型碳素钓竿,钓线用0.8-1.0号强力线,主、脑线一体,风线保持40-50厘米左右。最好使用七星散子漂,便于钩饵准确递入钓点,也利于直上直下扬竿。钓钩选用3-5号的伊势尼朝天钩,坠宜轻。钩从渔具店买回来后,拿什锦小锉挫掉毛刺,垂钓时非常好用。这样的钓组灵敏度较高,线反应信号清晰,钩入水时又不易惊动钓点内的鱼。即便有较大鱼咬钩,因水温低鱼挣扎力度小,只要遛鱼方法得当,完全可以擒获。
冬季时节,随着日照时间得减少和寒流入境,气温水温一天比一天低,鱼儿上钩率会下降。此时垂钓虽与早春相似,但鱼儿经过夏秋两个季节育肥后,已不像春季刚复苏时那样腹空进食,而是不积极却能吃进。因此,诱饵的香甜腥味要浓一点,要主动聚鱼上钩。钓枯草鱼,用带浓香味或曲酒泡制的小米效果最佳。由于水温低,鱼摄食量少,活动范围小,本味饵很难快速聚鱼,只有浓香浓腥或腥香型的饵料,才能引起它们的食欲。一般情况下,生长水生植物的沟渠、河塘、菱角塘的水体水质较瘦,野生鱼类的主要饵源是藻类、植物的种子和水生动物及落水的昆虫。随着冬季的深入,天然饵源中断,鱼类会不加选择地摄取食物,无论是红虫、蚯蚓、昆虫还是蚂蚱、饭粒都是钓枯草鱼的上好饵料。考虑到钓对象鱼的不确定性,所用的饵料颗粒大小应使鱼能一口吞入为妥。挂钓饵时,长度5厘米的蚯蚓可分两次使用,米饭粒可整粒装钩,鲜玉米可半粒挂钩。
钓枯草鱼多在河塘、沟渠芦苇塘的角落环境中进行。寻找有荷叶下垂且覆盖水面而形成大小各异的自然洞口或荷叶扣在水中的空隙处。这些洞口和空隙处大都是鱼类出没之点,尤其扣在水底呈伞状或盆状的荷叶,因这里隐蔽性较好且御寒,它们均乐意在此逗留、栖息、觅食。这些地方的水体大多只有60-80厘米深,因为水浅,水中的鱼很容易发现钓者,特别是钓竿的影子。因此,钓者在施钓时,首先要考虑在有鱼活动的情况下,水面上有无水草可遮蔽其视觉。在水面草少不能遮挡钓者和钓竿的情况下,选位最好是逆光,且将人和钓竿的影子离开钓点。
根据钓枯草鱼的季节和环境特点,施钓时应广设钓点。布窝时采用多点法,至少3-5个,诱饵要少打勤补,轮流垂钓。鱼无吃口时,再重新打几个窝。对已钓上鱼或已出现鱼星的钓点可适当增补诱饵。
冬季因早晚与中午存在着很大温差,鱼容易出现趋温现象离底上浮。因此,在鱼不咬钩或咬钩迟缓的情况下,要主动拖钩、晾钩,或把钓钩在钓点里悬起来,再轻轻地放下,用逗口得方式将死饵变活饵,引诱鱼儿主动来咬钩。提竿时要特别注意,当饵钩在底层时,若浮漂少许点动1-2下,这并不是鱼儿已经吞饵的迹象,这很可能是鱼儿触碰了饵钩,或是鱼儿正在试探性地品尝饵的味道,此时不可冒然提竿。若用较长蚯蚓作饵,钩上只穿少一半,还有多余蚯蚓在钩尖之外蠕动,诱鱼咬钩效果颇佳。但此时若出现浮漂少许下沉或上送迹象时,还只是饵的多余部分被鱼咬住,尚未将其吞入口中深处,此时不宜提竿,待到浮漂大送或黑漂时,提竿十拿九稳。若用整条蚯蚓作饵,瞧见浮漂连连上送或下拖几次后就不见动静了,这是鱼儿将钩吞入口中的迹象,应适时提竿。如果钩上穿好的钓饵正好能将鱼钩裹住,若浮漂出现上送或下拖时,钓手要立即提竿。若浮漂呈纵向或横向缓缓移动,说明鱼儿已经将钩饵吞在口中,立即提竿获鱼。遛鱼时,要尽量控制鱼的行踪,对体格较大的鱼更应如此。一旦线被枯草缠绕,要沉住气,不要采取生拉硬拽法。钓者只要将线带紧,过一会鱼儿会自行松绑,再将鱼向岸边牵拉,用抄网快速抄起。
到了冬季,树上的叶子所剩无几,地面上百草凋零,池塘中的荷、浮萍、水葫芦、绿藻、菱角秧等水生植物也开始枯萎。这时,鱼类需要进一步储备能量越过寒冷的冬季,以水生植物、植物种子、昆虫为食物的鱼类,因失去天然饵源变得饥不择食。这样理想得水情、鱼情,正是钓鱼人所盼望的钓
随着冬季的来临,在我国长江以北的北方地区,可垂钓的水域逐渐结冰,农村和一些中小城市的钓友想继续垂钓。只能进行冰钓了,一些大中城市的钓友则到冬钓大棚过钓瘾。冬钓大棚以其特殊的客观条件,急剧变化的适时鱼情,为竞技钓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巩固垂钓基本功,提高钓鱼技能,开展
钓友们冬季外出垂钓,不仅要抵御寒冷气温的侵蚀,还要随时做好平复空军的尴尬心情。其实很多的老钓友们都知道,冬季钓鱼最大的不同就是在于此时鱼性的变化,导致了对作钓的饵料有了更多的要求。下面就以笔者的经验来谈一下,冬季垂钓时的饵料选配技巧,希望可以对钓友们有所帮助。
喜爱野钓的朋友们都知道,鱼类是典型的变温性动物(又称之为冷血动物)。冬季鱼类受气温和水温的影响非常明显,鱼儿的体温在冬季会随着环境水温的改变而改变。此时,无论是在我国的南方还是北方,水温已经远远低于适合鱼类生长的温度了。以鲫鱼为例,冬季水温比较低时,鲫鱼一般是
严寒的冬天,野河里的鱼儿很难钓,是垂钓的淡季。即使是打窝诱钓,因为气温和水温太低,鱼的活动量、活动范围小,食欲不振。打窝后要一个多小时或更长时间,才能把鱼诱进窝里。所以,在冬天要多想多钓鱼,打好隔夜窝,是重要的条件之一。怎样打好隔夜窝?首先是认真选好窝点。窝点
冬天,气候寒冷,气温低,鱼不太好钓。若要有较大收获,注意以下六个方面,多少会有些好处。一是水深要深即钓深水。由于气温低,水温同样下降。但水表和水底下降的程度是不一样的:一般情况下,水表由于直接接触寒冷的空气,水温较低;水底离冷空气较远,降温相对较小,加上地温影